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州制霸

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 第四百三十一章 旷世之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朝廷收到了贾龙的表文,知道贾龙不会再插手战局,十分愤怒,下令催促皇甫嵩快些进军陈仓。就在皇甫嵩正在赶来的路上,刘范这一边也没闲着。自称王之后,刘范调集了西凉几乎的战略物资,不仅是一百万石粮食,还有超过四十万匹战马,以供骑兵换乘。还有五十万匹劣马,给民夫们使用,用来为大军运输粮草和军械。民夫们则是采用募役法招募来了二十万人。刘范当然可以招募更多人,但太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都用在战争上,会严重影响到西凉的农业。

    除此之外,用于备战的,还有军工厂三年来生产锻造的武器。来军工厂很难满足西凉军的装备需求,但为了备战,军工厂只得加班加点,加紧制造军械。大到一杆马槊,到一颗马蹄铁上的钉,都对战局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终于,大军准备就绪,自姑臧城开拔,在金城渡过黄河,来到了街亭。街亭此时已经是一座坚城,但刘范一点利用街亭之坚固而固守的想法也没有,他明白他一定要主动出击。贾诩道“大王,除了街亭是我凉州门户之外,还有大散关。大散关万一被攻破的话,官军就能兵临下辨城下。”

    刘范道“街亭城是我军迎击之主要战场,大散关是主战场之侧翼,不可有失。这样,遣一万步兵固守大散关。”

    文聘一听,立即拱手道“大王,末将以为,一万步兵恐怕太少了,官军人多势众,恐怕不足以守住大散关。”

    刘范道“王岂会不知但皇甫嵩那老儿必定是意图逼迫我军分兵两处,一处街亭,一处大散关。若是分兵去驻守大散关太多,则街亭和大散关两处兵马都不足,都会陷入被官军逐个击破之危险。所以王只能给大散关这么多人马,然后王在街亭猛攻官军,吸引官军大部,大散关之压力就会减轻。毕竟大散关是四关之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文聘佩服地道“大王用兵真乃如神。那谁去守关呢”

    刘范看了看文聘,心想文聘在历史上曾经守江夏,多次击退东吴之进攻,使之守城,必定是无往而不胜。刘范道“将坚守大散关之将,不是别人,就是你文聘文仲业了。”

    文聘先是一惊,然后坚定不移地道“末将绝不负大王所托只要末将一息尚存,就绝不让官军上到大散关来”

    刘范道“仅仅一万步兵调拨给你,实在太委屈你了。”

    文聘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大王一万步卒,虽然对于官军来太少,但战力与战心却是百倍于官军。只要末将运用得当,指挥明确,未尝不可为大王守住大散关”

    刘范很满意地道“好好好仲业真乃忠勇之士但仲业切记,不论官军如何挑衅,决不可出关迎战,否则必败。”

    文聘道“遵命末将绝不忘大王嘱咐,定坚守不出”

    刘范于是给了文聘调兵的虎符,让他去军中挑选十部兵马。西凉军的一部,就是一千人,十部就是一万人。安排好了大散关之后,正好出使益州的郭嘉也回来了。郭嘉道“拜见大王嘉幸不辱命,今已将益州军退掉大王可无忧矣”

    刘范欣慰地道“郭奉孝果然鬼才以三寸不烂之舌,就为王消退了益州军一路十五万大军,苏秦张仪可比也”

    郭嘉道“大王过奖,嘉只是恪尽职守,为大王分忧尔。”

    刘范道“王倒很好奇,你是以何办法劝退贾龙之军”

    郭嘉狡黠地一笑,微微拱手道“岂不闻隗嚣与公孙述”

    刘范很快就醒悟过来。刘范可是历史系出身,岂会不知道隗嚣与公孙述两人之间的历史郭嘉道“贾龙现在已经决意不插手大王与皇甫嵩之间的大战,屯重兵于阳平关,只有一部不足一万人的步兵现在南郑城,有坐山观虎斗之意。”

    刘范道“能够谋出如此妙计,看来蜀中有高人在啊”

    郭嘉道“贾龙身边确实有两人,一名黄权,一名王累。此二人少谋略而多远见,精于治政而不知兵,晓大势而不知变,不足与嘉、贾先生和田先生相提并论。不过,此二人尚可称为贤士,贾龙有此二人辅佐,倒是颇为麻烦。”

    刘范道“既然贾龙要坐山观虎斗,王就更不能输给皇甫嵩。若是王胜,他自然按兵不动;否则就将西攻武都。”

    郭嘉道“大王明见万里。对了,大王,蜀中有一人名张松,将益州地图暗中送给大王,大概是有了投效之意。”

    一听到张松,刘范就高兴不已。张松是何人他可是密谋让刘备进川的内应,没有张松的里应外合,刘备就不可能进得了西川。如今张松将益州地图献给他,看来西川有望了。刘范道“是何地图快快打开看看”于是郭嘉将地图拿出,刘范展开一看,果然是益州地图。地图上所有的战略要地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而且背面还有注释,十分详尽。

    刘范被地图上的粮仓标识吸引住了。益州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不在话下。在地图上,标注着仓储一百万石的粮仓就有七个之多益州的粮食丰裕,可见一斑。刘范叹息道“益州真乃天府之国凉州一州方圆与益州相仿,而凉州一年产粮不过四五十万石,而益州平时储粮就如此之多,却能产出如此之多粮食,天府之国的称谓真是名副其实啊”

    郭嘉也道“是啊天府之国,是用来比喻八百里秦川的。后来西川之地为人所熟知,天府之国的称谓才被用在西川上。如若大王得了西川,以后就再不必为军粮发愁了。”

    刘范道“别驾张松既然献上地图,当是有意将西川献上。有他在益州中作为内应,西川已经得到大半了。只是如今王还要与皇甫嵩对垒,尚无力征讨西川,殊为可惜。”

    郭嘉道“张松之意,恐怕也是有考验大王之意。若是大王能击溃皇甫嵩所率官军如此之强敌,张松必将不敢二心,一心为大王埋伏于成都城内,益州自当是大王的。”

    刘范道“得对。如今皇甫嵩已经在路上了。他的大军,有骑兵二十三万,步兵三十五万。而我军,大散关只有一万,街亭有步兵九万,轻重骑兵七万五千。恐怕天下再难集结如此雄壮之兵了。这一战,必定是旷世大战诸位可有信心”

    谋臣武将们都道“臣等必尽心尽力,辅佐大王,击溃强敌,匡正天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