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盗世圣手

第二卷小结---与一位朋友的对话 2 第七章 形势所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姑娘被突然从窗外无声无息飞入的一团黑影吓了一跳,转身抓了一把剪刀在手,警惕的望过来。

    关羽右手食指竖在唇上,做了一个“嘘”的手势。一边想着如果姑娘大喊大叫,他应该转身离开呢还是先制住她没想到姑娘除了刚开始被吓了一跳,待看清他时却显得相当镇定,甚至莞尔一笑,露出了两颗洁白的虎牙。

    僵持片刻之后,姑娘先话了“我认得你”

    关羽闻言一愣,他随即笑着“我不是坏人”。

    姑娘闻言咯咯咯的低笑了几声,抬头正色道“深更半夜闯到姐闺房里的也不会是什么好人吧”

    这下轮到关羽彻底尴尬了,他竟一时无言以对。

    摇曳的灯光下,关羽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位姑娘,看上去十六七岁的样子。白白的鸭蛋脸,两道细长的娥眉,尖尖的鼻头。眉宇之间看不出一丝惊慌羞怯,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倒与白天那位山羊胡颇有几分神似。

    又是那位少女率先打破了沉默“我认得你,你不就是白天来找我父亲的那位年轻将军吗”

    关羽鼻尖冒汗,连连摆手道“我哪是什么将军我就是来找你父亲借粮的。”

    “那借到了吗”少女一边一边示意关羽坐到他对面的一个绣墩上。

    关羽毫不客气地坐了上去,顺势翘起了二郎腿。

    “生冒昧,敢问姑娘芳名”

    “民女陈敏儿,敢问将军贵姓”

    “在下姓关名羽字云长。”关羽大咧咧的一抱拳,彻底恢复了常态。

    “家父是有吝啬的毛病,但他心地不坏,他如果不借你你不会为难他吧”陈敏儿眨巴着大眼睛认真的问。

    “怎么会了我不是坏人”。

    陈敏儿闻言放心地点点头,开心的笑了,又露出了两颗虎牙。

    “你的女工做的不错呀”关羽低头看着陈敏儿刚才绣的丝帕,那上面的两条鲤鱼活灵活现,好似随时要跳出来游走似的。

    “你这里有纸和笔吗”关羽忽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陈敏儿疑惑地拿来纸和笔,只见关羽先在纸上笨拙的用毛笔画出了一个布片迎风飘摆的样子,继而又画了一只伸开的手。

    “这个叫披风,这个叫手套。你能帮我做吗做好了给你银子。”

    陈敏儿指着关羽的杰作捂着嘴笑了“披风就是斗篷,我自己就有,哪是你画的这个样子我还以为你画的是风中的尿片呢手套又是个什么怪东西”

    关羽挠了挠头,费尽了口舌才终于让陈敏儿明白了手套的大概样子。

    “好吧,斗篷和手套我帮你做,银子就不要了,我家不缺银子”

    忽然,她脸色一变,可怜巴巴地“你要能常来陪我话就好了自从姐姐被那个老尼姑带走之后,就很少有人陪我来话了。”

    “哦,对了,我听你父亲他有两个女儿,你姐姐怎么了”

    “我姐姐自体弱多病,听人要寄养在寺庙里专心事佛才能长命百岁,后来一个老尼姑就把她从家里领走了,从此她就再也没回来过。”

    又东拉西扯的聊了一会儿,关羽伸头看了看天上的弯月,道“今天时辰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改天我再来看你。”看到陈敏儿脸色一变,关羽马上接着“下次来我多陪你会儿话,给你讲好多好玩的故事,好不好”

    陈敏儿的脸色这才由阴转晴“你下次来斗篷和那个什么什么手套我就帮你做好了”。关羽一跃到窗前,冲陈敏儿做了个鬼脸,一扭身毫无声息地飘落在夜色里。

    第二天闲来无事,早上操练完毕,关羽回到帐篷正准备蒙头再睡个懒觉。忽听到外面马蹄声响,片刻之后崔大奎猫腰急匆匆迈入帐篷,拱手道“启禀统领,昨天那个穆统领回到大营在大头领面前告了一状,你无故打伤自家兄弟,大头领特差人传你回去问话。”

    闻言关羽一跃而起,恼怒地“恶人先告状他不去我还要回去找他理论呢”

    崔大奎脸色一变,忙劝道“兄弟别太生气,毕竟是大头领宣布的开禁七日。你莫要因为这些事伤了与各位兄弟的情谊,再开罪了大头领,就太不值当了”。

    关羽并不答话,径直向外走。“要不要我带几个结拜弟兄和你一道去”崔大奎在背后焦急地问。

    “不用”

    走到门口,关羽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回身对崔大奎“你留在这里协助陈族长筹粮,另外”

    关羽顿了一下,看了眼四周,俯身在崔大奎耳边“保护陈家姐的安全,不要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陈家姐什么陈家姐”崔大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准备再问,却哪里还有关羽的踪影。此时关羽和他的“黑豹”已经留下一路尘烟,飞奔而去。

    回到大营,关羽料理好“黑豹”,便急匆匆地向中军大帐走去。来到大帐门前,对门口的校“烦请兄弟进去通禀一声,骑兵营统领关羽奉命拜见大头领。”

    片刻之后,校出来撩开了帐帘,关羽健步入内。大帐中只有刘谦和石天弓两人,关羽快走几步,躬身大声道“拜见大头领,拜见军师”。

    刘谦抬头看了关羽一眼,不易察觉地摇了摇头,沉声道“关统领,穆统领参你无故打伤自家弟兄,可有此事”

    关羽拱手回道“打伤是真,无故是假”。

    刘谦和石天弓对视一眼,转头道“哦,来听听”。

    关羽后退半步,慷慨陈词“官军一直将我红巾义军称为匪贼,而我红巾义军替天行道,救万民于水火,是为正义之师,良善之师而穆统领假借大头领名义,纵容部下烧杀劫掠,欺压百姓。正好被末将撞上,自然要教训这种污我军威名,陷头领于不义的行为”。

    刘谦又与石天弓交换了一下眼色,面上一副无可奈何、哭笑不得的表情,片刻之后一言不发地朝帐外走去。关羽楞了一下,正要反身去追,衣袖却被石天弓死死拉住。

    “坐,坐,关老弟。”见关羽心有不甘地坐下来,石天弓这才手捋长髯,轻轻叹道“老弟呀,你的没错我与头领何尝不想我红巾军弟兄爱民如子、秋毫无犯。可是你想过没有官军有朝廷按月拨发的饷银,我们有什么雇个长工还得给人家饭吃不是何况咱们这是刀头舔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行当不为混口饱饭吃谁愿意跟着你拼命钱粮从何处来只好弟兄们自己想办法,所谓劫富济贫么当然这中间难免会有人贪多,伤及无辜。但我保证,只要咱们攻下县城,就可以开仓放粮,开官库发银子。那时起,就要整肃军纪,严明法纪,真正做到爱民如子、秋毫无犯了眼前这一时期么,俗话家家有难念的经,我们做兄弟的,也要体谅当大哥的难处”。

    见关羽仍然低着头默不作声,石天弓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大头领一直对你青眼有加,已经不计较你打伤兄弟的事了,年轻人血气方刚,谁没个冲动的时候今晚别走了,大哥特意备下酒宴,与你把酒言欢,共叙兄弟之情”。

    当晚的酒席宴上,只有刘谦、石天弓、关羽三人,大家不约而同地忘了白天的事,只是唠些家常,气氛异常地轻松愉悦。

    从谈话里关羽这才得知,刘谦原来是落第的武举出身,当年数次进京赶考,虽然使得一手牛耳大环刀名震江湖,落了个“神臂一刀刘”的响亮名号,却都因为家境贫寒,没有银子打典考官而名落孙山。回到家乡后原打算断了仕途的念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一辈子。谁料又遇上连年旱灾,或者饿死或者造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石天弓用他自己的话讲是一个落魄穷教书的,寒窗苦读数十载却功名无望,还落得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毛病,感叹读书无用、命运悲催之余也就打算老老实实认命,谁料遇到风起云涌的造反浪潮,一咬牙一跺脚,反他娘的不定一肚子学问能派上用场,打出一片新天地

    酒过三巡,刘谦脸色微红,高叫道“痛快痛快人生在世,快事之一就是与志同道合、想谋一番大事的兄弟们把酒言欢关老弟,我听二弟过,你是弟兄们当中为数不多的对天下大势关心的人。不错,攻下县城只是我们的开始,我们的目标是要放眼天下如果老弟你不嫌弃几位哥哥粗鄙,我等愿与你义结金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以后你就是我们的六弟了你可愿意”。

    关羽闻言大惊,忙起身后退,跪倒于地“愚弟何德何能,承蒙哥哥错爱。今后自当肝脑涂地,与几位哥哥同舟共济”。

    刘、石二人皆面色红润,哈哈大笑,俯身相搀“起来吧六弟,来,我们一起开怀共饮,今夜不醉不归”。

    次日酒醒之后,已是日上三竿。昨晚喝的痛快,今日却头晕脑胀。想起了崔大奎等一干弟兄还在苦等他的消息,既然已与大哥结拜异姓兄弟,干活更不好偷懒。于是一轱辘爬起来,洗漱完毕,打算先去大哥、二哥处道个别,赶回去继续征粮。谁知牵马来到二人账外,分别被帐前的卫兵告知都还没起来,交代卫兵待二位起来后知会一声,便打马扬鞭,出了大营。

    一路无话,快到村口时,只见对面黑压压过来一队骑兵,马上之人各个头扎红巾,为首之人正是翟龙彪。关羽赶忙拨马靠于路旁施礼,翟龙彪也看到了他,哈哈大笑着提马走上前来“恭喜呀关老弟,你算捞着大鱼发财了”。

    关羽一愣,问道“此话怎讲”

    翟龙彪不屑的撇撇嘴“你就别和我装了一百担征粮任务你业已完成,我这就回去找大头领给你报功去”完,哈哈大笑着策马而去,只留下摸不着头脑的关羽在风中凌乱。

    进村之后,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令关羽心里“咯噔”一下,他不由得快马加鞭,心急火燎地向村中心奔去。

    “关统领回来了”。

    手下兵士的叫声关羽充耳不闻,远远他就看到那所大宅门前停放了几辆大车,宅院大门洞开,一群头扎红巾的人出出进进,忙碌地往车上搬运着一袋袋粮食。

    崔大奎看到关羽,表情复杂地迟疑着不敢上前。“这是怎么回事”关羽厉声喝问。

    崔大奎硬着头皮走上前来,结结巴巴地“禀告统领,他不是我们是翟将军”。

    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