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皖江情怀

正文 卷七十四 镇西塔岭古战壕 文化重镇古皖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山口乡以境内的山口镇而得名,古时候称之为皖口。皖口者,皖河入长江之口也。别看现时皖口不过一个渔村小镇,在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的军事c政治c文化重地,是怀宁县所有集镇中最早见于正史的一个古集镇,《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有载。皖口是古代军事重镇。小小的古镇,有文字记载的就有四次重要军事活动。公元二二八年,孙权c陆逊歼魏将曹休万余兵马于此。公元五五零年,梁朝叛臣侯景派其手下将领伍约c卢景晖杀鄱阳王世子萧嗣,梁将王僧c徐文盛出兵讨伐,侯景亲自率军至皖口,在皖口一带对峙达三个月。公元九零三年,宣州节度使田君与吴王杨行密有怨,勾结朱全忠对杨进攻,杨调李神福应战。公元九七五年,宋太祖遣大将曹彬在石牌造浮桥,渡军伐南唐,南唐洪州节使朱令斌率众十五万援金陵,至皖口为宋师阻击,战舰被烧,朱令斌大败被执。皖口是怀宁县古代政治重镇,曾先后两次作为怀宁县县府所在地。第一次是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六二二年),怀宁县分为四个县:皖城c安乐c梅城c皖阳,其中皖阳县县治设在皖口,设置时间一年左右。第二次是南宋嘉定十年(公元一二一七年),到南宋景定元年(公元一二六零年),设置县治时间四十三年。皖口还有一座城隍庙,建庙距今约有七百年。皖口城隍庙,当地百姓称为“府城隍”,而安庆市东门的“城隍庙”一直为“县城隍”,皖口的城隍庙比安庆的高一个级别,也许与皖口的特殊历史地位有关。皖口遗存着大量文物胜迹,距岸十多米的河床上有古城墙遗址,枯水期可见古城墙基脚,当地百姓早年挖起的古城墙砖上刻有“怀宁县”c“太湖县”c“桐城县”c“潜山县”等县捐制字样,有的城墙砖上,还刻着人名。镇西塔岭上可见古时战壕,还有宋代房屋遗址,古钱制造厂,清代古井等等。

    背临百子山,面对石门湖,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的皖口,其独特的山水风光,令历代文人墨客迷恋往返。皖口又是怀宁县古代一座文化重镇,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来此巡游,吟诗作赋。唐代的李涉曾作七绝诗《井栏沙宿遇夜客》:“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相逢不用相回避,世上于今半是君”。宋代的王安石曾作《别皖口》《过皖口》《渡长安岭至皖口》等诗作,黄庭坚曾作《发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明曹学全诗作《皖口阻风二首》,刘基诗作《江行,为余庭心》。清汪宗周诗《舟过皖城》,施润章诗《李阳驿至皖口》《侯风皖口》等等。“下有七里长亭,上有五里大庙,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皖口当年的繁华与兴盛。山口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物换星移,风华正茂,今天的山口乡,正以其古朴舒婉的情杯,喜迎着四海宾朋。

    杨汝谷墓c龙隔墓群与山口乡。杨汝谷(1665一1740)字令贻,山口乡人,清朝官吏。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授浙江浦江县知县。行取,授礼部主事。三迁监察御史。河南南阳镇标兵以知府沈渊禁博,劫渊,围诸教场三日。汝谷论劾,上遣尚书张廷枢等往按,谴总兵高成诛标兵之首事者。别疏言:“选人待缺,辄言出为人后,或值远缺,报治丧,冀更选。请饬选人具三代,已选,复称出为人后,报治丧,以不孝论”。下部议行。六迁兵部侍郎,兼署左副都御史。疏言直隶被水灾,请运关东米十万石至天津,留南漕十万石存河间c保定适中地,分贮备赈。下部议行。高宗即位,调户部侍郎,疏言:“河南荥泽地滨黄河,康熙三十六年河势南侵,县地多倾陷。民困虚粮,流亡远徙”。上命河南巡抚察议,删赋额。寻迁左都御史。乾隆三年,以老乞休,命本省布政使给俸。五年,卒,年七十六,谥勤恪。杨汝谷墓位于,山口乡百子村石门湖畔,狮子口大桥左侧的纱帽山之巅,为夫妇合葬墓,海拔四百米,有墓圹c墓碑(无字),正前墓圹石上浮雕舞鹤。距墓二米处立方形华表一对,高近二米,宽零点三米,左侧碑文:故光禄大夫予告都察院掌院左都都御史加之三级湓勤恪杨公漳汝谷大人之墓;右侧碑文:故诰封一品夫人杨母刘太夫人之墓。两碑均同样署:“经廷讲官太得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三等伯加十级张廷玉顿首拜题”。时间两碑均署“大清乾隆十一年岁次丙寅孟春月丁丑吉旦”(即一七四七年)。两碑同署其两孙c曾孙c玄孙名。龙隔墓群位于,山口乡山口村南龙隔后山岗,处皖口古城以南,无封土堆,沿山岗坡脚部暴露多处汉至六朝砖石墓。一九八四年于龙隔水边取窑土,掘毁汉墓一座,出土有长柄铁刀c青瓷碗以及东汉五铢钱币。

    山口乡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拓精神。他们面对断瓦残垣,圮圯败叶,或是充满荆棘的人生路程,不畏艰难险阻,孜孜追求幸福而不舍,甚至奉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山口乡民出没务奇而实际,谙透世事而野居。他们在艰囧中烂漫地变迁,知识也不再淤塞于浅薄。他们不再是发霉角落的男女,蒙上着传统的灰尘,而是积极的开拓者c革命者。他们将继续引领时代,而一往无前。

    阮学桂c戴尊三与山口乡。与阮学桂(1903一1945),女,革命烈士。百子山阮家冲(今山口乡庙岭村)人。一九四三年十月,中国共产党在百子山地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阮家冲交通站的交通员,即由女员阮学桂及其妹阮学志担任。(一说:一九四四年五月,中共百子山区委在阮家冲建立交通站,阮学桂担任交通员。)任务是:为百子山游击队传递信件c情报,侦察敌情。她机智c勇敢,完成任务。一九四五年三月,奉命送新兵去花山,途经茅岭,不幸被日军杀害。戴尊三(1915一1944),原名家海,百子山戴家老屋(今山口乡百子村)人,革命烈士。一九三八年六月,日军侵占安庆。月形山c洪家铺等地,驻有日伪重兵,他们常派小分队到百子山一带骚扰,烧杀掳掠,无恶不为。目睹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尊三义愤填膺,决心参加革命组织,向敌人讨还血债。一九四三年冬,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派员开辟百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戴尊三主动接近工作人员,帮助工作。一九四四年二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大队八中队来到百子山冲,他报名参加了队伍。从此积极工作:侦察敌情,出外联络,协助扩军,征集税收,筹集粮草,安排住宿。同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担任百子山党支部书记。六月,百子山开始建立游击小组,后称游击大队,他既是组织者,又是指挥者。先后担任副大队长;大队长等职。他的家成了党的工作人员的落脚点,渐渐地戴家老屋成为游击队活动的重要据点,而他则是据点的主要负责人。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日,叛徒刘凤竹带领一伙伪军,趁着夜深人静,突然闯入戴尊三住宅。他与另外几名同志猝不及防,不幸被捕。在关押的三十四天里,敌伪多次审讯,数次动刑逼供和用女色诱供,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十月二十四日在月形山黑子岭惨遭杀害。

    颟顸情热,仁厚质朴的山口人,常常流动着明澈与真诚。这里也有无奈的花魂忧伤,豪爽的痴爱彷徨,和童稚梦边的怅惘。我曾经牵手在黄昏街头,如火的痴情,在无羈的冲动中信誓旦旦。现在锐敏的微风唤醒了,我无限的眷恋。我想起柔媚薄感的月桂,和绿梅紫藤,还有敏慧如水的小姑娘,浣纱趣话,希冀青芽。我想起了男儿的坦荡,少女的柔肠。我冰寒的情泪,在风月淡淡,心殇沧桑里,似成风雨而莹霜。我慨叹人生短暂,曙光炊烟,浓树女墙,都只是在山间晚梦中。我盼望激情燃烧的星光,火焰炙热而无边。我盼望四季的记忆里,有浪漫的雨滴,疏林花絮,抑或彩霞纷披。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