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皖江情怀

正文 卷七十一 龙山晓黛翡翠园 杏村春色车津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我走过一剪石桥,桥下微澜绿漪。在漫散的道路上,天空行云,春阳温柔。我继续欣赏着流畅红润的山水,忘却了残破星散的墙垣,卷折的房屋帽檐。我对美景的渴望继续在升腾。这里旷野春意喧扰,清切飞扬而无羁勒。我接着又穿过土岗河桥,看江波沙滩。月浮静升,或是闪烁不安的萤火,点亮夜的星光。倏忽凉风吹散了萤火,又若星飘零。我看着这些舒散的精灵,感叹生活难懂,旅程如梦。

    远山松林;疏疏落落,抖抖索索。青苔,藤蔓,鸟鸣。鸟鸣中尤其是愉悦的莺啼,明朗而敦实,又似报春深。只是市廛烟火,看似有太多的娇慵。我又在自由行云下,追逐着迷梦。我看见褐家鼠c小家鼠,又忙碌不已。我看见白帏低垂,窗外草鸮c鸺鹠急逝;或风萧树鸣,林中野猪黄鹿飞奔。这里山林喧嚣起来了,浊绿也春水粼粼。走过石墙c石桥c石栏杆,我又在桥头惊慕瞭望。都市城廓里,原来是打工的流民,吵醒了晴爽碧空。

    我有时呆在幽僻胡同里,感到情困压抑。我即使有低微的快意,也会呆伫纡徐。这时我的笔墨纸砚,也会于思游疑不定。我或许以为,可以这样永远默默的生存着。但是,直到我看见总铺乡的美景,才改变心中的念头。当那一抹湛蓝划过眼前,我便想着放弃脚下或是耳际的清净,踏着无量的尘土,早日汇入风流弦歌之中。

    总铺乡位于高河镇东南。东南紧接安庆市,南抵山口乡,西与月山镇毗连,北与五横乡接壤,东北与安庆市杨桥乡隔大龙山为邻。合(肥)安(庆)公路横贯东西,总(铺)凉(亭)公路斜穿乡境。乡镇府驻总铺。总铺原名二十里铺,距安庆十公里,为旧时安庆府官道驿站。建国初属总铺区,有车津c桃园c丁家等乡,一九五五年并为总铺乡,一九五八年成立总铺人民公社,不久并入月山人民公社,一九六二年恢复总铺公社,一九八四年改为乡。一九八零年原向阳c砂桥c东风三个大队划归安庆市。地属丘陵,背靠大龙山,南临石门湖,自然条件优越。主要种植水稻。主要为松杉用材林。民国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驻人形河c高河埠的国民党军队击退到安庆城内。中共怀宁县委c县人民政府进入县境,驻总铺和尚桥何家大屋。

    总铺乡座落在安庆市北郊集贤关,紧接安庆市民航机场c铁路货运站。总铺乡历史悠久,是安庆市通往宿松c太湖c潜山c岳西c桐城等各县(市)的第一关(集贤关),也是皖西南通江入海的咽喉要地,素有“安庆关外第一乡”之称。二零六,三一八国道穿境而过,合安高速公路出入口c石门湖六级航道也在境内。树木以松c枫香等用材林为主。这里丽水秀山,人才辈出,祥龙之地哺育着龙的儿女。总铺乡,凝心聚力,与时俱进,一如既往地加速经济转型,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打造经济重镇c文化名镇c和谐新镇。

    大龙山屹立于总铺乡东北,离市区十五公里,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大龙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山周二十五公里,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横跨市郊和怀宁c桐城二县。龙山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饮石门湖,北靠菜子湖。龙山蕴藏有丰富的铜c铁c铅c磷c石棉c明矾等矿藏。山上多峰c多壑c多洞c多景。古人赞其美为“独不类他山”。大龙山有九十二峰c八十二岩c七十二岭c六十二洞c三十六壑百零八奇石,还有乌龙溪c白龙溪c黄龙溪c赤龙溪四大溪流和六条瀑布。龙山风景区有景点二百多处,其中人文景观三十五处。此外,还有许多由“冰石流”形成的巨石散布在山壑之间,有的形若伏虎,有的状似卧牛,甚么石猴c石狮c石盘c石仓c石树等,千姿百态,形象动人。这些罕见的怪石,给龙山增添了神奇的景致,也把游人带入了美妙的幻境。大龙山以它秀美的风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大龙山有很多泉眼,最著名的是龙泉,又称龙湫,泉深无底,传说直通长江。龙湫,相传是龙王巡游人间的沐浴处。泉四周石壁峭立,高五c六仞,石罅中长有秀竹古松;泉北有高峰耸立,涌泉c飞瀑出自其间,终年奔流不息,悬崖上有一巍石,崖壁刻有明司礼黄熙缵所书“忘归”二字。古人的题词石刻给这里增添了迷人的魅力。游人至此,怀古之情油然而生。由龙泉向上攀登便是大龙山的最高峰日照峰,也是观龙山风景的最佳处,名曰:“三乡尖”,后误称“三县尖”,海拔六百九十三点四米。它与天柱峰遥遥相对。著名的日照峰,奇峰峥嵘,怪石嶙峋,山涧溪水,竹海茂林,云雾变幻莫测,景色壮观。立足山顶可览四面胜景,鸟瞰石塘湖粼粼碧波,长江风光和安庆市的新姿也全收眼底。此处历来为游人怀古抒情,赏心悦目的胜地。

    “安庆翡翠”,是指位于总铺乡东部境内的森林公园,号称“安庆翡翠”。大龙山海拔较高,整座群山植被茂盛,以松c柏c竹为主,万木吐翠,黄梅c万春c米兰c映山红等漫山遍野;岁寒三友,随处可见,季季花开,百花争艳;野生水果多达数千种,动物近百种,飞禽漫山飞。山上年平均气温二十六摄氏度,常年花放不凋,果实累累,四季如春,青山绿水宜人。山上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亭c榭c塔c店c名人石刻c名人墓葬,常年香火不断,香客络绎不绝,真是好一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仙居贤圣之地。自然景观奇特,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脉缝崖隙,泉眼众多,石洞巧夺天工。登上日照峰尖峰可览四面胜景:浩瀚长江c安庆古城如在足下;极目远眺,数百里山川尽收眼底。观日出可饱“龙山一日出,石塘六影斜”之眼福。日照峰下的七条大峡谷中,青牛石似春牛吸水;白马崖如天马行空;卧虎石似饿虎待食;石狮排如雄狮怒吼;鸡冠石如金鸡报晓;鹰排石如雄鹰展翅;孔雀嶙如孔雀开屏;海石礁海豹戏水;仓门石至今未开,钱粮满库,形象生动。还有貌似母子c情人c骆蛇娃娃c五指c人脚c轮船c灵芝,赛似那情人河畔的双狮抢绣球等石景,千姿百态c令人留连忘返,回味无穷。数十条溪流均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闻名暇耳的有“龙井”天然泉水,溪水成链,瀑布似龙龙。“安庆翡翠”是名副其实的修禅c观光c旅游的胜景佳地。

    “龙山晓黛”,是旧志怀宁十二景之一。大龙山镇正东,其山自西至东,绵亘起伏,秀嶂叠峙,蜿蜒似龙,故名龙山,旧称“安庆府之镇山”。山势巍峨磅礴,与天柱山遥遥相对,山上多峰c多壑c多洞c多景。《安庆府志》(康熙六十年刊本)记载:“其上多石,石多露,有峰,峰多隐,东数峰欲出,西数峰欲敛,朝夕多青碧色,雨霁望之,其色莹然,独不类他山”。大龙山四季风光如画,春季繁花似锦,漫山飘香;夏季峰峦滴翠,泉瀑允鸣;秋季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日银装素裹,晶莹剔透。尤以其朝霞初升或雨后乍晴,远望山岳青翠欲滴,峰峦隐现,咫尺异观,晓雾如黛,五彩纷呈。远眺“秀峰云里绽芙蓉”,近观“长松涧底结琥珀”,“半山细路入嶙峋”,恰似“人在翠微间”,遂名“龙山晓黛”。民国四年的《怀宁县志》对此也有所记载:“又东北曰大龙山,府治之少祖,城郭之屏藩也,其东出者曰小龙。两山迤逦,翩然瞰江,每朝霞始升,苍翠欲滴,峰峦隐见,咫尺异观”。《怀宁县志》所载“龙山晓黛”照片,从远处摄下了巍巍龙山的雄姿,绵延起伏,峰峦隐现,山下绿树不绕,稻田飘香,好一幅田园风光图。

    “杏村春色”,是旧志怀宁十二景之一。旧时大龙山南沿石塘湖有一杏林,林间有村,称“杏花村”。每到初春,杏花漫漫,片片犹如丹霞满天,加之李花c梨花洁白如雪,十里花海,景色迷人。“十里杏花红西湾”,正是诗人们对石塘春色的由衷赞美。遥望杏花村,只见村舍点点,炊烟枭枭,田园似诗如画,清新诱人,石塘湖上渔帆镜影,鸥鸟飞翔。“一个世界c两个倩影”。令人无限向往。

    “车津溪水”,是旧志怀宁著名景点之一。车津涧,解放以前是古时官方驿站和商家云集之地。尤其徐家糖坊c区公所粮油交易c柴草交易市场为车津溪水更添几份热闹。大龙山白龙溪和赤龙溪两大溪水汇集,流经车津涧。车津河流宽畅,明代已在河流上建造石拱桥一座。总凉公路通车拆石拱桥建水泥钢混大桥,后又以桥为界,修建上c下两座大闸库。用车津的溪水做出的豆腐c沏出的茶,闻名大江南北。车津溪水清冽甜润,是上好沏茶用水。古有俗语:“宁可饿着爬,不舍车津一碗茶”。此处风光秀美,民风纯朴,有山嶙岣,有谷幽深,树木浓密,寺宇高隐。

    “和尚桥”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家人靠水而居,孩子不满周岁的时候,男人病死了,年轻寡妇带着儿子艰难度日。为了儿子不受委屈,寡妇没有再嫁,母子相依为命。守寡几年之后,年轻的女人终于耐不住寂寞,与河对岸破庙里的一个和尚有了私情,总是在夜半悄悄趟河。这私情竟然缠缠绵绵地延续了几十年。儿子不负母亲的期望,金榜题名做了官,他体谅母亲半夜趟水的辛苦,命人在河上修了这座桥。后来,母亲死了,安葬完母亲。他立即命人杀了那和尚。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孝子,在这座桥上写了一副对子:修石桥为母行孝,杀和尚替父申冤。讲故事的人显然是把那孝子当成有情有义,忠孝两全的楷模来传颂,可我总是觉得味道不对,不知道这个饱读诗书的儿子凭什么杀和尚。母亲显然不会赞成儿子杀自己的情人;父亲早已撇下孤儿寡母西去,好象也并没有权利仇恨和尚。那么,杀和尚其实是儿子自己的意愿了。我真不明白,儿子成才之后为什么要来干涉母亲的私事,难道,做了母亲便不能做女人,二十几岁就要把青春埋葬掉?面对上辈人,最大的孝心莫过于尊重。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