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霸权之锦绣行

正文 第40章 德王初长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慕容英在我手中只是一枚小小的棋子,我的最终目标不是他。只是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慕容英身边还有一位高人,完全看穿了我们的计谋。”

    夜风习习,撩起了红灯夫人遮面的红纱巾,露出尖尖的下巴和樱桃般的小口。阿史那一下子看呆了,隐藏在红纱巾中的容貌一定倾国倾城。红灯夫人似乎惊觉了,又蓦地转过头,背对着阿史那。

    “太子,如今相持天和关已无多大意义,而且据我们在东月国的密探所报,东月国与南幽国签署了结盟书,南宫纯令吕力行发兵北方四镇。吕力行沙场宿将,为人谨慎,如见城池防备空虚,必然攻取,太子还是及早撤兵回防为好。我听说有几个部落首领对太子冒然出兵之事颇有微词,等北方四镇稳定之后,太子也需赶回大庭,向大汗解释一番。”

    阿史那点点头,又皱着眉头道:“东月国与南幽国联兵结盟,岂非对我北邙国大大不利?”

    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响起:“此次结盟不过是为了兵围天和关之事引发,一种形势上的利益所在。南宫纯生性嗜杀,贪恋美色,萧天在太子之事上优柔寡断,我预料两国日久必生内乱。时机成熟,太子踏马南下,赏钱塘春潮,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指日可待。”

    这番话用一种优美的声音款款叙述,不禁令阿史那如痴如醉。一盏红灯倏地升起,等阿史那惊觉时,红灯夫人的身影渺渺。

    大青山驻地,斥候来报,北邙国连夜撤兵。薛明和秦风联袂登上瞭望台,果见前方一个人影都没有,帐篷与马匹不见踪影,只有篝火还在熊熊燃烧。

    薛明松了一口气,“大将军真是料事如神,北邙兵果然撤走了。”

    秦风却心里一沉,这阿史那的确是个将才,深夜撤兵有条不紊,还利用篝火产生的烟雾迷惑对方,他日必成南幽国心腹大敌。

    夜水右相府邸,李道君正在书房写一道辞官奏章。使团回国后,李道君将结盟书呈给萧天,得到了萧天的嘉奖,但这趟东月国之行令李道君感慨万千。特别是他见到温文尔雅的南宫业一夕之间从太子变成惶惶丧家之犬,那种颓丧却不甘心的样子,深深印入他的脑海。玉莞红美丽高贵,转脸翻身为云覆手为雨,冷酷到以亲子作饵,在权力面前,所有的人性脆弱得不堪一击。

    他是前朝旧臣,能得到萧天的赏识,是因为他曾有恩于萧天,加之萧天故示胸怀,但谁能猜测以后会发生什么变故呢?他的皇兄李道衡封为公爵,被幽禁在夜水附近的一座山庄内,终生不得踏出山庄一步。官场也是一样,以前他事事不参与,平安地度过了几年,可是他知道前任霍功成是怎么死的。为了权力,什么生死情义也不值一提。

    正想的出神,管家来报,大将军前来拜访。李道君刚转过身,传来慕容英爽朗的笑声:“李大人,我特来贺喜。”笑声一落,慕容英走入书房。

    李道君苦笑道:“何喜之有?”

    “李大人出使东月国,不辱使命,谈笑间令北邙国退兵。不动兵戈,不伤民财,大功于国啊。”慕容英环顾书房一眼,“书房布置别具一格,李大人真有闲情雅致。”

    “我哪有什么功,如不是大将军那封密函”想起密函,李道君在书桌上一阵翻找,拿起一封信递给慕容英,“这是东月国玉皇后让我转交给大将军的。”

    慕容英接过信,并不避讳,沿火漆处撕开了封口。信封内滚落出一朵半旧的珠花,材质普通。李道君觑眼一瞧,暗自奇怪玉莞红寄一朵旧珠花干什么。慕容英却将珠花托在掌心,久久凝视,眼角竟有泪花闪动。

    李道君故意轻咳一声,慕容英收起珠花,展颜一笑,“故旧之物,触景伤情,李大人不要见笑。”说着瞟见书桌上的奏章,口中轻咦一声,不由拿起一看。

    “李大人,你要辞官归隐?”

    “我是庸庸碌碌之人,居此高位心生惭愧而已。”

    慕容英放下奏章,深深看了李道君一眼,“我知道李大人品性清高,自认这勾心斗角的官场不适合你。但你听过一句话没有,眼不见为净。你在皇上身边为官,皇上日日能见到你,所以才信任你。一旦你辞官归隐,离开了皇上的视线,皇上还会那么放心吗?只怕到时候你的下场比李道衡好不了多少。”

    李道君心中一惊,一入官场深似海。慕容英说的不错,当一个人在一种环境中被侵染得太久,想清清白白地跳出来,那是太难,太难了。

    天圣十五年。

    三座王府分别营建完毕,萧天为示公平,王府中规格布局几乎差不了多少。这段时期,南幽国内外承平,萧天很满意封王之举,但他不会想到,平静的下面孕育的风波越来越大。

    德王府。

    萧逸聚精会神地描摹一张美人图,连慕容婉悄悄来到身边都不知道。慕容婉是端着一碗参茶走进来的,德王府的丫环侍女众多,但慕容婉并不信任她们,凡是萧逸身边的杂物,她都亲力亲为。

    放下茶碗,慕容婉不由打量起萧逸。长大了,真的长大了,个头已比她高了不少,面如冠玉,玉树临风。脸部的轮廓既有着超过女子般的细腻柔和,举手投足间又有着男子独特的潇洒。总之,这是一张令女人心动的脸。

    她的目光又落在萧逸描摹的美人图上,萧逸自小博学多才,近几年慕容英更是将雅先生引荐为萧逸的老师,学些韬略计谋及行军阵法,除了武艺之外,萧逸均有涉猎。

    画中的美人柳叶眉,瑶鼻琼口,圆润的眼睛,轻颦浅笑,尤其是玉腕处印着一朵梅花,平添几许温婉。

    “她是谁?”慕容婉不禁开口问道。

    萧逸吓了一跳,见是慕容婉,脸庞微微发红,“噢,这是我照古书上关于美人描述随手画的。表姐进来,也不招呼一声。”

    慕容婉抿嘴一笑,她陪伴萧逸多年,对萧逸的习惯知之甚深,萧逸只要话带谎言,面色就会微红。慕容婉也不点破,信口道:“静王下个月初九即将举行婚礼,殿下也想娶个王妃进府吧。”

    原来于贞贞为了更好地控制萧伟,向萧天提议,将于春的女儿于顾影选为静王妃。

    “才没有。”萧逸面色更红,他的思绪回到了几日前的那一幕。

    萧逸进皇宫向萧天请安后,坐着马车回转德王府。萧逸是个内敛的人,他没有选择走大道,途经闹市扰民,而是选择沿着夜水河的一条小道回府。

    这条小道周边是一派乡野景色,禾苗抽穗,炊烟袅袅,许多农户驻足在田间地头,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庞大的车队。出于安全考虑,不仅慕容婉同坐马车贴身相护,慕容英还派了钱雷和万电骑马分立左右,另挑选了五十名武士做随行护卫。萧逸禁止护卫们在车队前喝道,尽量不干扰百姓们的出行。

    窗帘半开,萧逸流目四顾,夜水河上渔船川流不息,岸边搭建了不少简易的窝棚,渔民在河中撒网捕鱼,只能将家中比较幼小的孩子寄放在窝棚中。那些孩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尽管萧天在国内抑制豪强,积极改善贫民的生活,但南幽国毕竟创立才十五年,战争动乱留下的创伤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一艘停在那些窝棚前小巧的游船吸引了萧逸的注目,几个少女正从游船上搬下几个食盒,向那些孩子派发食物点心。最前面的少女一身粉红的纱裙,明眸皓齿,面露浅笑。匆忙间萧逸只看到了一张侧脸,但他仍清晰地注意到少女的玉腕上印着一朵梅花。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