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盗世圣手

第二卷小结---与一位朋友的对话 2 第八章 钦差御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送走陈灵儿不久,关羽便组织心腹暗排查逃走的刺客下落,以及探究谁是幕后黑手。。。

    还没有理出任何头绪,他便接到了大楚皇帝刘谦下达的圣旨,命他尽快返回平州,有要事相商。

    关羽带着一批护卫匆匆返回平州,还没顾喘口气,一位笑眯眯的太监便登‘门’拜访,传达了刘谦的口谕,请定北王御书房相见。

    到得御书房,除了刘谦和石天弓,还有一张一脸正直之气的陌生面孔。

    关羽向两位兄长施礼问安后,刘谦笑眯眯地起身来道“六弟风尘仆仆,一路辛苦了!洪泽湖扫‘荡’匪寇,劳苦功高,朕还没来及褒奖你部,却不得不让你再辛苦一趟。来人,给我的六弟赐座看茶,我们坐下来慢慢谈。”

    石天弓手捋长髯望着关羽道“事情是这样的,不久前大齐护国新军在严老将军的统帅下,横扫太平天国,如今已班师回朝了。我们得到大都内线的密报,开‘春’之后,护国新军的下一个目标是我们大楚!若是往前再推个半年,我们是来者不惧的,也有必胜的把握。只是……”。

    到这里,石太宰抬头看了刘谦一眼,刘谦摆了摆手,示意他大胆往下。

    石天弓转回头来接着道“只是六弟你也很清楚,阮武叛‘乱’,使得我红巾义军元气大伤。目前青州方面,你四哥还在招兵买马,新军未成,不足以抵挡大齐的虎狼之师,玄武将军能协助你四哥维持好青州辖区治安不错了,目前更难以‘抽’身。”

    石天弓突然起身来,略显焦灼地俯首来回踱步,片刻之后方停住脚步抬头望着关羽道“目前我大楚能战之师,也是五弟和六弟你们二人统领的手下人马了。即便如此,我军在总兵力明显处于劣势,而对手绝对不容觑,此次决战直接关系到我大楚帝国的生死存亡,必须未雨绸缪。”

    龙书案后的刘谦抬手打断了石天弓的话头,盯着关羽问道“六弟,你我兄弟都不是外人,想来你二哥不我等目前的处境你也心知肚明,不知六弟你有何高见?”。

    关羽低头沉思,大脑飞快地转动,过了一会儿,抬头道“两位兄长所言极是,此战只许胜不能败,万万马虎不得。当下境况,唯有合纵连横,联络其他义军兄弟,共同抗击大齐的虎狼之师。”

    刘谦与石天弓相视一笑,刘谦忍不住击掌赞道“六弟果然聪慧,你我兄弟更是心意相通啊!”。

    石天弓也微微笑道“六弟所言甚和我等心意。我与皇兄及诸位大臣商议已久,也是这个意见。六弟,忘了给你介绍,这位钦差御史名唤李景澄,为人刚直不阿,乃我大楚肱骨之臣。”

    李景澄连忙前两步,对关羽躬身施礼道“微臣给北王爷见礼。”

    关羽连忙还礼道“御史大人不必客套。”

    刘谦满面红光地扶案道“好了,六弟。此次招你前来,便是要你与李御史共同前往西北的马家军,服他们出兵,与我红巾义军联手共同合力推翻大齐,平定天下!”。

    石天弓捋须点头道“太平天国覆灭后,放眼天下,有实力与我们共抗大齐的也只有这偏安一隅的马家军了!次同盟大会,我们倒是与那马茂勋有过一面之缘。不过素闻这个拥兵自重的马大帅脾气倔强,为人孤傲,因此才让两位老弟一一武联手应对。切记,你们此行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大楚未来的国运,万不可等闲视之。”

    刘谦接口道“李御史满腹经纶,关六弟临机善断,相信你二人珠联璧合,此行定不负朕望!”。

    接下来的数日,关羽一直待在平州城,夜晚与两位兄长把酒言欢,白日里与他们商议马茂勋可能接受的条件及各种突发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案、派遣人员的兵力结构配置等等诸多细节。

    当然,白天的讨论每次石太宰都拉来李景澄参与其,关羽看出二哥对这位钦差御史当真是十分的器重。而这位沉稳的钦差御史大多数时候沉默寡言,只是认真聆听几位前辈的分析、判断,偶尔‘插’言往往能一语的,直击要害,让定北王关羽忍不住对他也有几分刮目相看。

    不久之后,远在洪泽湖畔的杜仲年接到圣谕,暂代定北王统帅之位统领三军,加强练兵,同时缓慢向平南王唐万年所部转移,合力构筑防线。

    京城大都的恭亲王府,气氛压抑沉闷。这里的空气仿佛与数日来京城内大街巷欢乐喜庆的气氛有着天壤之别。

    一位大臣哀叹道“我们动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耗时良久集了大量的证据扳倒严世铎,可圣突然给他发了免死金牌,这还怎么弹劾?弹劾了又有个屁用!”。

    恭亲王紧皱双眉,一反常态地闷不做声,一手端起茶碗,姿态优雅地捻动着顶盖。

    一位大臣突然似想明白了什么,前一步施礼道“王爷,会不会是皇早心知肚明,有意放那严老头一马,令我等对他无可奈何?若真是如此,那这位当今圣太可怕了!”。

    恭亲王停下手动作,思片刻,摆手道“不可能!我那皇兄纵然有所猜疑,也断不会了解详情。他护着那老杂‘毛’无非是想让他继续冲锋陷阵,消灭红巾匪寇,早日实现他兴大齐的雄心罢了。”

    一位长着一对吊梢眉的大臣咬牙道“如此来,只有绕过严老头,先拿下董太宰了!”。

    恭亲王抬头道“没错,太宰这个官职至关重要,必须换成我们自己人才可放心!是时候动手了。”

    这一年京城大都的第一场雪,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更早了一些。

    这日例行朝会,众人议事已毕,龙椅的李弘基正准备抬手示意太监宣布退朝,臣行列忽然走出一人,疾步前跪倒施礼道“臣有要事,冒死斗胆启奏吾皇。”

    李弘基微微一愣,缓缓道“朝堂之,爱卿尽可直言。”

    那位大臣再次叩首之后毅然道“此事事关重大,此前不敢送奏折,只怕落入‘奸’人之手,阻塞圣听。今日微臣冒死弹劾当朝太宰董林嵩贪赃枉法,买官卖官,残害忠良,勾结妖人,‘私’设江湖太学院,大肆敛财,图谋不轨!”。

    完,他爬起身来,将手厚厚的一摞奏章递‘交’当值太监,转呈圣御览。

    朝堂之,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一片哗然。

    “轰隆隆”又有十数位大臣出列,齐刷刷跪倒在地表示附议。

    李弘基双眉紧锁,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低头看着太监捧过来的奏章。

    董太宰被‘逼’急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出班跪倒,大叫道“圣,微臣冤枉啊!那个什么江湖太学院,臣闻所未闻,何来勾结妖人,大肆敛财之?分明是蓄意陷害!”。

    “轰隆隆”旁边又跪倒十多位大臣,口口声声请求圣主持公道,为太宰伸冤,严惩恶意诽谤者。

    李弘基扔掉手奏章,起身怒喝道“够了!董太宰,你枉杀忠良,‘逼’反同州守军;利用手权力,在朝臣安‘插’嫡系亲信;个月你为令堂大摆寿宴,除了珍玩字画,仅纹银收受了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八两。这些也全都是假的吗?”。

    闻言太宰董林嵩体若筛糠,大汗淋漓,瘫倒在地,一时竟然不出话来。

    刚刚那一伙振臂高呼,要为董太宰伸冤昭雪的大臣们此时也集体变了哑巴,每个人的脸都红一块紫一块,恨不得立马找个地缝钻进去。

    片刻之后,稍稍缓过劲来的董太宰爬起身来,撅着屁股连连叩头。

    待再次抬起头来,他圆睁双眼,抱定了鱼死破的决心大声道“圣明鉴,臣殚‘精’竭虑,一心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难免会遭‘奸’人陷害!目前臣已查明,那恭亲王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收买朝大臣,意图弑君篡位!证据确凿,不容其抵赖!”。

    像空突然响起一个炸雷,朝堂之,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李弘基倒吸一口凉气,‘胸’膛如同被一只无形的重拳击一般,倒退了两步方才稳,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片刻之后,李弘基勃然大怒,面红耳赤地挥手斥道“大胆董林嵩,你死到临头还敢血口喷人!来呀,将其押入刑部死牢,所有家产即刻罚没充公!”。

    浑身颤抖的董林嵩涕泪横流,挣扎着高呼道“圣明鉴啊,微臣句句实言,手确有恭亲王谋反的凿凿铁证,您不可不察,不可不防啊!”。

    被强拖下去的董太宰嘴巴很快被堵了。

    深夜,刑部大牢之,一身囚服,头发蓬‘乱’,面容憔悴的董林嵩暗自神伤,他后悔动手晚了,被恭亲王抢了先手。他痛恨大齐皇帝李弘基,偏听偏信。他甚至开始后悔当初费尽心机,干掉吏部尚书汪国荃,爬这太宰之位,虽然也曾风光一时,可当真是伴君如伴虎,如今……

    “董大人,董大人”一阵低沉的叫声将他从沉思唤醒。

    董林嵩抬头一看,面前竟然是满脸皱纹,微笑不语的大内总管郑德才。

    董林嵩像遇到救星一般急忙跪爬几步,双手紧紧抓着铁栏杆喜形于‘色’道“郑公公,您怎么来了?”。

    郑德才弯腰点头微笑道“董大人,是圣让老奴来看看你。”

    董林嵩老泪,感‘激’涕零。他退后一步,伏地连连叩首,同时深深为刚才自己大逆不道的想法感到惭愧。是呀,当今圣是一代明君,我怎么能错怪他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