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皖江情怀

正文 卷五十八 水禽之乡多栝蒌 端阳重渡乃遗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洼乡地形如船,东南北三面环水,西面有湖。大洼乡与县城高河,遥遥的距离,却有深深的挂牵。它们两颗心静静地相守,给予了对方太多思念。它们只能默默的守候着,深深的怜惜着。花车村在最北,座落于潜怀交界处,北与潜山县油坝乡接壤,东临皖河,与黄龙乡朝阳村隔河相望,西南与范祠村为邻。花车村均座落于潜怀同合圩内,属典型的圩畈地区。这里有很深的理解和博大的包容,也有农民们注定的缘分和丰衣足食。境内大(洼)油(坝)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村内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村中绽放出一种灵动的默契,人们依偎在时光中,浅笑安然,岁月静好,相知相守。

    范祠村c杨祠村c顶成村三村位于潜怀两县交界处c皖水c潜水之间,属丘陵地区。有湖塌c山矿c水面三千多亩。其中范祠村经济以种植c养殖业为主。常见的有猫c猪c牛c羊c兔c鹿c驴c骡c马等等,品种众多。灼热路,清凉月,人们忧郁参差,悲欢离合,劳倦而洒脱着。他们在温暖的阳光背后,有时又泪眼朦胧。范祠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虽然现实有很多的羁绊,让人们生活无法完美。但是人们在思念的两端,在时光的两岸,以心相连,用一如往昔的勤奋,不断地追求着。绿柳如丝绸般铺展着,这里的人们用黄梅曲调,吹散了,一树疲倦一树愁。

    “皖山”牌野葫芦籽与大洼乡。“皖山”牌野葫芦籽是选用野生栝楼籽,经科学配方。采用现代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该产品具有对人体多种保健作用,据《中华药海》记载,野葫芦仁具有抗癌c防癌c润肺c健肠胃之功能。又据《中药大辞海》记载:野葫芦仁对冠心病有一定疗效,能有效预防“三高”症(高血压c高胆固醇c高血脂。后,做为建国五十周年成果参加北京的’国际农业博览会。本品实为防病健体c家常宴客c旅游馈赠之珍品。

    呜凤村位于大洼乡正南方向,皖水c潜水交汇处。岗山村位于大洼乡西部与潜山王河镇隔河相望,北与潜山县油坝乡崔仓村接壤,东至大洼街道,南邻呜凤村。岗山村地貌属低山丘陵区,村内有圩口,农耕条件优越,以种植业为主体,有水稻c油菜c棉花c小麦c玉米等品种。村内自然生态条件良好,有美丽而迷人的西洋湖,村内有水泥路c砂石路两条,潜山王河镇渡口一处。村庄环境优美,街道亮化,特别是岗山的夜景十分迷人。生活充满期待。深深浅浅的岁月中,这里人们温暖盈满心怀,无论风雨坎坷,汗流如浆,都会年轻而快乐的追求着。勤劳淳朴的人们,在陶情丝竹,酒阑席散后,正昂首阔步的追求思念的幸福。

    皖水后河和前河,在此携手,共赴前程。远望皖江,如蜿蜒巨龙,横卧大地。滔滔的江水拍打着江岸,雨燕c白鹭顶着江风展翅飞翔,浪头冲击着岸边摇晃的小木船。随着潮头的翻卷,轰隆声渐起,如无数野马狂奔,若无数群兽嚎叫,波涛滚滚,汹汹不息,一泻千里。江水偶尔冲到礁石上,飞溅起千万朵浪花,煞是好看。有时它又会纯洁安静,丰盈诱人如翠绿的襟带,由远到近环绕着,清秀而俊美。倾洒在江面上的粼粼波纹,失去了常见的汹涌澎湃,却有着祥和的意境。劳作之余的渔民,也在快乐与满足中安静的休憩着。

    皖江水也会随着山势的变化,九曲盘折,峰回路转,气势磅礴,犹如万马奔腾,如诗如画,令人目不暇接。或者荆棘丛之间,野花点缀,挺拔峻峭的山岩下,江水从山脚缓缓流过,飘着淡淡的落日余晖。它们闪烁着,荡漾着,波浪在轻风吹拂下,如万点碎金,闪闪发光。岸边垂柳依依,盈盈的生机充满活力,绿得令人陶醉痴迷,赞叹不已!岸花也正开得轰轰烈烈,千姿百态,圣洁如百合,清纯于荷花,绚烂于向日葵,娇艳于玫瑰。盈盈荷花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它们美得无奈,美得张扬,美得超凡脱俗。花朵烂漫似天霞,花香四溢在天涯。这里花儿清香艳丽的风采里,有着令人佩服的勤勉和热枕,刚毅与执着的独特风情。

    岸脚岸上是农家院落,也深藏繁花万朵。迎春花的花少,却枝叶繁多。丁香花金黄娇嫩,或淡雅馨远。紫藤或淡绿,或紫红,配合的十分默契。铁树高大挺秀,叶如孔雀尾,令人浮想联翩,不知花开何时。黄花淡雅,白花高洁,紫红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低吟浅唱,在风中得烂漫,充满魅力。九月菊绽放,甜蜜而飘洒。秋雨瑟瑟落下,高低起伏,花浪抑扬,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浓缩着花红柳绿,热火朝天,秋高气爽,寒气静色,浓郁的意境,深深地陶冶着我的性情,令我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赛龙舟的传说与大洼乡。大洼乡关于赛龙舟的传说较多,常见的有下面两种。其一:梁吴均在《续齐谐记》里曾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拯救。端阳重渡,乃遗俗”。说明当初端午赛龙舟是为纪念屈原的。明朝以后,这种习俗更加盛行,不仅宫廷举行竞渡,民间各地也都举行竞渡,其场面极为壮观。我国人民对龙的崇拜起源很早,从红山文化遗址发掘出来的龙形玉器,就知道我国原始先民对龙的认识是一种马头蛇身c无角无须c无鳞无足的动物。传说原始人能在山口或山槽处用石头垒坝,砌成山幽,引龙进入,捕捉后进行驯养,作为水上交通工具。但这种办法十分冒险,于是人们就用独木剜制成小舟代替了龙。到了战国时期,《穆天子传》和屈原的《东君》,才将舟正名为“龙舟”。其二: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成为二零一零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传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当渔人把手触向鳞片时,蛇眼里闪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原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这锁要打开,除非得到人的阳气”。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现在的西岸河),河水为西岸带来了五谷丰登。为了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大洼乡滨临皖江,龙舟竞渡,相习已久。清康熙时府c县志均有简略记述。清末至民国,高河c皖河流域上起小市下抵张家港,每年端午均集船举行。龙舟体形狭长,两舷对称置六浆六座,船底楔形,船头有木雕形彩绘龙头一具。划手黄衣裤c束腰带c头扎白包巾;船首设锣鼓,一人敲击,一人作渔人装,挂须,戴旧麦草帽,立船头司呼号;一人作绅士装,礼帽长衫,立船尾应号,名“大招子”。其余每船六至八人不等。石牌船穿白,其它青苍不一。至决胜时,给奖者放活鸭子于河中,各船竞捕自得;夺魁船另有粽c糕c猪头c彩缎等。

    现彩龙船者,系富裕绅商临时组合,故断续无定。凡决定举办者,备大船,体长舱高,篙浆师不多。船头亦装彩龙头,舱部树木柱起顶如楼,左右后艄围以花幔;舱中作戏台,化妆唱黄梅戏,锣鼓一如舞台。行进缓慢,不参与竞赛。遇两岸有设香案迎接者,稍驻船演唱,为首人出舱立船头致谢辞,不取酬。其装饰花费,较龙船多数倍。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赛龙舟的热烈的场面,会令人神往。而亲眼目睹赛龙舟,是一件令人兴奋异常的事情。我在人山人海中,或端坐静等,或翘首逡巡。翘首以待的比赛,终于开始了。鼓声响起,龙舟便如离弦之箭,来去如飞。两岸观众呐喊声,锣鼓助威声,鞭炮助兴声,在河面上交汇着,回荡着。青年划手们奋勇挥桨,动作整齐划一,额上布满着汗珠。击鼓人更是兴奋异常,双槌齐下,震耳欲聋。赛到紧张处,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旗鼓相当,难分胜负。这种龙舟竞渡,是意志的角逐,是毅力的较量,是团结合力的大比拼,这也正是大洼人的兴趣和灵魂之所在。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