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皖江情怀

正文 卷五十 三祝九如五世昌 北华佗与南新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三祝与三祝乡。三祝居乡正中,是乡镇府所在地。旧时祝颂语,以祝人寿c富c多男子为“三祝”。三祝九如,九如为如山c如阜c如冈c如陵c如川之方至c如月之恒c如日之升c如南山之寿c如松柏之茂,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华封三祝”是一个成语,也是汉族传统吉祥图案。由天竹c两种吉祥花卉或两只小鸟构图。意思是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典出《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请祝圣人,使圣人富,使圣人寿,使圣人多男子。”“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封人曰:‘寿c富c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一》:“才谢八能,莫叶钧天之奏;情深三祝,惟同嵩岳之呼”。郑板桥题画诗:“写来三祝乃三竹,画出华封是两峰”,即寓意“华封三祝”。

    清孝贤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节俭爱夫的名后。乾隆即位立为中宫皇后。她主管后宫并不挥霍,生性节俭,反对浪费,平时从不佩戴金玉珠翠饰物,帽子上插的通草绒线花也是亲手制作,认为浪费无异于暴殄天物。一次帝阅《清文鉴》得知满洲旧俗,用鹿尾绒毛线代替金丝做袖口,帝告后,听者有心,每年用鹿尾绒线借华封三祝故事(“华封三祝”选自《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制成荷包c布鞋以献帝。祈祷皇家多福c多寿c多男子,帝深敬之,常以三多堂布鞋c荷包赏赐皇子c群臣。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四,乾隆帝举行禅位归正大典,为弘扬尊老敬老,彰显太平盛世,集全国五千多七十多岁以上老者在宁寿宫皇极殿举行“千叟宴”,时值隆冬,天大寒,特御制一千五百五十个火锅和五千双三多堂棉鞋分发给老者,至时历史上人数最多,声势最浩大,最喜庆的“千叟宴”便载入史册,从此清孝贤皇后的贤名便天下流传。因此,人们遂以“华封三祝”为祝颂多富多寿多子孙之辞。亦有据此典故绘成图案的,后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通常是以竹或天竹谐“祝”字,配上其它两种吉祥花卉,凑成“三”数来表达“三祝”寓意。或者因“竹”与“祝”谐音。画三棵竹,也可寓意“三祝”。此外,还有一种用佛手c桃和石榴组合的《福寿三多》吉祥纹图,也含“三祝”之颂,以“佛”寓多福,以“桃”寓多寿,以“石榴”寓多子孙,亦称《三多图》,清代时最为盛行。

    三祝乡五猖游艺有一套程式,每班人数不定,著“猖衣”者五人。描摹的人物生活形相,更是千姿百态。他们或古道热肠,人心倾斜,品德窘迫;令人叵测,匪夷所思。五猖或曰指五通神,或曰指某朝五兄弟,强梁一世,后皆封神。他们纵横捭阖,行云流水,对于繁复世事,更是心知肚明。由着古装的村民或挑篮c或扛旗c或敲锣c或打鼓c造成热闹欢腾的场面,然后主要人物一一登场。他们晃荡着几分神秘与惊恐。先是由五个手持五色华盖c着五色服装的壮汉进场。接着由四个着彩衣c戴面具扮成道士c土地爷c和尚c判官入场。随后是五人身穿铠甲,肩插金翎c手执双刀威风凛凛的“五猖”入场。他们做着稀奇古怪的舞蹈动作,给人以古老神奇之感。此项活动,在怀宁庙会中最多,因为迷信意识最浓,所以现在极少举办。

    无论是三祝,还是五昌或五猖。它都代表着山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祝福。简单地词语或游艺表层下,燃烧着希望的火焰。人们在星散枯荣中,又有几分迷茫。我觉得人生于世,本似梦中之身。只有温存教谕,婉欸传授,析理精致,方可醒我俗迷。我在勤学之后,也才能朗然开悟,豁达洞彻,遇事即明,智虑宏深,无机不解。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我要不断地汰浊淘污,尤其不要停留在俗缘尘虑里。我要远小人近君子,去奢侈而务勤俭,不越规箴。我要游心于淡泊,移志于空虚。世事蹉跎,尘土濯清波,我欲诸孽不染。肤面刚骨,我却要养成温柔性格。人去明月在,愁醉啼春风。我只要有心,必能效用。蟋蟀弹唱,月光清凉,我寂寞的思绪汹涌而至。我看窗外青山绿树,屋内清茶飘香,难耐的是惆怅。水流滴淌出青浪,微光依傍船桨,我走近清韵荷塘。我不想三祝九如之词,不想五世其昌之言,更不理会五猖的迷信。惟其于是,我才会抛弃薄薄小舟承载的积年乱麻,才能听见倦鸟鸣虫弹奏的清凉之音。

    五昌(猖)与三祝乡。三祝又名五昌岭,又名五猖岭。居乡正中,是乡镇府所在地。五昌是指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先秦,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为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于京”。春秋时期,陈国内乱,太子御寇被杀,公子敬仲逃到齐国。齐大夫懿仲想把女儿嫁给敬仲,妻子占卜后,说陈的后人在齐国第五代就要昌盛,地位和正卿一样高,于是他们就成婚。敬仲的第五代世孙陈桓子在齐国做大官,第八世孙陈成子取得齐国政权。“五猖”,相传为邪恶之神,在人间常做坏事,偷东西c抢劫c放火c调戏妇女;但他们又喜欢恶作剧,把偷抢张家的东西,又放到李家去,要是看某人顺眼,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他。老百姓对“五猖”既怕又敬,于是就祭起来以博其高兴,会降福给自己。另一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夺取了江山在南京建立大明政权后,大封有功之臣,却忘了捐躯的官民,这些战死者“阴魂”向他诉苦讨功。于是朱元璋就想出了以东c南c西c北c中五路之鬼魂概括为“五猖”,让百姓举行活动纪念。

    路北的东面,马田c泗州与新安隔河相望。“北华佗,南新安”,明清时期的新安医学最负盛名。三祝乡新安村与秀山乡的蒋楼村,历代名医辈出,影响深远。这里人们善良的本性里,有华丽的思想,确实令人欣慰。他们走过蹊跷艰难,或阴森幽暗,渴望着阳光和广阔的视野。他们也许刻意的闲谈,呆板的凝望,在自然流畅中寻找着中医学的真谛。他们在休息的宁静中,内心仍然狂热地追求着。新安与新安医学的关系,我已不得而知。但是这里的地名与中医,却广为人赞。我游逛河滨,看秀丽森林。我忆及昔时旧,花香仍随风断续。

    程起来与三祝乡。程起来(1952一1985),又名丁杰,三祝乡檀桥村人,医德高尚的人民医生。一九六八年在檀桥大队担任医生。他热情服务,送医上门,深受群众称赞。他创造的“一次干髓疗法”已有六十多例成功,拟在成功百例时发表论文,终因早逝未能如愿。一九八五年五月病逝。

    瓦窑和三祝c五昌的地名,关系十分密切。这在重男轻女的年代,更是不言而喻的事。这些都已时过境迁,只留下梦的传说,梦的希冀。这里香屑空飘的月桂,依然清沁隽永,尘埃不沾,有着宁静淡泊的境界。这里沾满露珠摇曳的小草,芬芳轻灵,生意盎然。这些再生的精灵,撩开了岁月的面纱,带着亘古的气息呈现在河傍山川。在草木深秋,这里激荡温柔,也有寂静萧疏。我看花穗散落,茎叶飘逸而自由。我也想无限洒脱,也想无限轻柔。我想和三祝人一起,执着于人生启程,迎接风吹雨打,看潮起潮落。我即使伤痕累累,也在所不辞。

    我寂寞的看着窗外,青春的梦语绽开了花朵。我掉在笑容里的话语,至今还未开过。我感到是天雨化作了情韵,是锈蚀的风铃响在陈旧的檐角。我失眠推窗,铃声阵阵,感悟着家园变迁。我想起客气的唇角,温情的笑脸,和几分歉意。我想起了意外的热情,令人受宠若惊。我感到用生活拼凑的哲理,在慢慢地沉淀积累。我那数不尽的琐事烦恼,逐渐在消退。我感觉到自己,已经走过了羞愧不已的岁月。

    淡薄的小路,孤零的平房,藏匿在沉沉影影中。我看那涓涓溪流淌过,回忆的甘露,得到了无限的滋养。我静静欣赏眼前的风景,闲逸的心湖,渐息着波澜。我在时不再来的寂寥中,独自漫步。天色萧朗,我听琴声悠悠,观暮色晕染。卷蕴的丹霞,又洗濯着我的愁思尘虑。有窘困的安逸,有卑微的高贵,有忧伤的幸福,我在潮润沁凉中,幻想着爱,经历着爱。这里青山绿水间,涧泉甘甜,空气清新。我与白云倾诉枯萎的心灵。我给自己一个天真浪漫的理由,把生活中的狭隘与扭曲应酬。一段苦旅,我一路走来,酸甜苦辣,滋味百般。我欲抛弃所有的怨恨痛楚,给心灵一个明丽的天空。

    三祝乡将在浓雾幻化神曲中,开启清晨。我在理想的对岸,划行眺望。彼岸春暖,我嗅到了万千花开。小楫轻舟,我回头遥看过往的青山,多妩媚。我想拨开历史的风尘,看透岁月的篇章。前方的路上,我犹如听见阵阵清歌,音凝惠风,响遏行云。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