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日不落

《我的日不落》正文 第十八章 一锅杂烩的意大利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告别贝本后,李维与他约定,傍晚在贫民区的教堂碰面。

    想着那子走时候的囧样,一手提着裤子,一手遮挡着下身,裤裆里滴滴的往下掉着液体,走一路,洒一路,李维都想笑的要死。

    虽然欲盖弥彰,但用贝本的话说,如果被人看到了,那他在玛丽姐面前,将会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至于这遮挡的效果如何吗?李维不多做评价。

    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李维也不会完全信任贝本,虽然他背叛的可能性很。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所以李维决定,中午就去教堂那里踩点,找一个视线好的地方,看看贝本是否会如约,一个人前来。

    没有问题最好,如果有人提前在教堂周围布下陷阱,或是有人跟着他,尾随而来。

    那李维大不了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事后择机再图报复。

    对于背叛,李维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大度之人。

    …………

    慢悠悠的迈着步子,李维跟随着脑海中的记忆,穿梭在这400年前的城市巷道中。

    没有广告,没有破旧的电线杆,没有晚生优生,幸福一生的劣质标语。

    只有两边低矮破旧的罗马式房屋,坑坑洼洼的土路,和那一滩滩发臭的污水,以及地雷般遍布的一坨坨大便。

    抬头仰望,早上湛蓝清澈的天空中,朵朵白云飘过。

    站在位与坡地的贫民区内,向着远方望去,身下是一片片黄绿交错的农田,而农田的远方,在那位于罗马七丘之上。

    一座座教堂拔地而起,高耸的钟楼下,铺满红色瓦片的罗马式穹顶,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金子般的光芒。

    微微凝神倾听,那遥远的,仿佛来自天国的悠扬钟声,依稀在耳边缭绕,

    白云之下,钟声连绵,浓厚的异国风情,好像画卷般在李维面前展开。

    新与旧,彩色与黑白。

    行走其中,仿佛身处历史中一样,别样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就是自己将来一段时间,所要生活的地方,感觉还不错,呵呵,400年啊!不知道是否还有回家的那天,但至少,我和佳人还活着,并且要活的更好!!”

    默默的,李维在心中许下一个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将一切安顿妥当后,周游整个世界。

    到一到佛罗伦萨的广场,坐一坐威尼斯的木舟,深入法兰西的哥特城堡,看一看英格兰的田园风光,体会一下瑞士那童话般的景色,甚至是挪威的北国风光。

    这还仅仅只是欧洲。

    中亚的草原,非洲的沙漠,美洲新大陆那辽阔的土地,白帆纵横的加勒比海,甚至于那遥远的东方,那长江,那黄河,那生养自己的地方。

    世界是如此之大,自己却如此渺,如果想要用脚步丈量这个世界,李维觉得那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的一切,都要从这座永恒之城——罗马,开始。

    但不管将来如何,眼前最重要的,是解决肚子的抗议。

    摸了摸干瘪的肚皮,李维满脸苦笑。

    ………………

    一晚上担惊受怕,神经紧绷,外加滴水未进,李维从来没有感觉到,饥饿是如此痛苦。

    紧了紧身上泛着一股酸味的头蓬,李维继续沿着蛛般的巷行走。

    李维不认识路,脑海中也没有这里的记忆,毕竟高贵的红衣主教罗伯大人,怎么可能熟悉这遍布污秽的贫民区呢。

    但没关系,作为一个聪明人,李维自然有着他的办法,那就是朝着人多的地方走,准没错。

    加快脚步,李维对着巷道前方的出口奔去,看那里人来人往的样子,应该是贫民区里的主要街道,那里应该有卖吃的。

    下坡路那是跑的飞快啊,根本停都停不下来,夜里时还不觉得,毕竟一是天黑,二是走上坡路。

    但一到白天就会发现,所有的建筑与巷道,都是微微倾斜的。

    ……………

    不过十几秒的时间,李维好像撞开了一层薄膜,走入了另一个世界。

    霎时间,人声鼎沸,车轮滚滚,争吵和叫卖连绵不绝。

    只是……这些是意大利人吗?

    高的,矮的,苍白皮肤的,棕黄皮肤的,这里的人虽然大都衣着破旧,同操地道的罗马口音,但跟李维印象中的欧洲人,跟本不一样。

    你有见过矮的跟树墩一样,皮肤黑褐,头发焦黄的欧洲人吗?

    你有见过身高一米八,一头卷曲的黑发,瞳孔深色,皮肤棕黄发亮,如同橄榄油般的欧洲人吗?

    除了鼻梁高挺,眼窝深邃外,这跟李维记忆中的欧洲人,跟本就是两个品种。

    “尼玛,欧洲人不是标准的金发碧眼,身材健硕高大,皮肤白皙中透着血管的青色吗,这除了鼻梁和眼窝外,哪点像欧洲人了,我了个次奥的。”

    这时,就在李维满脸呆滞,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时候,三个穿着破旧蓬蓬裙的女人,声说着八卦从李维边走过。

    看着她们,李维觉得自己又从新找回了自信。

    没错!这三个女人虽然身材走形,腰如水桶,满脸都是俗气无比的装扮,但她们的皮肤白皙,除去一个是棕色的头发,外加深色瞳孔外。

    另两个都是金色的卷发,以及碧蓝如猫眼的瞳孔,这一切,完全符合李维都欧洲人的标准。

    金发碧眼,皮肤白皙,没错,这才是真正的欧洲人!!

    但好像作对一样,随着李维的思维,那些罗伯主教原本沉寂的记忆片段,重新开始浮现。

    一幕幕画面,如同幻灯片般在李维脑海中划过,以“人种”这个词汇为中心,辅以肤色,瞳孔,发色为标准。

    罗伯主教这个老色鬼,知道的,了解的,听过的,看过的,甚至与亲身体验过的,所有信息都开始浮现。

    而在李维没有注意到的地方,那个如同火焰般燃烧的血色5,静悄悄的变成了……4。

    “我的,原来是这样的,老色鬼真不愧是被称为移动图书馆,活着的基督典籍,管辖梵蒂冈大图书馆的枢机主教,就是知道的多啊,渍渍!!”

    思索着脑海中那犹如亲身体验过的记忆,李维这才知道了,为什么这的“欧洲人”张这幅样子,而这一切都要从意大利人这个词汇说起。

    其实后世的意大利人,在这个时代是压根不存在的,“意大利”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名称。

    后世的意大利主体,此时亚平宁半岛上,各种国家林立,教皇国,威尼斯共和国,米兰公国,佛罗伦萨公国,撒丁王国。

    以及被此时西班牙帝国所占据的萨丁尼亚岛(撒丁岛),西西里岛,罗马南部地区,包括那不勒斯,巴里在内的,所有南部领土。

    外加各种不点的候国,伯国在内,整个意大利半岛的地图看上去,花花绿绿的,跟快破布一样。

    真正曾经统一亚平宁半岛的,只有当年的罗马帝国和罗马人。

    罗马人肯定是意大利的祖先,但这其中有个问题,也是梵蒂冈天主教会一直所不想提起的,那就是混种。

    罗马人的发祥地,是罗马周围的拉丁姆地区,从这里出发,他们首先征服罗马,继而统一整个意大利,但在这时候,古罗马人的成分,已经是很复杂了。

    因为公元前的意大利,各个地区的原住民并不是同一个民族,不过这也好说,既然被征服了,那大家都叫罗马人算了,好歹都是地中海人种,大家长的也都大差不差。

    “蒙古人”不也是这样产生的吗。

    到了凯撒时期,因为征服高卢,也就是现在的法国南部地区,罗马人这个概念中,又混入了大量的凯尔特人。

    然而!!

    到了“民族大迁徙”的时代,那可就惨了,惨到姥姥家了,那是一个空前混乱不堪,非常动荡不安的大时代,罗马先是遭受到了匈奴人的蹂躏,没错!最著名的就是阿提拉那个混蛋,屠夫,暴君。

    接着又是东方的“蛮族”大举入侵,其中要算日尔曼人最为,分期分批的,一次又一次蹂躏着整个意大利半岛。

    接着日耳曼人的各种分支民族,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等等等等,这些现在早以消失的民族,在那个年代,可是气焰嚣张的蜂拥而来,罗马帝国就在样的蛮族入侵中,轰然倒塌。

    在其中,最后进入意大利的伦巴第人,却牢牢的留在了意大利北部,而不像其他日耳曼人那样,昙花一现。

    不过这也为现在的佛罗伦萨地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至于人家“当地人”到底想不想要,那就由不得他们做主了,毕竟生活就像强奸一样啊,呵呵。

    然而这一切还远远没完,紧随蛮族入侵的,就是来自南方的危险,南方啊,真是一个被罗马人诅咒的地方,在当年罗马很是幼的时候。

    世界通史上的著名统帅,被后世欧洲人誉为欧罗巴“军神”的汉尼拔,就率领迦太基的大军,翻越阿尔卑斯雪山,长驱直入,差点,就差那么一丁点,就灭亡了罗马城。

    而这次,却是阿拉伯人建立的萨拉森帝国,四面出击,手捧古兰经,背靠星月旗的穆斯林就是牛逼啊,一手持剑,一手持典,横扫整个西亚,北非,彻底灭绝埃及的原始信仰,兵锋直指欧罗巴。

    不过多亏了横空出世的查理曼大帝,在西线将阿拉伯人,挡在了比利牛斯山脉之外,也就是法国和西班牙的天然分界线。

    而在东线,罗马帝国的延续,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借助秘密武器“希腊火”以及海军的优势,对背扛星月旗的穆斯林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终于保住了当时欧洲的精神之都——君士坦丁堡。

    而在十字架与星月旗交锋的中线,虽然奋力抗争,但终究处于下风,最终结果的意大利的南部地区,包括马耳他岛在内的大片领土,渗入了不少异教的阿拉伯血脉。

    而之后的历史,就是大名鼎鼎,毁誉参半的圣战——十字军东征了。

    时光流逝,历史更迭,意大利半岛的威胁,又重新回到了东方和北方。

    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西班牙帝国,与穆斯林的老大,奥斯曼帝国,又开始了对意大利半岛,长达几个世纪的争夺。

    这时候的奥斯曼,正是气焰嚣张的时候,欧洲病夫的称号还要在等上400年,哪怕到了现在的17世纪,165年,奥斯曼虽有疲态,但仍然是压在欧洲脑袋上的阴云。

    虽然两者的主要战场是在巴尔干,但意大利难免城门失火啊,虽然有着匈牙利在地理上作为缓冲,土耳其人没有直接入侵到意大利本土,只和现在盛极一时的威尼斯共和国频频交手。

    战场大多只在巴尔干半岛,和亚德里亚海,突厥人的血统险险没有进入意大利。

    但穆斯林的最前沿,波斯尼亚已经紧挨威尼斯,北边还有虎视眈眈的奥地利人,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南部斯拉夫人,和南部日耳曼人血统,就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北部意大利。

    虽然只是淡淡的,嗯!就是淡淡的。

    而在之后,意大利人血统就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一直到李维原来所处的后世近代。

    所以才会有了李维看到的那一幕,混杂了凯尔特人,日耳曼人,以及其他大量乱七八糟血统的意大利人,就成了现在的一锅杂烩。

    不过意大利人的主体,还是欧罗巴的地中海人种,就是那种皮肤如橄榄油般的黄色,头发棕黑曲卷,鼻梁高挺,眼窝深邃,瞳孔深色的人种。

    除了高鼻梁,深眼窝和头发不太卷曲外,意大利人就是同样的黑头发,同样的深色瞳孔,同样的棕黄皮肤,看上去和李维这个东方人……

    大差不差!!

    ………………………………………………

    s:第二更重于码完了。

    写这章如同重温了整个欧洲的大略历史,所以说,意大利人的血统,就是一部欧洲通史啊。

    注1:金发碧眼白皮肤,这在古罗马时代,妥妥就是蛮族代名词,血统纯正的拉丁裔根本不长这样。

    那时包括希腊城邦,意大利半岛,还有其他的地中海人种,才是文明社会的主流。

    渍渍,这可真是世事无常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