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皖江情怀

正文 卷二十八 霍岳迢峣秋荡空 蜿蜒会见蟠苍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古镇现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告别了传统皖南民居形式。改革开放后,黄墩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和改变着贫穷的命运。时光飞逝,如今,沉睡的小镇被唤醒。这里珍藏着昔日的辉煌和勃勃生机。盼望着经商营利后,衣锦还乡,求田问舍。或驻足街头,领略独特风景;或美丽停留,鉴赏高山流水。这里眼波流动,嫩芽繁坠;淑贞窈窕,盼游子早回。

    我习惯了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我也常常想空闲时去乡村走走,感受清新的田野空气,体验纯朴的自然民风。我想畅游黄墩乡,那将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秘与旅行。因为比较贫穷落后和已经足够富足的地方,往往都有上好的民风。在黄墩乡,有破旧的石屋,有香甜的瓜果,有浓浓的乡情。这座小古镇,景美人多,但幽静清凉;美食鲜香,无与伦比。

    这里生态环境优良,人们健康长寿,民风淳朴,孝道文化浓厚。黄墩乡自古以来就尊师重教,重视德礼,爱老敬老。也重视文化建设,修建了戏台,礼堂。在闲暇时,听曲看戏,玩玩乐乐,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群山环绕中的村庄中人们,民风淳朴。我离开城市生活,走在乡村古镇,有新鲜而释怀的轻松感。

    山,绕过一座还有一座,重重包围;路,走过一段接着一段,遍地石头。这里不很富裕,从经过这里的路就可见一斑。但这不会妨碍人们,眼角绽开的笑容,真诚而纯洁。山,环拥着散落于边角的村子。层叠的山阻挡着远眺,也会扯断手机和信号之间的联系。这里可以循着溪流,顺着山势,闻着秋蝉。这是安静所在,也是需要幽静的人们,不容错过的地方。幽静的价值,也会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这里能孕育c激发精神的创造力,这里就是摇篮。

    清新透澈的古镇,也有住户散落,房屋稀疏。人们直爽憨厚,性格外向,对人和蔼,慈爱而笑容。遇农村大事,邻里相帮互助,不遗余力。忙里忙外,杀猪宰羊。古镇门前的山泉清冽甜美。坐在院子里,泉水潺潺,沁人心脾,涤荡着人们灵魂。我不禁渴望能在这里生活,渴望长期享受这种宁静,更渴望感受到这里的纯洁。其实,这里乡村的夜晚黑的彻底,也隐藏着许多的虚假与真实,清绝而爱怜。

    民风越是纯朴的地方,就越难忘记先人繁琐的遗训。路还是那条路,怅然若失,依然孤独;悄蹑而轻微;羞愁而微笑。黄墩民众的生活习俗,待人接物,以诚相待。淳厚朴实,敬老爱幼,和睦相处,待客如宾,童叟无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生活幸福而美满。黄墩人幽静而不冷漠,甜柔无声,无微不至,而且情深意长。跟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不同,这里人们不在乎金钱,更不会斤斤计较。

    黄墩乡三面环山,初步形成了鱼c茶,林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些发展与黄墩乡林业站站长张华积极倡导“植树造林”c“群山逸景”等,是分不开的。黄墩人饱经沧桑,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有特殊的情怀和不同寻常的情愫。潮起潮落,看似清苦的生活,却被乐观豁达,演绎得轻松自在。人们拉拉扯扯,承载了一生的艰辛;修修补补,度过了千载春秋。

    独秀山双龙度假乐园,地处美丽的独秀山下,闹中取静,环境怡人。院子特别的大,在当地很有名气。进入到园子里边,给人的第一感受,是豁然开朗,有一种田园的亲切感。它已经打造成了,集冲浪,休闲,娱乐,垂钓等于一体的休闲好出处。农庄以黄泥墩为核心,东面和南面群峰环绕,东南又傍临皖埠水库,视野开阔,游人在此,可以极目远眺湖天一色之壮景,观赏落日余辉之美妙。这里吃饭住宿,棋牌商务,老少皆宜。这里主要以养生为主,山上既有自家的菜园,也有自己的果园。

    黄墩乡东南,有皖埠水库。水面若平静,白云浮掠影。皖埠水库位于皖西南,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东以安庆为邻,西与潜山c太湖山水相连,南交望江,北望桐城。属黄墩乡皖埠村。在独秀山南三点五公里处,群山环抱,摇摆荡漾。池塘棉田,农舍菜园,散布其边缘。水面约一平方公里,水库中有径约一百五十米小岛。岛上芳草萋萋,拘谨而妩媚,钓鱼十分相宜,如置身梦幻。坝长三百六十米,宽十米,是春秋露营之佳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届时可带上帐篷c气炉c酒及下酒菜等,来此宿营。

    皖埠河与黄墩乡。黄墩乡皖埠水库下游,有两条区间溪流。一为皖埠河,起自皖埠,流经黄墩乡岗脚c浒泊桥,于磨形桥上分两支,复于桥下汇合;一为老埂河,起自老埂,靠近南边山脚,蜿蜒伸展,于浒泊桥下,与皖埠河合流,泄入白洋湖。该两河河床浅窄,坡降平缓,河线弯曲。河湾及低洼处,常年积水,杂草丛生,是钉螺滋生c繁殖的优越环境,扩散c蔓延甚广。后,得以全面治理。

    黄墩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春秋季长,夏冬季短。皖埠水库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c奇特的地下溶岩c瀑布构成了独具风采的景观景点,并与独秀山浑然一体,已成为怀宁特色景区。黄墩人祖先,很早就在这繁衍生息,风飘若絮。历史深沉而悲哀;沧桑而美感。沧海桑田,千里沃野,终成万顷碧波,鱼米之乡。黄墩乡浩瀚水域,水产资源和植被丰富,仅鱼类目科品种众多,尤为盛产鲤c鲫c鳊c鳜c鲢,特产有银鱼c青虾c珍珠c河蟹。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给这里造就了水稻c棉花c油菜c红薯c大蒜c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的天然环境。这里水涤风磨,天然造化,蓄量之硕,均令智者留恋。皖埠水库全部灵气和活力,也把拙雅古朴的黄梅戏,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历几十载披荆斩棘,兴水利,修公路,搞绿化,架电网,这里已经建成了美丽的城镇。

    郑绍周c张华与黄墩乡。郑绍周(1909一1958),字本昌,艺名鸿霞,黄墩乡黄墩村郑家塝人,著名黄梅戏演员。一九二八年,拜县內知名艺人陈根保为师。一九年,他与黄梅戏精英联合组班,首闯上海。一九三八年,安庆沦陷,随班流落在桐城青草塥。五十年代初,扶植了怀宁c望江两县二十多个剧团,培训了黄梅戏业余艺术骨干。一九五八年,病逝。他专攻旦行,其唱腔艺术别具特色,将当地方言与声腔融会一体,形成了韵味浓郁的“怀腔”。受业其门下的演员很多,著名的黄梅戏演员严凤英就是其中之一。郑绍周将其所有的拿手好戏,如《游春》c《会春》c《戏牡丹》c《春香闹学》c《送香茶》c《小辞店》等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严凤英,使她获益匪浅。郑绍周既善表演,又能导演c司鼓c编剧。他编的戏曲,至今犹为人们津津乐道。张华(1970一),名华,号王平,以名行世。怀宁石镜人民公社张新屋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九二年,毕业于四川林业专科学校。他禀赋深厚,刻意探求,大胆创新。他是怀宁植树造林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他的倡导下,植树造林在全县迅速推广。其思想对怀宁林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先后担任月山林业中心站科员c黄墩林业站站长c怀宁县钱埂竹木检查站会计c石镜林业站站长c月山林业中心站站长等职务。

    民俗:幽秋。用钢圈一对,径六七尺,分距一尺余,以钢条焊接之。中设四个吊环,四小儿各坐一环。钢圈另以钢架托起,离地约二尺。至接驾前,保护人用顶叉推钢圈转动,四儿循环上下,皆安坐如堵。或系向儿童乐园租用,仅在黄墩方安塔会场一见。因过于笨重,不常有。每到驾前c台角c幽秋上小儿能得糕饼,算最高奖赏。

    皖埠水库三面环山,于五十年代人工筑堤而成,是怀宁县的三大主要农业灌溉和饮用水水源之一。整个库区山峰翠叠,碧浪倚涟,其水面规模颇似一个湖泊,湖中有岛,岛中有林,花木葱茏,清雅幽静。而烟波浩淼处,峰峦叠秀于绿水上,田园阡陌,凝翠载红,点缀其间。牧童笛晨,渔舟唱晚,古往今来,曾吸引无数骚人墨客,驻足忘返,留下诗篇,脍炙人口。现已初步开发,小岛休闲小憩,凉亭和垂钓基地等。还有仙人桥,独秀山溶洞等,亟待开发。水库在黄墩乡有较大的影响,经常有人去旅游观光c钓鱼等休闲活动。这里水质良好,鱼品质优,交通方便,消费便宜,环境优美,宁静而不超远。

    黄墩乡人,读书以为乐,商贾以为道。读书是兴味所至,寝食俱废,沉湎以为至乐。他们不逢场作戏,不慕仕途,在浸润生活中,成就渊博学问。商贾是立世之业,晨兴夜寐,沐雨经霜而不辞劳苦。黄墩人,自古诚信为本,顺势渐长,在一颦一笑间,精彩着商贾之道。

    秀山高级中学与黄墩乡。秀山高级中学,坐落在黄墩镇独秀山南麓。一九五八年,由破旧庙宇“方安塔”,改建为学校。一九七零年,升格为完全中学。此地民风纯朴,自古翰墨飘香。春风沐教苑,秋实缀杏坛。这里一直继承着“尚德持志,博学笃行”的光荣传统,而且铸造了“明礼诚信,勤俭自强”的秀中精神。

    侯园墓群与黄墩乡。据《怀宁县志》记载:侯园墓群,位于黄墩乡石林村程二房屋的村头岗地,有十多处圆孔石碑和刻有“古人墓”的石碑。(怀宁人习俗,在迁址无名孤坟时,无论原坟有无立碑,往往立碑“古人墓”。而且有多棺并葬现象。借以说明:此坟有迁动和敬重死者之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掘出砖石汉墓和石室墓,现有墓室石板,刻有粗劣的佛像和朝拜者形象。

    野外莽原遥遥,黄墩人生长于斯。黄墩人虽畏葸苟且,文思迟滞,但人情练达,透彻红尘。他们颇能知文达礼,适性任情,在饱练世故中,识时而达变。黄墩人在津津有味中而匆匆尘世,舍己芸人,声情并茂地温馨着茫然。他们生命里将没有半点惋息,虽没有无穷的灵感,但幸福而快乐着。黄墩人在亶然中,呵护着生命,感悟着人生。在人世间,黄墩人鞭辟近里,洞鉴废兴,香象渡河,淋漓尽致而豁然确斯。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