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诸天侠骨一点香

《诸天侠骨一点香》正文 第六章 定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曹操骑着爪黄飞电立于山边一处高岗之上,目送麾下精锐之师滚滚向前,碾过辽阔平原。望着阵中旌旗林立,心中豪气难以言表,不禁想作诗一首,与在许都同那些士大夫虚以委蛇相比,曹操更喜欢这样统帅千军征讨四方的感觉,大丈夫当如斯。此时在曹操身后,众星拱月般并列着几十骑,谋臣如郭嘉、贾诩、董昭等,猛将如夏侯惇、曹仁、乐进、徐晃、张辽等,皆一时之豪杰。

    曹操挥起马鞭指向远方,目光尽显睥睨之色,对身后诸将说道:“刘备织席贩履之辈,昔日我与他青梅赏酒,以其为当世英雄,欲招入麾下,哪知他却不识时务,犯我徐州之地。今我大军已然压境,却未见备军前哨,如此沽名钓誉之徒,焉有不扫除之理?”

    夏侯惇因被吕布伤了一目,原本就凶神恶煞的脸庞,更添几份狰狞,好似一尊魔神,他是曹操心腹爱将,又是本家,此时当仁不让地说道:“我愿领一军先行,为主公取下刘备首级!”

    “元让将军不必着急,”曹操未有回应,反倒是贾诩站了出来,夏侯惇的话曹操不便回复,贾诩察言观色,刚好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今主公起精兵两万,正是要一鼓作气拿下徐州,将军智勇双全,只要破了城池,便是最大的功劳,一个小小的刘备,反倒不足挂齿。”

    张辽在徐州呆过一段时间,熟知徐州事务,从出兵时就一直抱有疑问,忍耐许久还是问了出来:“刘备久居徐州,又善于收揽人心,徐州之人多有投奔,况且下邳城池坚固,又有小沛引以为援,恐短期内难以成功。不知主公有何良策?”

    “文远真乃诚实之人,”曹操闻言,哈哈大笑,他回头扫视了一圈手下爱将,停顿片刻,方继续说道:“想必诸将多有疑问,殊不知‘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刘备势弱,我若驱大军前来,一则容易暴露行军,二则刘备避不敢战,缩守城郭,反倒于我不利。今我军精兵简行,出其不意,而后分兵而进,围点打援,则胜券在握。”

    “主公英明。”众将闻言皆高声赞叹,唯有郭嘉笑而不语,曹操心下奇怪,却不在意,问道:“奉孝有何见解?”

    “主公,嘉适才望着这天边云彩,飘忽不定,化作许多形状,看得有趣,偶有所得。正所谓兵不厌诈,刘备久历战事,亦非浪得虚名,今距沛县不足百里,却未见其哨,恐怕是已知我军行踪,故意装作不防,等待时机。”

    郭嘉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样,总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曹操初始不以为意,却越听越心惊。他本是多疑之人,以己度人,更觉得郭嘉说得有道理,也不在乎在众将前丢了面子,遂求教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岂不是前功尽弃?想必奉孝已有良策,请不吝赐教。”

    郭嘉对权力没有什么欲望,之所以出山,只想在这个乱世一展抱负,做周之子牙、汉之子房,更喜欢在这种大场面展示本领的感觉,曹操的请教正对他的胃口。此时他智珠在握,指点江山道:“刘备空有关张之勇,却无长久之计,只会耍弄一些拙劣的计谋,难成大事。岂不知‘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今主公携大势而来,刘备既已知晓,就该早早收缩防守,拖延战事,等待袁绍呼应,方有一线胜机。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妄图火中取栗,我便教他偷鸡不成蚀把米!”

    天刚刚暗下来,沛县城内,袁买昼夜兼程之后,终于见到了那位传闻中的皇室宗亲。

    一间简陋的营房内,营火“噗呲噗呲”地烧着,刘备坐在一张小板凳上,读着沮授给他的书信,背后站着面无表情的张飞,袁买顺着火光看去,只见刘备似邻家大叔一般,给人亲近之感,身材宽厚,双目深邃,面带福相。

    “贤侄辛苦了,回去以后,代我向你父亲问候一声。”刘备看完来信,如长辈般望着袁买,他没想到袁绍不但这么支持自己,还派了儿子前来送信,心中不免有些感动,“就在贤侄到来之前,备也刚刚得知曹军踪迹,曹操亲率精锐步骑二万之众,来势汹汹。敌众我寡,然而曹操胁迫天子,祸乱朝廷,备作为刘氏子孙,责无旁贷,即便是以卵击石,也要试上一试。”

    袁买吃了一惊,刘备的反应,竟完全在沮授的预料中,出发前沮授已嘱咐他,刘备外表谦逊忠厚,内心包藏大志,决非软弱之人,只要有一丝机会,必不会选择退让,让他务必劝阻。

    但袁买本不善说辞,又与刘备初识,只好硬着头皮劝道:“玄德公是我的长辈,原本作为晚辈不该插嘴,但现在正是军情紧要关头,请玄德公听我一言。”

    “临行之前,沮授先生曾有言于我,袁曹之争将会决定未来天下局势,袁刘结盟,两面夹击,是曹操最大的心病。曹操败,玄德公可坐徐望兖,又可恭迎天子,汉室亲王可期;曹操胜,则天下之大,几无玄德公栖身之地。如今之计,退守下邳,保存力量,方为上策,不应让曹操计谋得逞,玄德公久历四方,想必能明白其中道理,望三思而行。”

    刘备看着袁买畅所欲言,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他出身微末,不像那些豪族士子,轻轻松松便有一展抱负的舞台,只得一点一点地积累名声,想尽各种办法结交名士豪杰。然而这个世道依旧是名门望族的世道,无论曹操还是袁绍,他恐怕这辈子都只能仰望了,既然这样,他现在拥有的这点基业又有什么放不下的,不如搏一回,看看命运更看重谁!

    想到此处,刘备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到袁买旁,拍了拍袁买的肩膀,说道:“贤侄好意,备心领了,昔日高祖数败于项羽,而从未放弃,最终亥下一战成功。备虽远远不及高祖,却也不辞一战。曹军远道而来,兵马疲惫,又自以为隐蔽,想必疏于防备,今夜我欲领三千丹阳精卒,袭取曹营。贤侄可留在营中稍事休息,待我得胜而归,再好好为你接风洗尘!”

    说完,不等袁买回应,刘备匆匆跨出营房,张飞斜了一眼,便紧随其后,只留下袁买一个人在屋内,对着刘备远去的身影,唏嘘不已。

    深夜,崔琰匆匆走在一条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两侧是茂密的树丛,稀稀疏疏的树枝不时探出头来,遮挡前路,恼人得很,幸有月光透过树丛缝隙洒下来,照出了脚印踩踏过的痕迹,方不至于迷路。崔琰神情凝重,顾不得周遭干扰,低着头一直向前,走了大概好几里,忽然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一片开阔地,几间简易的屋院坐落其中,居中的一间屋子内,正闪烁着灯火。

    崔琰见状又加紧了步伐,上前敲开门,走进屋,只见屋内约摸一丈半见方,两侧墙边都立着高高的书柜,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一排排书册,正对面有一张大书桌,上面也挤满了书简,一盏将将溢出油脂的灯放在桌角边缘,此时一位白须布衣老者正坐在桌前安静地读着书,他眉头微锁,口中呢喃,又时不时地在一侧的竹简上记点什么,神情专注至极,全然没有注意到有客人的到来。

    接过仆人送上的茶水,崔琰却并没有心情喝茶,先放在一边,看老人还在专心读书,欲言又止,反反复复之后,最终还是忍不住打扰道:“老师?”

    “嗯?”老人抬起头来,与寻常老头无异,脸上已然布满皱纹,却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明亮透彻不带丝毫浑浊,格外引人注目,他见到崔琰,也不吃惊,反而打趣道:“季珪身居要职,公务繁忙,怎么还大老远来看望我这个糟老头子了?”

    崔琰乃河北名士,现在袁绍帐下公务,为人正直,气度威仪,他先是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紧接着地说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昔日我为袁公举荐人才,不料却连累老师迁居冀州,打扰了老师的研修,已是不孝,琰心中一直愧疚不已,只是国家大事在前,不得不做出选择。今天又来打扰,实有一事烦请老师解惑。”

    老人刚抬起的目光又继续低下,津津有味地读着书简,随口回道:“季珪腹有良策、包藏宇宙,乃国之栋梁。老夫年逾七旬,行将朽木,都是老糊涂了,哪里还能给你解什么惑?不过,到底是比平常人多吃了些盐,有什么事就拿出来说吧,一起乐呵乐呵也好。”

    崔琰见老人豁达,心头稍一松,继续说道:“琰自跟随袁公以后,谨记老师的教诲,励精图治,深耕细作,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如今北方安定,民生复苏,一派繁荣景象,本待汇聚民心,行王道之事。然而近日,袁公决议与曹操决战,学生屡次劝阻未能成功。眼看大战又起,天下动荡,心中不免苦闷,又无解决办法,只好前来向老师求助。”

    老人闻言,深深地看了崔琰一眼,瞳孔之中好似映出了整个天地,他终于放下手中书简,背着手缓缓走到窗边。望见夜空中皓月星辰交相辉映,化作一道道华光洒落山间,明暗相承,美仑美仑,淡淡一笑问道:“季珪以为袁绍和曹操是怎样的人?”

    “二人皆当世英雄,然而袁公气度更甚,虚怀若谷,又兼四世三公,士人所向,大势所趋,乃是匡扶汉室的最佳人选。”

    崔琰不解其意,只好把心中所想诚实道出。

    “世人愚钝,就连像荀文若那样天资卓越之人,也是如你这般看待袁绍一样,看待曹操的吧,”老人依旧望着窗外,眼神中不起一丝波澜,心中更是如大道般平坦无物,“然而庙宇之争,连神灵都无法知晓,又有谁能够完全看得清楚天下大事呢。你看这外边的月亮,由商汤灭夏,及周武伐商,至秦皇汉祖一统四海,浩浩千年,何曾有过变化?然而日月也须应时而落,应时而出,何况凡人乎?”

    “万物皆有神灵,无神则体衰气散,如今汉室旧神既灭,则新神将出,作为修行之人,千万别让世间的表象蒙蔽了自己的神灵。恪守理念,教诲四方,方为儒门大道,有些东西是强求不来的。这些年来我反复阅读典籍,深感先贤们的智慧卓绝,浩瀚如渊,战战兢兢做了些注释,却总不能满意。如梦如幻间,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油尽灯枯。季珪既是汉臣,也是天下人之臣,当为天下计,春秋交替乃世之常情,又何须烦恼?”

    崔琰知老人早已超脱世俗境界,不拘一世,一身修为更是深不可测,但他生平志向在此,努力至今,怎可轻言放弃。

    “汉室微弱,四方强盛,正是华夏分崩离析的前兆,琰为汉民,岂可坐而待毙。如今袁公经营有道,自统一北方以来,恢复生产,鼓励农商,团结士绅,四州基业蒸蒸日上,眼看就能结束乱世。然而这场战场胜负实在难以预料,一旦失败则前功尽弃,既然战端已经无法避免,学生只好全力以赴打赢这场仗,掐灭祸乱源头,希望老师能助我一臂之力!”

    说完,崔琰迅速走到老人身后,朝着老人深深地稽首跪拜,久久不起。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