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无限大道

《无限大道》正文 第三十五章 劫难相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地球人团体齐聚ahkl237号诺亚方舟。

    他们自从通过宇宙黑洞意外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便一直奋斗在第一线。坚持为复兴地球人文明为第一要义。

    他们不论是政治民意,还是战争军事上,都一直是晋朝的急先锋。

    经历了一大堆的反反复复的开会商讨,地球人团体终于拿出了具体的文明复兴提案。

    党爱国教授详细了看了提案以后,然后便打印成纸面文件。

    每人一份。

    就这样,所有人看完了复兴计划以后。

    所有人,密密麻麻的成千上万的人,都齐刷刷的站了起来,然后在决策者的领导下,一起宣誓。

    “我志愿参与地球文明复苏计划。时刻做好流血牺牲准备。敢于斗争,乐于奉献,保持初心,维护地球人团体的独特和文明的神圣性。高度重视政治dou争,严防肉体消灭。保证团体内部高度团结,保持利益一致……”

    异口同声的语调中充满了难以形容的高度团结,和坚定崇高的革命精神。

    所有人在宣誓以后,便一起签订了地球人文明复兴的决策计划。

    就这样,新时代的开启契机来临了。

    ……

    如果让黄逸生知道北迁天方以后,地球人团体们的激动程度,恐怕他也会感到好笑吧。

    自从都城迁到关外蛮族以后。

    如今的政治阵营则分为两派。

    一派则是以党爱国为首,刘彦直,关璐等人为辅的科教派。

    一派则是王守义和苏东山为首,唐寅,朱硕,王渊潜,陈子昂为辅的仙派。

    至于讲究天地君亲师,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圣教,则已经边缘化了。

    一来则是圣教只是读书人心中的信仰,其传播范围有限。

    二来则是小农家庭培养读书人不容易,而且读书人的基数太大,每年科榜的录取又太少。所以就会导致读书代价高,回报少……

    当然,还有一些方方面面的原因。彻底导致圣教只能在出现在读书人群体中的那些士林才子口中。

    圣教本身也有很多原因,思想僵化禁锢。词意晦涩艰深难懂,教材过久,难以推陈出新。所以才会渐渐的告别时代……

    新鲜出炉的科教和仙教日渐走上擂台。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着。

    转眼间,春来秋去,寒来暑往。不知不觉中,元丰二年便随之过去了……

    元丰三年也终于如约而来了。

    这是黄逸生在东荒待的第六个年头。

    他老婆黄依菡也离开他整整三年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孩子也应该出生,并且有三岁了。

    这短短的几年时光,对于南国的改变则是巨大的。

    陈国没有了,蛮族夏国也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强有力的晋国。

    从前没有修仙和科技,如今则正在黄逸生的大力推动下,仙道和科学的新风正吹遍大江南北。

    晋国都城自从良渚迁往关外天方神城以后,不但摆脱了旧朝的势力阶层,也摆脱了旧朝曾经的腐朽落败气息。

    一扫颓废。

    帝国正在缓慢的展开勃勃生机。

    如同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般,青春而又活力十足。

    改革如约而至。

    新年假期结束以后。

    帝国的决策者……左相党爱国联袂右相胡宗宪,一起下达了相府的新政策。

    而同时,一大帮在天方科学总院经历短期培训的学子,则带着圣旨,前往帝国的各个基层。

    密密麻麻的,成千上万的年轻学子,他们各自手捧一份圣旨,然后在左相党爱国的一声令下,即将请问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阶层。

    科学院的短期学子们从午门鱼贯而出。

    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由皇帝,相府联合签署的旨意。

    ……奉天传教。

    这些学子们,大多都是经历地球人脑波灌溉技术的。他们都是承受住了灌溉技术对大脑的刺激,而没有变成白痴傻瓜的幸运儿。

    而这些幸运儿,则会把先进的地球科技文明传播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滥发圣旨,大损皇帝天威。如果圣教还是文武百官还是主要流派,恐怕所有的官员都要辞职来表示对皇帝的不满。

    可是,现在呢?

    圣教的领袖,文德公方孝儒则还在南方传道。

    朝堂内的圣教氛围则被新思想,新知识,新风气吹的面目全非。

    因此,一次几万份几万份的圣旨滥发,则被文武百官无视了。

    反正当前的皇帝可是传说中的仙人,仙人是不会有错的。

    帝国的国运蒸蒸日上。

    天方神城上空的气运之龙越发的灵动真实。

    甚至天方神城内的灵气都要比其他地方浓郁几分。

    黄逸生知道,这是冥冥之中国运干涉的结果。

    国运使得无所不在的天地灵气向天方神城凝聚。

    科学院和闻道院。

    如今已经成为左右帝国意志的两个庞然大物。

    如同雨后春笋般,修行天仙感应篇的修仙者越来越多。

    通过天仙感应篇,而成功导引灵气入体,成为修仙者的普通大众也在倍速资深。

    除了修仙和传播科学以外。

    帝国的对外扩张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最初北上的则是黄逸生率领的农民军团。后来北方局势安稳平静以后,农民军团们则是化整为零,重新成为了耕种的农民。

    葫芦州镇守使毛文龙最终选择了起义。

    葫芦州的部队,一部分选择了回家种地,一部分则被编入新旅,然后则西出阿尔泰草原,去入侵西方世界。

    至于后来,则是由原兵部侍郎吴三省率军三万西出阿尔泰草原

    吴三省本来只是兵部一个五品侍郎,只不过顶撞了上司,兵部尚书郭闻亮,最终才被发配前往西方开疆拓土……

    而后,又组建的政工部和军部。

    然后对外扩张的战争一直是由政工部和军部在负责。

    反正战争一直都没有输过。

    黄逸生当然知道原因,来自草原圣地的灭魂宗掌教雾实子,已经成为了黄逸生最忠实的追随者。

    雾实子老道为了成仙大计,所以才任由晋国铁骑在草原国度上肆虐驰骋。

    战争一天天的继续着。

    由于没有仙道的暗中阻挠,因此帝国铁骑一直都是横扫草原国度无敌手。

    世俗对世俗。

    有一个巨大国度在背后支撑的西征军,和一群国大民匮的抵抗军的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西征的路上,注定了不平静。

    不过这一切对于黄逸生来说,都已经算不上上的了台面的大事。

    相反,随着国家运道和势力的磅礴发展,最终的考验也即将到来。

    有哲学大家曾说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就连普通人都知道祸福相依的道理。

    更何况修道修仙的真人真仙,怎么可能不知因果纠缠之道?

    晋国是因为打赢了卫国之战而发展起来的年轻国度。

    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其国运就比百年国度的气运还要浓厚。

    发展的太快,自然会导致冥冥之中道的失衡。

    道自然也会降下灾劫。

    当然,渡过了这次灾难,国度的发展和气运也会更上一层楼。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