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江湖龙侠传

《江湖龙侠传》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鸡蛋里面挑骨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还是小姐反应快想的周到,换做是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这时,那名男子确定了四周没有可疑之处后有些兴奋地说道。

    “小姐,我们已经成功混进明人的边关,接下来该怎么办?见到小蛮神色稍缓,那名成老成的男子才放心的说道。

    “按照原计划行事,阿克拉,告诉下人们,切记要谨慎行事。”小蛮冷静的对着那名老成的男子说道。

    “小姐为何要如此忧伤”,那名叫阿克拉的男子领命后,看到小蛮的脸上仍有没有消散的伤感,问道。

    “只有装的真是一点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真实的。”屋内的小蛮已停止了哭泣,虽然胃里还是有些难受,但是早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冷艳之色。

    “虽然要真实一点,但是那位父亲是我们的人家假扮的,小姐完全可以哭一阵就好了,但是为何要如此忧伤。”那名男子继续说道。

    “不知道,总觉得心里有些沉闷,似乎像是发生了什么一般,让自己有一种真实的感觉。”小蛮擦掉了脸上的泪痕,莫名沉重的看向窗外。

    纷飞的大雪依旧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整个草原已经没有了路,茫茫雪地,朱宸濠等人只能凭借着还没有冰封的河流的痕迹先行前往延绥镇榆林城。

    虽然此次战役冒着很大的风险,但是毕竟大胜而归,虽然朱宸濠知道就算他们打了胜仗,朝中的那些人也不会说好,虽然这种冒险获得的胜利在那些人眼中是大不韪之举,是投机取巧,朱宸濠知道将士们的心不能寒,将士们的期望不能无视,朱宸濠还是派遣了信使前往京师报捷。

    而且朱宸濠还做主宰杀获得的鞑靼人的牛羊犒劳大家,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即便朱宸濠身为王爷也不能擅自做主,虽然此举要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但是朱宸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将士们不能白白牺牲,他们的拼杀也必须有回报。

    而此时,遥远的大明帝都,紫禁城内确是一片喜气洋洋。此次是红翎信使报捷,自大明立国以来,除非大胜方可使用红翎报捷,即便是前些天传来的成功守卫花马池已经让弘治皇帝十分高兴了,但是此次却是红翎信使,不得不让弘治皇帝大喜过望,甚至连自己的病情都好了许多。弘治皇帝接到边关传来的报捷文书后十分高兴,当即召集朝臣,准备把这个消息,告知天下。

    “诸位爱卿,边关大捷,宁王率领宁夏延绥两镇精兵奇袭了鞑靼人的王庭,斩蛮夷万人,小王子巴图蒙克仅以身逃,朕心大悦。”乾清宫内,弘治皇帝一边举着报捷的文书一边激动地说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臣们也是十分高兴,纷纷恭贺着。

    而此时朝堂上的谢迁等人,脸色确是一阵青一阵白,但更多的就是尴尬。因为他们一直在期盼着朱宸濠失败的消息,没想到却等到了他打胜仗的消息。

    虽然朱宸濠获得了总制三边之权,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自大明设立了九边重镇以来,各镇之间互不归属,互不协防,想要统一指挥本就是难上加难,再加上每镇之内,文武分工,互相制约,各个官员派系林立,又分数朝廷内阁和六部的分管,想要统领一镇都难更何况要总制三镇。

    他们本以为朱宸濠去了之后只会是个虚衔,他们本以为朱宸濠虽然贵为王爷,但是毕竟如此年幼,

    而且边关之中分布着不少他们的门生故旧,朱宸濠也不会是那些在官场摸爬滚打的人的对手,不仅不会有什么作为而且也会遭到无视。

    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一切都没有按照他们设想的反向发展。但是他们并不死心,即便是打了胜仗,他们也想要从中挑出一些毛病来进谏。因为在他们心里朱宸濠的威胁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大了。

    “启禀陛下,微臣有事起奏!”就在这时刘健和谢迁等人回想看了一眼,率先出来说道。

    “爱卿有何事,朕也有事想要跟爱卿说。”弘治皇帝见到刘健出来后,也开口道。

    因为弘治皇帝却并不在意,虽然他们一向针对宁王朱宸濠,但是现在已经获得胜仗,弘治皇帝心里想着,看你们还怎么泼冷水。

    “陛下请讲”刘健见到弘治皇帝没有直接回复而是有话要说,便只能请弘治皇帝先说。

    “此前花马池一战获胜,朕已欲嘉奖,但是没有想到时隔几日又取得了如此胜利,正好可以两功一起累计,还需要爱卿草拟奖赏。”弘治皇帝带着得意缓缓说道。

    刘健本想挑出朱宸濠没有上报阁部就擅自出兵的问题进行进谏,但是听了弘治皇帝的话后问问一愣,便又找到了一处可以进谏的问题,“启禀陛下,花马池之战虽然得胜,但却是残胜,说到底我们也只是守住了自己的城池而已,而且我们城池损毁,士兵伤亡也不小,严格的来说不能称之为胜仗。”

    “陛下,花马池之战中,宁夏总兵姜汉擅自出兵,致使花马池防守空虚,损失惨重,理应责罚!”这时,一旁的谢迁也出来禀道。

    “陛下,花马池之战,姜汉虽然误中敌计,擅自出兵,但是念及他尚能及时回援,并且挡住了鞑靼人精锐的却薛军,也为延绥和宁夏的援军争取了时间,也足以将功折罪了。”这时大臣中以为脸面略方而长,须发皆白的老者挺身出来说道。

    此时便是大明的兵部尚书刘大夏,本来他知道刘健、谢迁一直以来是为了限制藩王而刻意针对宁王,虽然他也觉得朱宸还虽然身为藩王,毕竟只是个孩子,而且陛下对宁王也一向宽厚,将来有没有威胁都无法预料,如此针对一个只有十几岁的还是有些过了,虽然他知道刘健等人都是一心为国的君子,直臣,他们为了家国天下所操的心也不是自己这个武人能够理解的。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是没想到他们今天尽然挑出姜汉的毛病了,说不知道姜汉是他的爱将,当年正是因为他协助黄珂抵御鞑靼人,自己才举荐他成为宁夏总兵的,现在又获得了连番胜仗,他本来也是十分高兴,却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借题发挥,刘大夏当即涨红了脸,心想道:“你们这不是打我的脸么!冲我来了是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