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皖江情怀

正文 卷三十 千寻岸迴村烟聚 万顷樯帆镜里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蓝天,飞鸟,白云,三桥乡山水。水面渔船,水中渔网。阳光下,微波轻荡,波光粼粼,幽深而浓绿。苍翠松柏,青碧香樟,山峡中弥散着凉气。石岸拍浪,丛丛野草,随风悠荡。路途开朗,平滑荡坦,宽阔而明亮;时而蜿蜒曲折,小山矗立,如颓似坠,触目惊心。锦绣晴川,山色壮丽,水势浩大。穿山越谷,奔腾而来。天柱峭壁云峰,俨若画屏;松柏掩映,生于石罅;禽鸟飞鸣,如在镜中;春涧野花,秋林红叶,望之如锦。多云深秋,仰视蓝天白云,横眺一泓碧水,拥卧青山,景色饶是迷人。顺路而游,大坝横卧而挺立。山岙金橘,槐林肉桂,随风清香徐徐,沁人心脾。举目眺望,山花烂漫,而一望无际的稻田中,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着。

    晚风吹,三桥乡人,在暮霭中徘徊。那沾恋的落叶,轻荡迷谜,闲暇而焦萎。我在清风浸露中,呐喊解脱,洗涤着污抹的心灵。我的梦魂却缦烂在,雨夜怒潮,月光腾跃中。这里景色在静默中,轻佻飞飏,潇洒娟娟。在紫曛晚霞里,鲜艳梦底中,我恣意地斜倚着,想着自己模糊而战栗的人生。我的愁绪在波心泄影中,轻涛岁月中,悠悠而消泯。

    湖潮,沙滩,月光星辉。我用脚踏碎了沉繁,抬手摩抚了羞愧,在河畔柳影中。闲谈与蝉噪,栏杆与树枝,都使我寒颤不已。我看见柳枝用初融而涌溢的初恋,深刻着素淡的三桥乡的湖光山景。这里还有鲜花奉献给了蜜蜂。三桥乡人有林茂竹修,还有月湖残秋,和惬情的溪流。而我却只有消磨的门槛,缭乱的春夏。赩菱青荇,漫溯放歌;我悄询柔波,湖松醉几何?悲悯攀附的灵魂,艰辛又是何其多?

    昔日三桥人,思潮冰沉,研酸吃醋;畏缩隐忍,羁栖而避风雨。现在的三桥乡在依洄晓波里,梦飞翩翩。他们如今轻视着折叠的角落,冷峻而失温和。他们能在溺爱中,伸着轻松的懒腰,无论瘦弱和淡薄;或者能在宁静之中,挣脱惊扰,絮絮怒容,而内心惶惑冷噤;或者风骨困倦,敷敷衍衍,尽随时日而变迁。他们接触拘谨,足迹稚嫩,办事催促而纠缠不清。悲欢离合,白茫茫地怅惘,这里的人们悄悄地在凄凉中消遣着,也疑似有摇曳的微光。不是我竭力掩罩,波光春色,而是凉云残滴,确实幽辉微微。三桥人心中,有湿烟古道,弦乐缥缈;融化积雪,飘漾晴雨,落霞蜩螗。在银泄心摄,诚恳地爱怜中,三桥乡点燃了袅婷炊烟,并且盼望着红光烛天。山水摇铃依稀月静美,我继续周旋在湖碧林姗中。

    夫子戏与三桥乡。据《怀宁县志》记载:怀宁的夫子戏活动范围较小,仅在洪镇c三桥c皖河等区。历史渊源可溯到徽剧早期或昆剧盛行时期(明清之交)。“夫子”指“武夫子”关羽。把关羽推向“夫子”(圣人)位置始于元朝,以与文圣孔子并列。相传关羽出生在农历五月十三日(一说,名“磨刀洗街日”)。怀宁东南各地,纷纷在这一天为夫子祝寿,规模小的请和尚c道士诵经,做“关帝会”;规模大的就唱“夫子戏”。有专门业余演员扮演,代代相传,其盔头c靠蟒c大刀,有专门衣柜保存,连同配角关平c周仓二人在内。清朝前期演唱材料是曲牌体。清末民初多半改唱京剧。曲牌体剧本已发现的有《挂印》c《挑袍》c《过五关》c《训弟》等折。改唱京剧后,绝对禁忌《走麦城》。

    怀宁中学与三桥乡。据《怀宁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九年秋,怀中校址固定于三桥乡谢氏宗祠(今三桥初中所在地)。“双十节”晚,与当地驻军一七六师政治宣传大队联合演出于老虎塝丛林中,部队旅长丘青英和怀中校长姜演同发表演说,姜的题目叫《抵抗力》。节目为《三江好》c《民族公敌》等。直至抗战胜利,怀中宣传活动一直活跃。

    黄山墩遗址c李小屋遗址与三桥镇。据《怀宁县志》记载:黄山墩遗址。位于三桥乡双塘村白洋湖西岸的山岗上,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二千平方米,文化层厚一至二米。李小屋遗址。位于三桥中桥村,白洋湖畔的山岗上,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二千平方米,文化层厚一至二米。(另有:高墩遗址。王畈墩遗址。大罗墩遗址。盆形遗址。王家大墩遗址。金方屋遗址。张宕枫树墩遗址。丁家嘴遗址。时代:商周。)

    精致的历史里,有柔情无限的岁月。三桥乡人在湖涧山田,用卑微点染着空灵,绵密着倩影。他们在冷嘲热骂中,愤慨着怜惜而粗重。这里善良的荒野,有永恒的智慧,宁静而超逸。碧波颤动万顷,繁枝摇曳无数。在遣散愁容,贪婪娇娆之后,匆然间,这里变得不再怜悯和苛刻。现在的三桥乡,开放开怀,橐橐而轻快。三桥乡纤微沉闷的脉搏,却冲动不已,豁动羽翮,欲展翅翱翔于情愫蓝宇。

    三桥古河,青林隐乐,似是拂撩着罩衫棉袍,微露瑞霭林蔚。令我徜徉,且欲栖宿于湖河。我在井栏天风里,吹散了枕畔已冻僵的思念,消遣着春风夏雨。我欲风景逐程,安顿嗔恨,慰乐幽囚的灵魂。这里山峰湖胸,睡忘洗淹,情怀旷达而飐摇微喧。这里行人虽然灰尘茫茫,但是淡漠着疑虑,渴望着激浪而幸福。

    珍品摔碎,生活就会感到很累。在蓝天下,鸟儿翻腾着,用历经苦难的翅膀倾诉着。婉恋的小镇,轻霭彩晕,怨慕沉醉,也有流转的情泪。虽然淡淡春意,鹅黄嫩绿,绿林葱郁,百花争艳;夏幽谷爽,叠翠蔽日,白鹭惊飞,潺潺流水;寒生秋水,碧波逼催,风清气爽,摇红扬波;冬雪妖娆,枯枝吐奇,青松傲立,雄秀荟萃。虽然姗姗鲜翠的国道两侧,不再萧疏而零落;傍晚一泻清辉里,不会凄心落泪。这里有无数纯洁的心灵,萦绕着个人征尘与民族的前途。

    汪文波与三桥乡。据《怀宁县志》记载:汪文波(1906一1935),原名维奇,字仲辛,号杏林。三桥乡团山乡人。是皖南黄村c杜家村红军创始人。一九一一年,入私塾读书。一九一四年,就读三桥高级小学。一九一八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庆圣保罗中学。一九二六年,回到家乡任毕口民众小学教员。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上旬,参加中共潜山特支组织的武装暴动。一九三零年二月,参与组织潜山请水寨暴动。一九三一年秋,汪文波c刘中一等在宁国c宣城一带,先后建立了中共宣城特支,宣c郎c广c石c旌c太中心县委和徽州工委,并担任这些党组织的领导成员。一九年,与敌遭遇身受重伤,因强敌封锁,缺医少药,伤情不断恶化,深夜跌落逝世,时年二十九岁。另:后,怀宁县对六处革命历史遗旧址进行立标。包括位于三桥镇的大别山外白洋湖游击队驻地遗址,位于清河乡的汪文波墓等。

    三桥乡人,厚情而薄私,怀思高风,无论豆蔻年华,花季雨季。他们情同手足,推心置腹;朝夕相处,共同走过如歌岁月。心怀至纯至真,玉壶冰心;似银月光,温馨而明志。他们情深意重,偶尔吵吵闹闹;虽有竞争对手,也是暗自较劲。这里没有名利杂质,没有物欲浊流;飞扬的青春旋律,告别了幼稚走向了成熟,弥香历久。这里岁月是五彩缤纷的千纸鹤,犹泣有诉,如咏如歌。这里情的清纯,是血浓于水;寸草春晖,夏清而冬温。

    我想用低徊的笔墨,写点酸辛云烟。我在秋霞催迷中,拾掇掩泣与微妙的凄凉。三桥乡景色瑰丽约略,风寒劲烈,飘飒于苍茫莽林中。我回忆起景色清绝,或慈爱抛撇;还有竹篱藤蔓,沉潜在皎月莹澈中。我亦想用滋蔓的言语,打破这岑寂墙隅。我期望骄阳顾盼间,临风沐春而流光溢彩。

    三桥人言语不雕琢,亦不漶漫,流淌着朴素温情。他们有敏锐的激情,在柔软透辟的词句间;而不会滞淡的逮蛐蛐,捉迷藏。他们优美清新,诚朴而淡雅。他们朴素而敦厚的真诚,纷纭而迭出的见解,委实使人刮目相看。他们亲密柔和的抚慰语,淡薄尘垢的题外话,都会姗姗而出,使人感动微微或震荡。他们言语里,没有破草雄峰,只有碧桃树下;没有愕顾怅惘,只有怀抱温馨。温言附和也有,但不常闻。谙熟的方言,更是若乳淳淳,令人安详而沉酣其中。清朗的语音,若蝶翩翩,微妙而醉心。

    停泊码头,三桥乡水,曾经在艰涩中竭力走过。这里也有粗略的牵挂与期待,流寓途中。现在水铺石级两岸,早已高楼鳞次栉比;在改革春风中讴吟着,心愿福音。这里瀑布清泉,白云丛林;珠翠罗绮,堤沙画桥,日益引人入胜。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