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大理国外传

第十一章 鸳鸯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对杨干贞来说,他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想知道这段思平到底是何许人也。

    刚才的那一掌,已经说明了一切。

    说到各家的功夫,这西域的却自称一派。

    东瀛的武功突出点在于诡异,因为东瀛擅长忍术,潜藏、刺杀都很在行,当然剑法也很高明,较多的东瀛武林人士一般都是剑客、刺客和杀手。

    吐蕃的武功突出点在于宗教色彩浓烈,因为藏传佛教在吐蕃影响力非常大非常深,有不同教派,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密宗,所以一提到吐蕃就会有密宗大手印之类的功夫和活佛之类的高手。

    而西域的武功特点在于杂和博,因为西域自古以来小国林立,教派众多,加上丝绸之路贯通中外的影响,西域的功夫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特色,形形色色都有,比如有信奉光明的摩尼教(也就是后期的明教),有信奉道家的昆仑派,有纵横大漠的马帮等等。

    中原武术特点,有四大性。一是哲理性,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所以招式当中攻防兼备。

    二是传统性,讲究自然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三是民族性,中原武术,除了体现东方哲理外,同时蕴涵丰富的民族传统伦理。武技研究的是制敌取胜之技法理论,要格斗搏击,自然也就意味着暴力、流血和伤人,甚至杀人。但是中原武术却有着鲜明的伦理特色,处处表现着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形成重传统、重经验、尊师爱徒的人伦观念。

    四是兼容性,中原文化是在诸子百家的文化争鸣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孔孟显学,儒道佛三家并立,文化先贤们的思想火花在这块土地上广泛地宣讲传播,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先进性,也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气魄。

    这跟儒家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东方文化为何历经几千年而不泯灭,就在于我们能集众家之所长,学习别人的长处,能自我剔除糟粕。这才生生不息,处处展示着我们东方文化的魅力。

    段思平刚才与杨干贞的招式比拼中,已然知晓,其武功的招式,大都注重进攻,并不注重防守。

    二人已然各取所需,互相承让,这比试就算结束了。

    杨干贞和段思平各自说了客气话,杨干贞就离开了段府。

    回到府中的杨干贞,怎么也没有想明白,段思平究竟是如何接的那一掌,他便将南北七煞召集而来。

    杨干贞问:“你们确认那段思平就是出现在落星坡上的人吗?”

    自从这南北七煞被段思平坏了好事,他们早已经认定这段思平就是他们要找的人。杨干贞这一问,刚好正中下怀,索性就认定此人。

    古沧海十分肯定说:“没错,就是段思平。此人的招式出自纯阳派。”

    古沧海本欲说出可能是段保隆的后人,但他不知段保隆是死是活,也就没说出来。

    杨干贞长叹一口气说:“此人武功套路,虚实结合,变化多端,尤其是变化莫测的轻功,赢了你们,也不奇怪。”

    七人听到杨干贞这么说,自觉惭愧,如果这么早就下定论,何时才能报仇雪恨。

    杨干贞转身又问:“大小姐,去了哪里,好长时间没见了。”

    这大小姐不是别人,正是杨莜婷,她神出鬼没,这些人怎么会知道杨莜婷去了哪里。

    就在杨干贞看到摇头的众人,一筹莫展的他,听到轻盈的脚步,从远处而来。

    这脚步不疾不徐,一步跟着一步。没多久一位少女,就来到了大厅中央。

    众人循声望去,此女子小小的脸蛋,双眉修长,相貌甚美。

    还没等他人开口,这少女便开口说:“爹爹,你怎么总是惦记着姐姐,几时想过我。”

    杨干贞哈哈一笑,却有一个阴谋计上心头。

    杨干贞一共两个女儿,大女儿自然就是杨莜婷了,这小女儿名叫杨莜婵,虽说跟姐姐是一母所生,其性情却是天壤之别。

    在深山中的杨莜婷,经老人的指点,其功力已经大为长进,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半月有余,杨莜婷便留下酒肉,拜别老人,独自下山。

    下山后的杨莜婷,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便回到了自己的闺房,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就在她准备下楼的时候,一个让她魂牵梦绕的身影,映入她的眼帘。

    没错此人正是段思平。

    杨莜婷心想,这段思平怎么会出现在杨府。不明所以的杨莜婷,便紧随其后,跟着段思平往里面走去。

    杨莜婷抬眼望去,这段思平跟父亲互相寒暄起来,似乎是多年的老友一样,这让她更加纳闷。

    躲在屏风后面的杨莜婵,看到如此风度翩翩的少年,内心一阵波澜,几次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

    日常寒暄完后,杨干贞便开门见山说:“段将军,今年贵庚。”

    段思平不知杨干贞用意,只好如实说:“今年二十一。”

    杨干贞又逼问说:“可曾结婚?”

    段思平本是腼腆之人,这杨干贞突然一问,那心扑通扑通乱跳一通,他说话的声音比刚才小了很多“不曾。”

    杨莜婵听到段思平这样讲,内心却是小鹿乱撞,心情难以平静。

    躲在外面的杨莜婷,听到段思平这样说,她内心也是一阵波澜,难以名状的心情,犹如春天的猫咪。

    杨干贞哈哈大笑,笑声刚落,就从屏风后面出现了一位女子,把端着的茶水,放到段思平的桌子上。

    段思平此刻思绪万千,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但见茶水刚一到桌子上,便伸手去端。

    却与那女子的玉手一碰,却似有触电般的感觉,那女子掩嘴一笑,纤纤玉手勾起一缕散落在耳边的鬓发。

    远处的杨莜婷看到此情此景,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

    原来段思平来杨府,不是为公事,而是与妹妹喜结连理。

    那短暂的回忆像被拨开的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掀开,久违的泪水随着脸颊流出。那是一种心碎的感觉,渐渐蔓延在全身……杨莜婷想歇斯底里的呼喊,却不能出声。

    凝肤玉手,略施粉黛,落落有致,段思平一时又不知该如何,只好赶紧喝茶。

    “哇”

    一声惨叫,弥漫在整个屋子,这屋子里顿时笑声一片。

    柴莹莹和玄诚道人,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景象,没想到做事雷厉风行的段思平,竟还如此腼腆。

    躲在外面的杨莜婷看到这个样子,她也跟着笑了起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