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都市言情 -> 蕊寒香冷

第两百五十四章 册封太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说罢,安乐长公主喘了口气,接着看向刘清道:“当年你拒绝了婚事,就已经注定今生和阿柔姐姐无缘,又

    何必苦苦挣扎,坠身地狱?甚至为了报复皇兄,和淑嫔苟且,就算你处心积虑谋得了皇位,那又如何,阿柔

    姐姐已经不能死而复生了!”

    刘清面色煞白,安乐长公主开口道:“母后害死她,是为了江山,你谋权篡位,动摇江山,是想让她白死吗

    ?”

    刘清身子一颤,目露茫然,呆立在地,安乐长公主气哼哼地看向庆元帝道:“你们一个个口口声声说爱阿柔

    姐姐,可是让她坠入苦海的,少不了你们幕后的推手,在我看来,你们对阿柔姐姐的爱,都不如一个人!”

    “谁?”

    庆元帝和刘清异口同声地问道,两人对视一眼,撇过脸去,看向安乐长公主,心中都有些不服。

    “沈威!”

    庆元帝和刘清双双一呆,却听安乐长公主沉声道:“当年阿柔姐姐和我等一同读书,沈威是皇兄的伴读,你

    们这样的天之骄子都被阿柔姐姐吸引,更遑论沈威,阿柔姐姐陷入困境,沈威仗义求娶,又何尝不是因着心

    头情意?”

    “只是后来,沈威见阿柔姐姐婚后日日郁郁,只以为自身配不上阿柔姐姐,将她让给了皇兄,若不是爱之深

    切,又怎会为了让玉柔姐姐面显欢颜而做出这般举动,阿峥出生后,沈威也视如己出,甚至为了让阿柔姐姐

    宽心,主动纳了陈氏,那些年我看才是阿柔姐姐最快乐的时光!”

    安乐长公主见庆元帝和刘清双双低下头去,又看向蒋太后道:“母后,当年是您做错了!人本就复杂,谁又

    能完全控制住心头的情感,您以为阿柔姐姐死了,就能一了百了,谁料到底还是事与愿违!若是一味追求因

    果,也许从您将阿柔姐姐接进皇宫开始,就已经种下了因!”

    蒋太后身子一晃,双手合十,低低念了句“阿弥陀佛”,再抬眼时,已是满目颓然,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

    不过短短一夜,京城众人却仿佛经历了一年似的,天光微亮,就听到街上响起了笃笃的马蹄声,似乎有千军

    万马进了城。

    等到日上三竿,才有人小心翼翼地迈出了家门,却见一夜之间,魏敬魏阁老家和吕青吕阁老家,已经成了一

    片废墟,训练有素的士兵,正不断从里面搬运着尸体,鲜血几乎染红了宜人坊和隆庆坊的街面。

    而清王府、四皇子府和东宫,也被锦衣卫围了个密不透风,一时间清王、四皇子、太子在秋猎上意图谋反、

    逼供篡位的谣言,如春风野草般疯传。

    京城众人敏锐地感觉到事情的不同寻常,都不约而同地缩了身子,不敢冒头,暗地里偷偷打探着消息。

    不过一日,宫中就传出旨意,清王逼宫事败,永禁宗人府,四皇子刘焱、太子刘沛谋权篡位,剥夺皇子身份

    ,贬为庶人,即日起前往皇陵守陵,无诏不得回京。

    圣旨一下,原本依附东宫的不少文臣就纷纷上书,只因若是贬了刘沛、刘焱,庆元帝膝下无子,无以为继。

    过了几日,宫中慈懿宫蒋太后突然发下《罪己诏》,言当年贤妃生产,实则是产下双胎,只因有护国寺高僧

    了尘批命,不得已将幼子的存在隐瞒下来。

    为保此子安然活命,需将其抱离皇宫,当时定国公夫人蒋氏之子年幼体弱,不过几日就丧命而亡,蒋太后心

    疼侄女,暗中将贤妃次子抱给蒋氏教养。

    如今天家子嗣单薄,三皇子早死,四皇子和太子鹬蚌相争,各有伤残,为保江山得以永继,让年已弱冠的贤

    妃次子,回归皇族,改名刘铮,载入皇家玉牒,择日册封太子。

    蒋太后的《罪己诏》一下,京城中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群臣议论纷纷,谁也想不到原为定国公世子的沈越

    峥,竟然一跃成了皇子。

    明心殿内,庆元帝伸手拨拉了一番御案上的奏章,见其中大半都是来自御史台,奏章上虽没有明目张胆反驳

    沈越峥的身份,却也拐外抹角,话里话外透着质疑。

    “哼!这群吃饱了撑着的老匹夫!明日上朝,看朕不把他们统统贬到关外吃土去……”

    见庆元帝满面怒容,沈越峥毫不在意地笑了笑,庆元帝郁闷道:“早知道,朕就应该直接下一道册封太子的

    旨意,这下捅了马蜂窝,明日早朝,若是这群老匹夫借机闹事……”

    沈越峥眉头高高一挑,面上显出几分不置可否,当初得知刘清意欲谋反,他便命龙月将朝中半数大臣的罪证

    暗中送到了本人手中,有些大臣颇为识趣,递上致仕的折子,以保晚节,有些大臣则心存侥幸,想必明日早

    朝,定少不了这些人上蹿下跳的身影。

    ……

    金銮殿里,气氛难得凝重,当庆元帝命梁权宣读了册封太子的旨意之后,殿内就乱成了一锅粥。

    文武大臣各个交头接耳,时不时睨一眼站在最前列的沈越峥,暗中指指点点,互相交换着意见。

    庆元帝见沈越峥胸有成竹,心中虽有怒火,却也不好发作,微阖了眼,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殿内的议论声才渐渐停歇,众臣互相对视,接着一人高呼万岁,拜倒在地道:“皇

    上,如今太子、四皇子遭难,微臣不敢质疑,但若此时册立太子,恐对朝纲不利!”

    庆元帝抬了抬眼皮,见是御史台左督御史宋炜明,撇了撇嘴道:“宋爱卿所言,朕有所不明……”

    沈越峥微微转身,意味深长地看了宋炜明一眼,此人虽为御史,却生平最好金银,其书房的内壁夹层里,藏

    了不少金元宝。

    此人一直都是刘清的应声虫,如今刘清被圈禁,此人一马当先,争做出头之鸟,想必是心存不甘,要为旧主

    出一把力。

    沈越峥挑了挑眉,耳边听宋炜明喋喋不休,话里话外指责他来历不明,不堪继任储君之位。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