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大宋仙事

《大宋仙事》正文 第三十七章 正邪一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紫云庵,位于南宁城边缘一处人口不多的村镇上。

    这个村有个名字,悟空。

    不知道是取此村名的人出于什么目的,总之这个村子里的所有人全都信佛,上至百八十岁的老人,下至摸爬玩泥的小儿。

    悟者,觉也。

    空者,盲也,洞也,广大,无为也。

    佛法里的空是一种境界,引人入定的某种层次,达到一定境界便是空。空不是没有,而是存在于思维中无法呈现却又真实存在的一种东西。

    空不是空洞,不是不想,而是以思考去感悟它。

    通常,人在睡熟后会进入一种忘我非我的境界,这种境界便是空的一个层次,只有超越了空这个层次,人才会升华,才会步入另一个比之空还要高深的境界。

    佛家有空观,用心灵去看待世间万物,用耳目去体会所看到的万事万物,在事物运转的同时通过本身的感悟进行分解。

    任何一件正确的事情里,只要去分解,总会有错误的地方。

    反之,一个杀人狂,如果用佛家的空观去理解,他也有对的地方。

    所谓,正邪一体。

    道家将其称之为阴与阳。阴阳互转,才能衍化世间百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的反面是错误,错误的对面是变数。

    阴阳互转后便会产生能量,道家把这种能量称之为周天之气,简称灵气。

    灵气来自于世间万物本体属性发散出的能量,通过这种能量他们才能自衍生息大道,周而复始的循环在宇宙中。

    所以佛家与道家在看待生与死的问题上最终的走向是一样的,只是在分解当中有不同的含义。

    佛家认为死后,便是人进入另一境界的始因,死便是开始,生是为了死而存在。就这是因果的本意。

    道家认为死后,人会随着肉体的覆灭,灵魂归于地府,通过阳世吸收灵气的多少来判决下一世的福寿禄。而灵气的由来便是活在阳世时所行善恶之举,这一点与佛家是相通的。

    既然万事万物需要靠灵气来维持,那么灵气来自何处?

    灵气便是天地造化的思维产生的能量。

    在我们以人的思维看待山川河流时,我们是感受不到山川河流正在以同样的眼神看待我们,当二者间产生共鸣时,便是道家所讲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如登云端。

    修道便是通过自己参悟出的天道与万物参悟出的天道进行交流。

    能对上,便是道成,没对上,便无缘大道。

    有了上面的理解,悟空这一名字便不是随便找个人起的。

    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想到这一层面,或者说村中起这名字的人,不是佛家高僧,便是道家真神。

    苏元御剑落到紫云庵山门外,由于紫云庵是建在南宁城边缘地带,所以这里的景致很是秀美,与当初赵雯雯选择在姑苏东山假扮山贼时的场景有所相似。

    人心不定,如何参佛。

    苏元心中一喜,赵雯雯能选择这座寺庙出家做尼姑,想必也是经过一番思虑的。

    或许是她还抱有一丝希望,希望有一天苏元能找到这里把她带走。

    山门不高,与当日的玉清宗门有天埌之别。

    苏元抬头观望星辰估测时辰,此时寅时刚到,正是黎明前最为黑暗时刻。既然是佛门重地,便由不得苏元鲁莽。

    假若寺庙都是和尚,闯了也就罢了,但眼前的紫云庵是个尼姑修行的地方,容不得苏元在此放肆。

    等待是漫长的,尤其是不知对方是何心意的情况下。

    寅时末刻。

    一个小僧尼开门扫地,见山门口坐着一年青男子,上前合掌询问。

    “阿弥陀佛,贫尼慧净,敢问施主所求何事?”

    苏元正在思考一会见了赵雯雯如何说起,忽听背后传来一女尼声音。

    “在下苏元向慧净小师太打听个人!”苏元转身合掌回礼。

    “不知苏施主要打听何人?”慧净合十双掌有些疑惑。

    苏元一时间竟不知何处问起,皱眉思虑后方才说道“二个多月前是否有一容貌秀美的小姐来此出家为尼?”

    慧净眉宇微皱,脸色有些不太自然,在上下打量苏元后这才发问。

    “不知苏施主所问的女子芳龄几许?有何特征?”

    苏元眉头再皱。难道说二个月前不只一个女子来此出家为尼?

    “十六七岁,体形纤瘦,左边眉心有颗不大的红痣,除此之外脸上白洁如玉没有瑕疵。”苏元回忆后说道。

    “苏施主你还是去别处问问吧,这庵里没有你要找的人。”慧净没等苏元再度开口,便一口回绝。

    苏元很想发火,他已经猜到对方是在打发他,眼前这个小师太年龄不大却生了一副寡妇相,好在出家做了尼姑,要不然不知谁家的男人会倒霉。

    虽是佛门重地,夜晚之所以没有擅闯一方面是对佛菩萨的敬重,一方面是因为庵里住的都是女尼,所以苏元无奈之下才在山门外苦等一个时辰。

    但此刻天已大亮,早课也已结束,苏元也已礼貌对待,此时便是入寺找人又有何不妥?无论是寺庙还是尼姑庵不就是供人烧香拜佛的吗!

    “你,你不能进去。”慧净没想到苏元会突然撇开她冲进山门。

    苏元没有停下,心中暗骂,原来这慧净也是个半路出家的尼姑,哪里有寺庙不让进的道理,这里面定有玄机。

    由于紫云庵并不大,苏元进了山门没走多远就见到一座庵堂,一个老尼自庵堂里朝他走来。

    “阿弥陀佛,施主请留步。”老尼六十多岁,气息内敛是个紫气高手。

    苏元止步,开口说道。“既然是寺庙,为何不让香客进去?”

    “这里是紫云庵只供女施主祈福,男施主不可进入。”老尼和气说道。

    人家说的没错,这里是尼姑庵,不是男人可以随便出入的,还好没有硬闯不然就麻烦了。

    “在下向师太打听一个人。”

    苏元正欲描述赵雯雯的特征,就听老尼说道。“你要找的人已入我空门剃度为尼,与尘世再无瓜葛,你走吧,她是不会见你的。”

    “她真的剃度做了尼姑?”本来以为赵雯雯只是做个样子,带发修行,到佛门清净地修身养性等自己找来,没想到她真的做了尼姑。

    晴天霹雳。

    苏元只觉心里一凉,浑身无力。

    她是在惩罚自己啊!

    “雯雯”苏元仰天长吼,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庵堂后院的一间禅房内,赵雯雯双目含泪,放下手中的针线,将一件灰色纳衣叠好放在床铺上,起身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

    “对不起,我现在还不能见你。”赵雯雯捂住左脸,上面是一道深及入骨的刀痕,整张脸犹如被切开一样,触目惊心,如果苏元看到了一定会发疯。

    为了让金国苏秀才死心,也为了大宋与金国能友好下去,赵雯雯让身边的侍卫拿刀对着自己的脸砍了一刀。

    这一刀险些要了她的命,好在遇到了绝情师太。

    只有毁容婚约才能取消,金国才不会把仇恨记在大宋子民的身上。可惜赵雯雯用心良苦,并没有换来和平共处,反倒加速了金兵对大宋的侵略。

    “师父,他走了吗?”赵雯雯见绝情师太进屋,忙是起身迎了上去。

    “阿弥陀佛,苏施主对你一往情深,得知你遁入空门,无不悲伤,你当早日养好伤口与他见面。”绝情摇头苦叹。“情字难了尘世果,千年修业一念深。”

    “师父我”赵雯雯捂住自己的左脸,泪流满面。

    “明日为师便带你下山寻找驻颜灵丹,你无需忧伤。”绝情师太不忍自己的徒弟因情所伤。

    赵雯雯哭着说道“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驻颜灵丹,就是皇宫御用的凝脂粉也只是对表面进行处理,这么深的伤口我恐怕一辈子也见不到他了。”

    “他若有心,你纵然变成老妖婆,他也不会嫌弃,若只是凭着一时喜好,就算是天仙下凡也顶多看上几眼便会心恋别处。”

    绝情师太将目光移向小院老树的枝梢,眼中似有回忆。

    苏元下山后魂不守体,就像是得了一场重病,他对赵雯雯本身并无太多感情,却在得知宁肯逃婚也不嫁到金国后,内心多少有些愧疚。

    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如果没有他的出现,赵雯雯也不会遁入空门与青灯古佛相伴。

    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要整日面对一尊不会开口说话的佛菩萨,还要诵读各种繁琐的经文,无论是饥饿还是寒冷都要持戒度日,过着清淡无味,了无生趣的生活。

    想到这里,苏元不禁哀叹落泪。

    这是他第一次为了一个女子落泪,哪怕当初的王颖化身莲花碎片他都没有落过一滴眼泪。

    为什么偏偏对赵雯雯有这般多的情愫?苏元自己也不知道,也许是为大宋王朝即将到来的末日感到悲哀吧!

    毕竟赵雯雯是大宋王朝的皇室,她的血液里流淌着赵家皇权对这天下无法质疑的气魄。一旦家破国亡,最悲惨的又何尝不是这些人!

    所以,苏元的内心更多的是怜惜,是不舍,是无奈。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