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剑煮红尘

《剑煮红尘》正文 第23章 云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阴天里,夜色较之往常来的更加悄然和急切,伴着点起的盏盏明火,一股浓稠的生气在这座城里席卷而升。

    张灯结彩的街道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

    栩栩如生的金鱼灯,矫稚可爱的跑马灯、质朴淡雅的莲花灯、方正菱花的宫灯等等。千姿百态而色彩鲜艳,在红光橙辉的笼罩中,让人好似置身于花团锦簇的乐园里。

    随着游客增多,雪鹿湖上的花船戏台,柳树广街的踏歌会,城门前的花灯戏,以及行走在人群中的高跷舞者,都为这个万众所期待的夜晚增添了缕缕辉煌。

    游人络绎不绝,时而走走又停停,兴致勃勃地猜着挂在店铺前或是街道上花灯的灯谜,一路上嬉笑嗔骂声伴随。

    “快点,快点,戏要开场了…”

    “等等我啊…”

    孩童们笑着、跑着,结伴的从颜如身旁路过,像是一卷微风,带着丁铃的笑声,猝然远去。

    可能是有几分乐趣,人流里,女游客手中都提了一盏花灯,身姿舞曳,眉黛娇颜,在欢笑中更显得几分俏丽。

    颜如手里也提了盏玲珑花灯,打量着四周,身边是看也看不到尽头的万家灯火,点点闪烁,好似满天的银河星辰降下,将她无声笼罩。

    她看着眼里这份不曾见过的热浪,沉静的眸色也不禁变得灵动起来,似乎是要有所停留。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林万竿斜。”轻声一笑后,高士林摇摇头,看向身旁的卢昇,好奇问道:“你的呢,是什么?”

    大多数花灯上都挂了一条灯谜,在娱乐的同时也为城中居民和前来游玩的旅人辅增了几分竞技趣味,有的商家店铺也紧随其乐,门前的灯笼上挂上了自家准备的各式灯谜。

    颜如转头看了一圈,随后左手抬起,抓住挂在眼前的长条纸,翻看正面后,借着灯火看到了上面的素体墨字——‘凤头虎尾’。

    然而只一瞬间,她就松开了手,移眸看向别处,隐有期待,只是几番看下后,这份稀奇和期待也渐渐落空。

    “唉,看来这确实只是供民众消遣娱乐的。既无曲意,也没缀有妙言,太简单了,没有意思,不猜了不猜了。”向着众人一声抱怨后,高士林便放弃了继续猜灯谜的打算。

    看着人头攒动的前路,他悠悠漫步而去,而颜如也跟着向前走去,眼前的这个男子,似乎总是有着无穷的热情和不尽的想法。

    “沉沉清夜,火树银花,好一个繁华人世。这份景色,灿然而耀眼,像是丹凤朝阳,着实让人着迷。”他抬头望向夜空,将星河化入眸中,响起的声音似也缈缈:“颜姑娘,你觉得这样的景,美吗?”

    她没有犹豫地点了点头,眼里于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奇异的光芒:“嗯,很美。”

    很美,美的耀眼,美的温暖,这片欢乐的海洋,是那么的富有感染力。

    它似乎能将所有的不和抹去,只留下笑颜面面,置身其中,内心也不由自主地被这充溢的暖阳填满。

    在此刹那间,不必去想太多,一切皆好。

    “是吗?那就好。”高士林轻声笑道:“毕竟之前是由在下任性相邀,终是存在着不妥,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而今颜姑娘既然满意,在下自是松了口气。”

    “嗯,谢谢你,让我感受到这份愿景。”颜如微眨眼眸,目光恢复了清明,“这里,看到的,每个人都在笑着,每个人都很快乐。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但看着他们,自己也不禁感到欢乐起来。这种感觉虽然很奇怪,却不讨厌。”说着,她的脸上浮出温容,如芳华一瞬,绝代天香。

    听着这番笨拙的话语,高士林嘴角流出一抹笑意,也就在此刻,他突然决定去改变一两个既已的决定。

    一串摇铃声突然击破人浪,清脆地传荡在半空中、响彻于耳畔,随着这股愈来愈近的叮铃,一道浑厚而沧桑的声音将歌谣唱起。

    “衍心泪之将枯兮,锥尔身之欲隳。

    落奇境之出未兮,难此况乎尤美。”

    穿着白衣素衫的中年男子一手拿着摇铃,一手举起纸木棒,踏着舞游步缓缓而来,形若凄苦,脸上戴了张枯白的无生面具。

    他的身后跟了一众人,皆是白衣素面,有人骑着纸竹马,有人手里捧着纸奉诏,整齐有秩,随着摇铃,齐声喝唱道:“今有众之吭情兮,浮众生于海上。

    不吾将回之未离兮,却自承之将死。”

    ‘叮当—’铃儿响。

    “呜呼—”齐声出。

    在无尽的欢乐中,这份带有恸伤的歌声格外显然。知情的、不知情的人纷纷为这个歌舞队让开了路,甚至在这时间里,此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铃声、歌声交替。

    “魂欲散乎天地兮,岂流光于人前?

    方圆终不成合兮,徒强世之不许。”

    舞者舞步铿锵,癫狂似蝶翩旋,然其又有一缕怆然盈目。

    “自有问曰奈何兮,言将出而成叹。

    终不免夫同污兮,谁许我以沧浪!”

    “呜呼!”众者行步合一,君姿旧风流。

    看着这突来的队伍,颜如很是意外,眼前萦绕的这份悲怆虽然如此显目,然而不知为何,在这片氛围里,却一点也不突兀。

    “濯濯之涟未远兮,望青莲之羞放。

    身之或获天欺兮,而神之上不蒙尘。”

    歌声中透着一股伤意,有点震耳发聩。

    望着他们,高士林眼中露出些许沉思意。

    “降无夸欲以得灭兮,自有借风之整饬。

    若得一以语全兮,岂有今之唱骚?”

    “呜呼!”

    只盏茶的功夫,这股近二十多人的队伍从他们面前经过,消失在了另一头的灯烛辉煌处。

    “这是慰纪虞朝二十忠奴的祭礼。”卢昇从身后走来,“属南方一带独有的活动。”

    “虞朝?旦已?”

    卢昇点头:“嗯,其人于南确实有着很大的名望和影响,特别是他的《番册论》和《统书文策》。”

    高士林笑道:“怪不得总说南北不和,原来自是千年前的渊源。”

    “你也真能想得到”

    南北不和?这几个字有点熟悉,好像之前在哪听过,颜如陷入了沉思,试图在零散模糊的记忆中找出回忆来。

    又沿途闲逛了一会,掐着最后一丝落幕的余光,几人来到了雪鹿湖东岸。

    杨柳依依。夜风微。

    远远望去,坐落在湖畔的凤城楼,被通明的灯火点缀得金碧辉煌,其高大的轮廓像是一只巨兽蹲伏。

    而一旁的街道上几乎已停满了各种豪华的马车和轿子,然而即使如此,也不断有人乘车、乘轿赶来,参加即将开始的大宴。

    高士林带头向前走去,几人刚接近门口,就被一道急起的声音喝住,“站住!给我站住!你们几个,有请帖吗?”华服锦帽的男子大步跑来,皱眉拦在了高士林面前。

    由于他们几个是步行而来,相比于乘轿坐车的其他人,显得几分‘随意’。

    几眼下来,灯火下男子看清了对方的装扮,心中顿时泛起了嘀咕。

    高士林挑眉,愣了下,随后笑道:“这位仁兄,实在很抱歉,出来的匆忙,请帖落在了家里未能带在身上。”

    哪是忘带,这人根本就没想过带这些东西吧,卢昇轻叹了口气,走上前来。

    看到卢昇,男子脸上浮出一丝惊愕,还没等他开口说话,一道黑影迅速砸了下来。

    ‘啪!’

    男子只觉头顶一阵剧痛,视线蒙黑,足有几息的时间眼前才恢复了清明。

    “混蛋,你他妈的什么眼神!掌司大人都不认识了吗!”负责接引宾客的酒楼管事一脸怒气地责骂道,随后转过头,躬身满脸堆笑道:“大人,快里面请!紫苑阁孙城主和杨主簿已经到了。”

    卢昇微点头,抬眸淡淡地看了他们一眼,面前的两人仿佛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般,慌忙低下头去。

    “辛苦了。”说完他迈步向前走去,管事带着男子连忙躬腰让到了一边。

    旁观了一切的高士林走到他身旁低声调侃道:“果然是居位其久,自有威名啊。”

    “要是你能带上请帖,不就没这么多事了。”

    闻言,高士林尴尬地轻笑了几声。

    这座高楼像是一座塔矗立在她的眼前,众多灯火环绕其上,铺成一条璀璨的光河,接上夜空。

    她很意外,没想到,属于孤寂的夜也有这般奢靡的绚烂,存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处世风格。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