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皖江情怀

正文 卷八十三 池州千载诗人地 九华东南第一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我观赏江南景色,两岸群峰挺拔多姿,似人状物,百姿千态,而瞬息万变,更使人应接不暇。当霁雨初歇,如烟如霰的雨雾中,烟波迷万壑,雾海隐千峰,群山若隐若现。若晴日,蓝天白云,山光水色共徘徊,古树翠竹葱郁繁茂,石壁危峰色彩斑烂。从云环雾锁中,探出头来的山峰,洗刷得分外洁净;滋润得分外沁人心脾,那景色就象墨迹未干的水墨丹青。池州市的青山绿水,怪石险滩,深潭飞瀑,构成了长达百里的雄奇瑰丽景色。我荡舟其中,仿佛自己在画中。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奇妙景象,更醉我心魄。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接黄山,南邻江西,西沿长江,北连铜陵,辖贵池区c东至县c石台县c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以及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池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皖江城市带,是安徽的“两山两湖”。池州港是长江重点港口之一,可常年停泊五千吨级船舶。三一八国道c二零六国道c铜九铁路c沿江高速c沪渝高速贯境内而过。

    夏c商王朝时期,池州属扬州之域。秦统一中国后,区境大部属扬州之鄣郡,西南境属九江郡之鄱阳县。西汉时,区境大部初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一零九)改鄣郡为丹阳郡,今贵池市c青阳县c石埭县以及东至县的大部地区均属丹阳郡。区境西南部,今东至县部分,属豫鄣郡鄱阳县地。东汉至三国时,池州属吴国丹阳郡地。丹阳郡属扬州。西晋c东晋,池州属扬州宣城郡c豫鄣郡地。西晋惠帝元康元年(二九一年)豫鄣郡改属江州,池州属江州豫章郡地。南朝(宋),先属扬州宣城太守之域,后属宣城郡c淮南郡地。南齐,属南豫州宣城郡地。梁,属扬州宣城郡c南陵郡地。陈,属南豫州宣城郡c北江州之地。隋,隋开皇三年(五八三年)罢郡,以州统县;隋炀帝大业三年(六零七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隋代,池州先后属宣州c宣城郡。唐武德四年(六二一年)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年(六二七年)撤,领地还隶宣州,池州属宣州之地。唐天宝元年(七四二年)改州为郡,原池州地称秋浦郡。《通典》“秋浦郡”注:“池州分宣州置郡”;清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秋浦郡,实唐天宝年间之称”。唐永泰元年(七六五年)复立池州,隶属宣州观察使,州治从石城迁至鱼贵口(今池州专署驻地)。唐元和年间(八零六至八二零年),改池州为池阳郡。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池阳郡,宋《舆地广记》c《太平寰宇记》皆言因唐之旧,不言始于唐何年”,“池阳郡名,必立于永泰c元和之间也”。五代十国,池州之地先属杨吴,后属南唐。南唐升元二年(九三八年),改池州为康化军。

    宋,置池州池阳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阳郡,领县六”。宋至道三年(九九七年)池州池阳郡属江南东路,绍兴初年属江南路。元,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年)升池州为池州路,先后隶属江淮行中书省c江浙行中书省。明,池州先后为九华府c华阳府c池州府,直隶南京。清,如明制。池州府先后隶属江南布政使司c江南左布政使司c安徽布政使司。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池州府裁撤,原池州府属县划入芜湖道。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废芜湖道,各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至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设立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贵池县,直隶安徽省。宋c元c明c清时期,池州地区境域,至明代基本定型。据明嘉靖二十四年(一五四五年)《池州府志·舆地志》,池州府的疆界,府东以青阳县荆山为界一百五十里接宁国府。西以东流县方家庄为界二百四十里接九江府。南以贵池县兴孝乡为界二百里接徽州府。北以贵池县清溪口江北干为界十五里接安庆府。东北以石埭县沓口铺为界二百里接宁国府。东南以建德县昭潭为界三百二十里接饶州府。东北以铜陵县荻港为界二百里接太平府。西北与北同。全区广三百九十里,袤四百里。自池州府城(贵池县城)至南京陆行五百里,水行五百五十里;到达京师(北京,一四二一年自南京迁)陆行二千八百里,水行四千零五十里。清代至民国时期,池州的境域与明代池州府大致相同。

    池州专区,属皖南行署区。一九四九年五月,池州专区成立,隶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署驻贵池县池州专署驻贵池县,辖七县。一九五零年撤销大通市;原芜当专区所属繁昌县划入池州专区。辖八县。一九五二年撤销池州专区。将贵池c铜陵c青阳c至德c东流五县划归安庆专区;太平c石埭二县划归徽州专区;繁昌县划归芜湖专区。一九五九年一月,怀宁县广圹区所辖马窝c老峰c柘山c圣埠c新洲五个公社分别划归安庆市和贵池县。一九六三年六月八日,广圩区全部及安庆市郊区的沈店c三义c叶祠等公社划回怀宁。一九五九年东流c至德二县合并成立东至县。至此,原属怀宁县的江心洲(解放前来字乡)划入贵池县,杨家套(解放前民治乡)c清洁洲c斈文洲(解放前属保婴乡)划入东至县。至此,江心洲c杨家套c清洁洲c斈文洲等地,彻底脱离了怀宁县行政区划图。怀宁县和江南陆地,至此无行政隶属关系。一九六五年七月由原石埭县(一九五九年与太平县合并)的部分县域并入贵池县西南划出的二区c八乡置石台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池州地区两次撤销,三次重建,辖区和疆界也多有变化。自一九八八年八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池州地区至今,全区辖四个县级政区,即贵池市c东至县c石埭县c青阳县(包括九华山管理处),四个政区均位于长江以南,其中贵池市c东至县滨临长江。全区的疆界是:东连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以及铜陵市的铜陵县c芜湖市的南陵县c宣城地区的泾县,与青阳县c石埭县接壤;西邻江西省的景德镇市c鄱阳县c彭泽县,与东至县毗邻;北和西北,与安庆市区以及望江c怀宁c枞阳三县隔江相望,区界沿江而上,贵池区c东至县南接黄山市所辖祁门县c黟县c石埭县与之接壤。全区境域总面积八千二百平方公里。

    池州自唐设州置府已有一千三百八十多年历史。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c俊才名流。晚唐杜牧c北宋包拯曾先后任池州刺史c知府,陶渊明c李白c杜牧c苏东坡c岳飞c司马光c王安石等都曾驻足池州,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c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传世诗篇,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c“天河挂绿水c秀出九芙蓉”的不朽诗句。池州的九华山由此得名。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诗更使贵池杏花村名播青史,名扬中外。历代名家大作为池州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历经岁月磨砺更加灿烂。始于母系社会的贵池傩戏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为池州旅游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池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池州历史文化底蕴积淀深厚,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九华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寺庙百座,僧尼千人,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古称陵阳山c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方圆百公里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一千四百三十二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九天仙寓”,风景区地处东至c石台c祁门三县交界处,最高峰海拔一千三百七十六米,座落在东至县境内。仙寓山主峰是皖南第四高峰,曾出现过“七仙女下凡”的奇特天象。仙寓山既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又有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更有古老浓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仙人居住的地方”。“九华天池”,位于池州市马衙境内,景观奇特,被誉为江南的“阿里山”。“九子岩”,景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部位,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打景区。九子岩景区山岳风光优美,其雄可敌黄山c其险可比华山c其秀可望黄山。“怪潭”,景区以漂流c古钓台c三埭石c怪潭c水上乐园而得名,周边山清水秀,环境清幽,山水相依。怪潭漂流全程约四公里,有冲浪滑道两处,激流险滩五道,水绕山转,山贯水行。“莲峰云海”,景区坐落在九华山莲花峰。它位于九华山后山,是九华山脉第一峰,因其峰上下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壮观而得名。又由于莲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宝中的笔架,所以又称“笔架山”。

    这里春天桃红满江,绿草如茵;夏季江风送爽,澄江碧透;金秋枫林尽染,丹桂飘香;冬日银装素裹,江山妖娆。这里山水之奇妙,人文历史之幽深,早已被文人骚客阐发得清明透彻,挥发得淋漓尽致,神清韵丽,而引人入胜。我这颗心,也早已生根于山水之间。我欲游赏这里的绿色史脉,山水的天然画廊。或漫步在幽静的街道,任心徘徊,哼着一曲熟悉的旋律。或拥一湖碧色,坐于凝烟的河畔,许梵音静心,微雨悦目,依着沁满心扉的静好,不再去管岁月里晚来风急的凛寒。或晨间采撷一朵清新的野花,将锦绣轻描,与指尖处婉转成四季的风情。我已搁置莫名的月光洒落平静的湖面时,云水禅心已经点亮。

    其它国家级风景区。“牯牛降”,是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素有“第二黄山”之称。“大王洞”,坐落在池州西南的牌楼镇,规模宏大,其洞内常年恒温,适宜夏季避暑。“鱼龙洞”,坐落于石台县东部六都乡鱼龙村境内,洞口如张开的鳄鱼嘴,一泓碧水淙淙而出,终年不涸。该洞全长五千余米,有清澈的地下河贯穿始终,初极窄,复开阔,气势磅礴,宏伟观。“南溪古寨”,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里乡南溪村境内的一个深山峡谷。大山深处生活着八百多户神秘的匈奴部落族后裔,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南溪古寨长期保持着相对封闭的与世隔绝状态,完好地保存了村落的原始状态。“秋浦河”,美丽的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七四九至七六一年)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四十五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优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为秋浦仙境之魂。“蓬莱仙洞”,坐落于池州市石台县贡溪乡杜村境内,全长三千余米,总面积二万多平方米,分天洞c中洞c地洞c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曲折回环,气势恢宏,佳景遍布。“升金湖”,被誉为“中国鹤湖”,是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湖水清澈如镜。升金湖中水禽资源尤为突出,有禽鸟一百零三种,是中国主要的鹤类越冬地之一。“齐山至平天湖”,由齐山风景名胜区c平天湖景区c平天湖南部湿地公园三大景区组成,集山c水c湿地于一体,以“奇山奇水c奇崖奇石c奇洞奇侠”而著称。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