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盗世圣手

第二卷小结---与一位朋友的对话 2 第二十七章 将计就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施庆奕转身跪地道“启禀国公爷,我黑旗军一贯奉行除奸党、清君侧、救万民之策,如今奸党已除,君侧已清,万民得救,圣上又正式加封于您,我等使命完成。以后大家再不用腥风血雨,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了,何乐而不为呢”话音未落,下面几位同僚随声附和。

    杨明义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中恼恨这个施庆奕,胸无大志,为一点蝇头利就沾沾自喜。他人包括那几个随声附和的都可以砍了脑袋,拉出去喂狗了

    很快,下面又迅速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派主张黑旗军占得地盘不了,应该见好就收,就此做个富家翁安享余生;一派主张坚决和朝廷干到底,直到推翻大齐,建立大周。杨明义又开始头疼,他忽然很感慨,当年刀光剑影里协力同心的弟兄们都去哪了短暂的安逸就让这帮人变成了天天打嘴仗的长舌妇,无论什么议题,最终都会演变成互相恶毒的谩骂和人身攻击。为了争夺数个州府的管辖权几个昔日弟兄已然反目成仇,这样下去如何了得

    “不要吵了今天就到此为止”杨明义终于忍不住怒喝道。众人都闭了嘴,扯下了为准备动手而挽起的袖子,纷纷躬身施礼退了下去。

    “姜首辅,请留步。”杨明义叫住了慢慢走在最后的一人,这个家伙在两派争吵的过程中一直微闭双眼假寐。

    姜启良停步,转身施礼,道“国公爷心中早有定论,又何必再来询问臣下”

    杨明义微微一愣,笑道“姜首辅何出此言”

    姜启良抬头道“朝廷采取怀柔之策,想让义军互相残杀,坐收渔翁之利,争取喘息之机,国公爷打算置之不理。其实国公爷想错了,大齐风雨飘摇,已不足为虑,倒是将来与国公爷争夺天下的对手倒不可不防。”

    杨明义郑重的起身走下台阶,深深施礼道“愿闻其详。”

    姜启良微微还礼,道“放眼天下,将来最有可能成为我军敌手的当属红巾军。一来是其所占据的位置,沃野千里是大齐的粮仓,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二来他们前不久刚与调往关外的骠骑营交过手,虽然败但没有土崩瓦解,这就很难得。接着他们又把护国军杀得大败,其实力不容觑。虽然我军占的地盘比他们大的多,军事实力仅从人数上讲也是他们的两倍多,但我军却是自起事以来连战连捷,还未遇到过真正强悍的对手。”

    杨明义点点头,道“先生分析的不错,那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姜启良微微一笑,道:“将计就计一方面答应朝廷的条件,归顺招安。以出兵讨伐红巾逆匪为由,狮子大张口向大齐要军饷、钱粮,甚至官造大炮。不给就不出兵另一方面,为我黑旗军将来一统天下做准备,趁机提前消灭潜在对手,此为一箭双雕之举。”

    杨明义蹙眉道“可是我们除了口号不同,原都是起义军。我军突然反戈一击,做了朝廷鹰犬,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姜启良微微笑道“口号都是拿来鼓动人心的,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待我军一统天下,整个天下都是国公爷的,天下人岂不都成了您国公爷的奴才,我们还有必要在乎吗”

    杨明义一躬到地,道“先生高见,甚合我心就依先生之计”

    董林嵩董大人难抑兴奋的心情,几乎一路跑着进了御书房,跪倒叩头道“恭喜圣上,贺喜圣上怀柔之策已发挥作用,实力最强大的一伙匪寇黑旗军已同意归顺我大齐并且应允去剿灭红巾匪寇”。

    “哦,果有此事”皇上激动地起来,绕过了龙书案,伸手接过奏章认真观瞧。看着看着,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不悦道“贪得无厌狮子大开口又是粮饷又是大炮的,这些匪寇都是反复无常的人,给他们官制火炮,他们一旦反目,调转炮口对准我大齐可如何是好”

    董太宰叩首道“圣上明鉴,这些条件皆可谈判协商。匪寇敢漫天要价,我方自当坐地还钱。火炮可以少量拨给,但我朝会派一队军士以指导操作为由,昼夜不离。一旦发现黑旗匪寇异动,当即炸毁,免留后患。”

    年轻的皇帝还是摇头。董太宰只好从地上爬起来,充当起临时心理辅导师的角色,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劝导眼前这位深居宫中,喜欢看朝臣打群架的皇上。深入浅出地陈述了榜样的力量在匪寇中深远的影响意义,为了树立这样的榜样,大齐就是砸锅卖铁,当掉裤子也应全力支持,反正早晚要连带利一起收回。

    犹豫了很久,皇帝陛下终于点头同意。但明确提出,要给招安的黑旗军规定明确的剿匪期限,三个月之内必须剿灭红巾匪寇。董太宰也认为圣上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双方眉来眼去打假球,拖他个十年八载,那大齐当掉裤衩恐怕也难以支撑。

    艰难的双边谈判开始了,从大雪纷飞一直谈到春雨如丝,双方还没有最终达成一致。在双方筋疲力尽的拉锯扯皮过程中,养精蓄锐的红巾军如期发动了春季攻势,一举攻克毗邻的涿州府。

    刚刚上任没多久的涿州郡守大人屁股还没坐热就当了红巾军的俘虏,联想到前任郡守莫名其妙地丢印获罪被朝廷处斩,郡守大人临被行刑前忍不住泪流满面,仰天长叹,口占一绝云

    十年寒窗苦,一刀归尘土。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官

    “啪”的一声,聂芸娘将马鞭重重地拍在桌案上,圆睁杏眼毫不客气地瞪着杨明义问道“你真要拉着弟兄们归顺朝廷”。

    杨明义尴尬地笑了笑,不知该如何作答。身为黑旗军副首领,凭着一身超人的武艺和身先士卒的胆魄,聂芸娘为黑旗军攻城拔寨,立下过汗马功劳。也只有这个娘们,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肆,偏偏他又无可奈何。

    杨明义咽了几口唾沫,斟词酌句地“这个这个只是权宜之计。”

    聂芸娘冷哼道“我还听你答应做朝廷鹰犬,剿灭其他义军老实了吧,这仗谁想打谁打去,我聂芸娘丢不起那人”

    杨明义气的满脸通红,喝道“妇人之见”正待发作,转念一想不成依这娘们的火爆脾气,万一真惹急了,带着手下一帮兄弟抬腿走人那就太得不偿失了马上转脸陪笑道“芸娘,你放心,剿灭几个毛贼哪用得着你亲自出马公自有安排”

    “那好吧,恰好我手下人马刚攻下一座府城没多久,需要休整,告辞。”

    聂芸娘拾起马鞭,双手抱拳,看也不看杨明义一眼,转身离去。

    杨明义望着她离去的背影,面部表情瞬间变幻莫测,咬牙暗想这娘们居功自傲,越来越不把我这个忠国公放在眼里了。姜首辅的对,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早晚我得找机会收拾了这个娘们

    片刻之后,大将冯庸及聂芸娘的堂弟聂世龙登门,齐齐躬身施礼道“国公爷有何吩咐”

    杨明义满脸堆笑道“二位贤弟,我已与大齐钦差商定,即日起我黑旗军改称大齐虎贲营,协助朝廷剿匪。今特委任冯庸为主帅,聂世龙为先锋,率我军十万雄师远赴平州一带剿灭红巾乱匪。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二人齐齐抱拳道“国公爷尽管放心末将定当不辱使命”

    杨明义又特意转脸对聂世龙言道“世龙老弟,你一直在副首领麾下被压制,少有机会建功立业,这次公就给你个机会,望你勉力为之。”

    聂世龙兴奋的面红耳赤,连连施礼道“谢国公爷抬举,世龙定当肝脑涂地,报答国公爷知遇之恩”

    冯庸问“朝廷方面作何支援”

    杨明义答道“大齐朝廷提供一批攻城火炮,并派出数百操炮手随我军进攻,粮草也就近提供,贤弟大可放心只是剿匪期限设为三个月,不可延误。”

    冯庸胸有成竹地抱拳道“国公爷放心,末将以为三个月绰绰有余”

    杨明义蹙眉道“听闻红巾匪寇悍勇异常,首领刘谦几个拜把的弟兄也都能征惯战,你二人万不可轻敌大意”。

    冯庸点头道“国公爷提醒,末将谨铭记于心。只是国公爷别忘了,我黑旗军自起事以来,攻城拔寨,势如破竹,罕有败绩”。

    三人相视大笑,杨明义拍案道“好既然二位贤弟信心十足,公也就放心了。你二人即刻调齐兵马,三日后开拔。公亲自于府城门外为你二人,为我虎贲雄师置酒壮行”

    翟龙彪、关羽、唐万年三人正有有笑的策马并行,商讨着如何夺取下一城池。一名传令兵飞马赶上,气喘吁吁地“三位将军,军师急令全军停止进攻,唐将军留守涿州府;翟将军和关将军率部星夜撤回平州,不得有误”

    翟龙彪奇道“奶奶的,饿了几个月,这才刚开荤,牙缝还没塞满就让退席了究竟出什么事了”

    传令兵苦笑着“的不知,的只管传令。”

    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