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霸权之锦绣行

正文 第173章 生死之争(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微臣暗中调查了于春与京城来往的密函,通过一番对照,微臣觉得于太的嫌疑最大。”

    “果然是他。朕当时就觉得他怎么会推荐德王为出征主帅,原来他是准备来个一石二鸟。”

    “微臣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疑点,山贼首领许贸与京城的某个大人物曾有过密切接触,微臣在舒阳城外巡视时,曾意外地射落一只信鸽,是许贸在舒阳城的一个联络点放出来的,提到了京城的那个大人物位高权重。微臣估计,此大人物极有可能是四大臣之一。”

    “刘正堪老迈无能,李道君不理事物,从不与人结交,只剩下慕容英和于太。此次出征的主帅是德王,慕容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去害德王,那么只剩下一个于太了,他果然是有了异心。”

    “于春曾怀疑德王没有在大营之中,有一次竟然率禁军强入帅营,与德王的护卫发生了冲突。不过幸好德王在帅营,才没有酿成更严重的后果。通过这些事情看,于春有意处处针对德王。”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否则朕也不会亲赐帅旗来压制于春了。”

    “还有一件不可思议之事,德王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位年轻人,名叫宫南,说是德王的朋友。微臣曾亲眼目睹他与关洛云之间的比试,武功之高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但这个人相当神秘,微臣始终看不出他的来历。”

    “宫南?难道是慕容英派出保护德王之人?”

    “微臣觉得不像,他与慕容婉以及慕容府四大家将中的两人钱雷万电并没有多少交集,而且这个人也不像南幽国的人。”

    “那个关洛云又是怎么回事?”

    “关洛云本是许贸手下的一名武将,很有些英雄胆魄,曾单刀赴约。此人与微臣有过一次争斗,骑术尤为精湛。后来好像是被德王所折服,背叛了许贸,率军投降。”

    “朕最讨厌这种背信弃义之人,看来此人留不得。”萧天满意地点点头,“赵坦,你做的很好,继续留在于春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朕不会亏待你的。”

    翌日早朝,文武列班,左边文臣以于太为首,右边武将以慕容英为首,静穆竖立。萧天望着这济济一堂的朝臣,预想到有一场大风暴即将来临。

    果不其然,御史令辛追首先出班禀道:“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辛追是御史令,有弹劾官员的权力。这个人有宁折不弯的脾性,当初为了抑佛之事,差点做了萧天的刀下之鬼。这些年有所收敛,但每遇大事,仍甘愿出头较真。于太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把他收为门生。有些事需要这么一个满脸正气头脑简单的人。

    “有什么事,说吧。”对于这个老顽固,萧天也是毫无办法,他也需要这么一个人来树立榜样,表明他是一个从谏如流的皇帝。

    “微臣要弹劾德王,他身为出征舒阳的主帅,脱离大军,私自回京,这等玩忽职守的行为明显触犯了朝廷律法。”辛追振振有词地道。此语一出,底下的不少大臣一片窃窃私语,又站出来数位大臣附和,要求惩处德王萧逸。

    萧天瞟了一眼于太,于太脸上一片平静,好像此事与他无关。三位王爷也是神情各异,静王萧伟一片漠然之色,此等朝廷中争斗的事他已经司空见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他目前唯一的选择。贤王萧震暗自窃喜,这次正是落井下石的最佳时机。身为当事人的德王萧逸却表现得相当镇定,并没有为自己辩解。他问心无愧,这次急促地回京是他察觉到了京城有变,担心父皇的安危,他相信父皇也是心知肚明。

    慕容英身为萧逸的亲舅舅,当然更加不好出面,他在朝中也有几位亲信大臣,但也不能出面为萧逸辩解。这是他安插在京城暗助萧逸的力量,绝不能被皇上或于太有所发觉,否则必定会受到于太的打压。

    萧天一直在冷眼旁观每个大臣的动静,针对萧逸的弹劾明显是于太策划的,他想看看于太在朝中究竟隐藏着多大的势力。于太也是心照不宣,他暗中联络的都是已知的门生故吏,而且出班附和的多数大臣只居朝中的闲职,他也想借此看看萧天的态度。这更像一场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于太打出了一手明牌,就看萧天和慕容英的暗牌有多少。

    萧天首先把目光望向了刘正堪,“刘爱卿,此事你认为该如何办?”

    刘正堪一阵东张西望,好半天才慢吞吞地道:“皇上,以朝廷律法来说,德王此次轻率的举动确实不妥。不过老臣认为,德王年纪尚轻,也许只是考虑不周,不必小题大做。”刘正堪是个官场老油子,他孙子刘经目前在德王麾下,所做的答复模棱两可。

    萧天暗骂了一声老狐狸,霍玉都事件爆发后,因为霍玉都是他的门生,为了撇清这种关系,以免连累到自己,他竟然取出名榜当众烧毁,声明自己与以前所收门生断绝一切关系。无耻之事,莫过如此。

    萧天又把目光望向了李道君,“李爱卿的看法呢?”

    李道君出使东月国立有大功,但他早已对官场厌倦万分,如不是慕容英那一番话提醒了他,只怕已经弃官归隐,做个闲云野鹤了。这几年他更是深居简出,在朝堂不发表任何看法,像一个闷葫芦一般,什么事也不插手。特别是他所收的唯一门生唐子期意外亡故之后,更加心灰意冷。见皇上把难题抛给了他,闷声道:“皇上是一国之君,全凭皇上定夺。”

    萧天摇了摇头,此次事件他确实难以处理,包庇萧逸,恐落群臣口舌,惩治萧逸,他也确知萧逸是为了自己,实在无法忍心。朝堂中必须有一个大臣站出来替萧逸辩解,他才能找出理由替萧逸开脱。萧天问刘正堪和李道君就是此意,哪知一个装糊涂,一个明哲保身,事情反倒陷入了僵局。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