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爆笑修仙:师姐,快变身

《爆笑修仙:师姐,快变身》正文 1839.第1839章 老实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可一点喜悦之情都没有。

    他都成了元婴道君!

    可他的弟子,还是蠢笨如猪!

    他是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毫无征兆地的进阶的。

    本来是想示范给徒弟,如何正确的打坐吐纳,没想到,这么一坐,他居然进阶了。

    张煜之毫无征兆的进阶。

    可吓坏了他的弟子。

    七个徒弟,担心师父出事儿,七个人,分成两拨,三人一队,轮番守在师父身边,为其护法。

    为什么是三个人一队。

    彼时,张煜之的小徒弟,年方七岁,入门三年,还学不会正确的打坐吐纳,郭靖还要郭靖。

    连打坐吐纳都不会的小师弟,自然没有能力保护师父。

    所以为师父护法的人选,是没有张煜之的小徒弟的。

    张煜之几个弟子,一个一个木。

    心眼一个一个实。

    大弟子虽然忠厚,尚且还有老实人的盘算,小弟子干脆是块木鱼。

    你怎么敲,他都只能回应“邦邦邦”

    小徒弟觉得,是自己把师父气坏了,才导致师父毫无准备的进阶了,他特别特别愧疚。

    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师父。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小弟子决定,自己也要收着师父。

    他年龄又没有辟谷。

    还要吃饭,小男孩干脆将厨房搬到了张煜之进阶的地方

    他们书剑门的校武场。

    他自己砌了一个灶台,自己给自己做饭。

    后来又发现,吃完了饭,要拉屎,茅房离校武场实在是太远了。

    他又吭哧吭哧的搬砖,在伙房不远处,垒了一个简易的茅房。

    他要守着师父,吃喝拉撒睡。

    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忘记说了。

    张煜之小弟子,世俗界的爹爹,是给人盖房子的。

    张煜之是在工地捡到的这个徒弟。

    彼年小徒儿三岁半的年纪,走路尚且不稳,帮着爹爹在工地搬砖,张煜之见状极为欢喜,觉得此子孝心可嘉,小小年纪知道为爹爹分担家庭负担,便测了一把男孩的灵根,发现是可以修行的四灵根,便收其为徒,临走之前,还给了男孩爹爹一笔银子。

    犹记那小徒儿与亲爹临别之前,曾言“等孩儿成了仙人,回来帮爹爹盖房子”。

    怕是连张煜之做梦都想不到,小徒儿还没有帮自己爹爹盖房子呢,先给他自己垒了一茅坑。

    张煜之进阶元婴的过程,寻常修士进阶速度缩短数倍。

    仅用了一年时间,他完成了许多修士,少说也要十年二十年的进程。

    为什么这么短,原因有两点。

    其一是他百年前,已有进阶元婴的实力,这些年虽因教导弟子,不似当年那般沉于修炼,却也没有完全放下自己的修行要不然怎么教导徒弟,有了百年的积累和沉淀,张煜之的灵力,已经非常充盈,根本不用准备什么。

    其二,他在教导弟子的过程,放下对花容子的执念,一心扑在了徒弟身,连进阶时的心魔,也由对花容子的嫉妒,变成“自己的徒弟被人卖了还给人数灵石”,破除心魔变得非常容易。

    待张煜之结束进阶,睁开眼睛,便看到自己的几个徒弟,横七竖八地趴在地,身脏兮兮的。

    他们四周,是乱七八糟,大大小小数十个天雷击下的大坑。

    而他最小的徒弟,那个三年没有学会打坐吐纳的笨蛋,则光着屁股蛋,白净的屁股蛋糊着黄糊糊的屎花,在他的身后,则是雷电炸出来的大坑。

    空气,因张煜之结婴,释放大量充盈的灵气,夹杂着一股悠长的屎臭味儿。

    嗯,元婴道君进阶,通常伴随着天雷。

    实力越强的修士,引来的天雷会越多。

    张煜之有百年的灵力积累,实力自然是强的,引来的天雷,数量也是相当可观。

    足足十九道天雷。

    书剑门是个小门派,元婴修士仅有五人,五个元婴道君,一人为张煜之分担了两道天雷。

    张煜之自己承受了三道,剩下的六道天雷,被张煜之几个实心眼的徒弟,平摊了去。

    大徒二徒各摊一道,三徒四徒合分一道,五徒六徒合分一道。

    还余下两道,一道打在了张煜之小徒儿正在热饭的铁锅,另一道打在张煜之小徒儿正在拉屎的茅坑。

    天雷怕是自己都没曾想到,竟有如此恶心的落脚点,它这一劈,不仅炸了张煜之小徒儿的茅坑,还炸了人家男孩一屁股的屎花。

    此时,八岁的男孩尚且没有反应过来。

    他一脸懵逼地看着自己进阶成功的师父,与其大眼瞪小眼,耳朵嗡隆隆的,什么声音都听不到。

    一阵凉风吹过。

    男孩觉得屁股凉飕飕的,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茅房没有了,自己还亮着屁股蛋,四周站着那么多同门,自己被看光了,大大的眼睛不禁泛起了泪花

    当然,这是一百年前的旧事了。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

    张煜之昔日最小的徒儿,三年都学不会“打坐吐纳”的男孩,如今也已长大成人,成了一百多岁的修行前辈。

    名气,自然是没有的。

    如郭靖一般,由笨拙的草根少年,逆袭成为“天下第一侠士”的,毕竟是少数。

    “传”之所以是“传”,在于它的“稀有”与“罕见”。

    张煜之是传。

    可他的几个徒弟,却都是普通修士。

    他们没有张煜之在修行的天赋,也没有张煜之在修行的悟性。

    较欣慰的是,面对自己的平庸,几个弟子非常坦然。

    张煜之座下大弟子,在师父的帮助下,成为金丹修士后,接过师尊教鞭,成为书剑门的教头,为书剑门培养年轻弟子。

    他知道自己灵根不差,但缺乏修行的悟性,而修行一事,悟性有时候灵根更加重要。

    好在,自己虽然悟性平平,但基础扎实,教导年轻弟子绰绰有余。

    因有愧于师尊的教诲,担心自己堕了师尊的英明,张煜之这个大弟子无论是外出历练,还是在宗门修行,都甚少提及师尊张煜之的名讳。

    久而久之,连书剑门的弟子,都忘记了,这位勤勤恳恳的金丹教头,其实是张煜之道君座下首徒。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