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无限大道

《无限大道》正文 第四十二章 西部战争与东南局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晋皇帝黄逸生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赌博。

    西征大军,赢了,那么可以就近封赏西域三十六国之土地。从而化解国内的阶级矛盾,同化更多的统治剥削阶级,起到发起这场战争的初衷作用。

    西征大军,输了,自己可以运用科教的力量,扳回战场上的劣势。反正提恩提又不要钱嘛,科学院的东西……

    如果西征大军输了的话,自己用科教的力量扳回局势。

    一来可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帝王威仪,于统治百利无害

    二来可以趁机传播科教的名头,使得科学院的传播更加方便,减少来自民间的阻力。

    自从西征大军出发了以后。

    整个帝国的战争就只剩下东南局部。

    海东八国妄想干涉晋国内部的改朝换代,可是最终还是被东南大都督虞所阻。

    为了抗击海祸,黄逸生便下旨让虞独掌东南数省的赋税。

    随后虞便在东南打造宝船,等待日后前往大海彼岸,消灭海东八国。

    东南局部,自从虞在岸上打退了海东八国的主力部队以后。

    这些狡猾了海东猴子便不在上岸,而是专门沿海抢劫,消耗虞所部署的防御力量,使其疲于奔命。

    由于宝船的打造工程旷日持久,因此虞也一直没有下海驱赶海东八国的舰队。

    双方就在这样你来我赶中消耗着。

    东南海祸就这样即不扩大,也不缩小。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着。

    在晋国东南的庞大国力的催动下,十余艘宝船终于打造成功。

    每一艘宝船都是长达一千零二十四米,宽三百米,深五十三米。吃水量五千吨。

    航速日行九百里。虽然是木船,但是船身整体都用防锈铁皮包裹,甚至有些局部还装备了厚钢板,完全可以抵挡敌方的炮火进攻。

    除此之外,每一艘宝船上还装备了大量的yu雷,炮塔,塔楼,远洋重炮,火绳枪。

    每一艘宝船上还驻扎着四五万的水兵,船底也装载着海量的粮食,罐头,食盐,清水。每一艘船都能独立在大海上漂泊生存两年以上。

    随着宝船打造完毕,虞的请战奏书也如约而至。

    这场战争该打还是不该打?黄逸生心里跟明镜似的。

    海东八国距离大晋之间隔着汪洋大海,数万里的海路不说,大海上的波涛汹涌难测,危险异常。

    这些海东猴子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骚扰东南局部。

    这种明显奇怪的举动,显然是不正常的。

    这背后,说不好是苍山仙派的暗中指使。

    只有苍山仙派才能让一个个世俗国度发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而且这场战争无关利益和政治作用。

    要知道,海东八国的入侵本来就不是正常行为。

    如果说最开始的入侵是想劫掠沿海城市,可是自从被虞打退以后,这些入侵的寇贼却没有退却,仍然不断的骚扰沿海城市。大有破坏晋国政局稳定的意图。

    是为了什么,让八个勾心斗角的凡人国度同气连枝,众志成城的想要消灭晋国。

    又是为了什么,让八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的国度,不惜耗费海量的物资,劳动力,国库,生命来骚扰另一个无怨无仇的农耕国度。

    这些问题,黔首百姓们不会去思考,肉食者们根本就想不到,也用不着。整个晋国,除了修仙者虞和皇帝黄逸生隐隐约约的感受到大洋彼岸的威胁,天地间所有的黎民百姓,文武百官都只在乎眼前的蝇蝇苟且。

    帝国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真心为这个帝国未来着想的,永远都是寥寥无几。

    黄逸生想到了这些问题,于是只好以私人身份给镇国王虞写了一封书信。

    虞收到书信以后,感慨万分。

    最终他还是按照皇帝的意思,上了一封奏章,言明宝船虽然造好,但是还需要半年一年的干燥检查,涂抹数道密封胶浆,才能确保安全的下海航行。

    朝堂上文武百官们虽然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东南局部耗资过巨,迟迟又不能用于实业,实在是鸡肋。

    但在黄逸生的强硬要求下,最终反对的声音还是不了了之。

    国家正在西征,东南怎能又起战火?

    却说西征之旅。

    晋国的统一旗帜下,南国和北国的各族儿女在大晋大皇帝黄逸生的意志下,一起西出阿尔泰草原,剑指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三十六国,是无尽草原世界之中的一片半沙漠半戈壁滩的界域。

    传闻远古时代,有神灵在无尽草原内生死厮杀。

    两个大神在无尽草原内厮杀战斗了一天一夜。

    神灵们战斗的余波,毁灭了了一大片草原绿洲,使其变成了沙漠和戈壁。

    而这,则是西域三十六国的前身。

    神灵们战斗厮杀时,异常的凶猛和疯狂。他们双方互相撕下对方一块块血肉,最终这些血肉落在这些沙漠戈壁上,最终神之血肉的无量精气演化为一片片绿洲和湖泊海洋。

    血肉演化为绿洲的那一位神灵,而后被西域三十六国共同祭祀尊称为“长生天神”,“长生天尊”,“长生天”,“神话老人”等。

    而另一位演化为湖泊和海洋的神灵,则被西域三十六国的各族儿女共同祭祀,尊称为“幽冥魔神”,“幽冥界主”,“死神”,“万恶主宰”等。

    两个神灵,一个长生,一个必死,从而交相呼应,代表了西域各族儿女最朴素的世界观。

    西域,毗邻蛮族各国。如今蛮族被南国消灭了,大地上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晋。

    同时,随着蛮族各国的消灭。

    西域和晋国之间,再也没有势力缓冲地带。

    赤裸裸的利益冲突,迟早会爆发出一场绝世大战。

    而这,晋国只不过把这一场战争提前爆发了。

    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毗邻阿尔泰草原的几个邦国。曾经在蛮族各国的屡次欺负下,最终选择了臣服蛮族。

    这几个邦国因此有了蛮族在背后撑腰,导致西域诸国投鼠忌器,害怕引来阿尔泰草原以东的诸多蛮族国度的入侵。

    于是西域诸国只好对这几个邦国忽视在外,选择了文化排斥。

    要知道,西域三十六国可不是铁板一块。

    西域诸国都是建立在绿洲上的文明。

    其水资源和可耕种土地,放牧草厂等自然资源都有限。因此,这些生存在星罗棋布的绿洲上的国度,相互之间从来都不是兄弟姐妹的同邦国家,而是一个个战争频繁,生产力低下,文明粗略的野蛮国度。

    晋国的前锋军队,自从西出阿尔泰草原以后。

    便很轻易的消灭瓦解了几个边缘小国。

    政工部,军部,科学院,闻道院,兵部,户部,礼部等多个帝国部门同时运转。

    战争一起,雪花般的真金白银如同流水一样哗哗的流去,海量的军备物资,粮草供应也是瞬间蒸发,消耗量极大。

    而且同时,雪花般的奏章和旨意也在不停的在前线都城之间流转。

    一份份人事命令,战争策划,后勤供应,军将政治,前线伤亡抚恤,军队兵卒正常退役和补充,新国土的治理,海量的军功奏章……

    几乎是浩如烟海般的奏章,成片成片的运往大内皇宫。

    而这些奏章经历相府的分类以后,则按照奏章的内容,分别又送往御座,御史台,军部,兵部,政工部,户部,礼部,吏部等朝廷各个大大小小的机构。

    这些奏章经历各个部门的审议和决策批复以后,则送往大内勘复院。

    勘复院是一个新兴的内宫机构,相对于前朝的宦官机构中的秉笔太监之职位。

    勘复院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内宫机构。

    自从大内撤销的太监制度以后,宫廷的服务人员统一又各大世家的旁系血亲,这些公子,世子,少爷,继承者们统一担任。

    而勘复院唯一的作用就是,把朝廷各大衙门机构所处理的奏章,抄写备份,最终转交给皇帝过目。

    这些奏章建立了勘复院的建档立案以后,则可以发往全国各地,实施来自中央的决策和旨意。

    当然,中央的决策叫蓝批,或者是批复。

    而皇帝本人的回复,则叫红批,或者是旨意。

    在这一系列的繁琐操作中,相府的分拣权可谓是整个制度权利最大的一个府门。

    然而相府,却也并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而是由左右二相为首,数个,数十个辅相为辅。其次则还有一大帮员外郎,相府行走,知茶,侍郎,殿才子等能员干吏组成。

    这样操作下,虽然这个政府机构都变得臃肿复杂,但是同时却让文武百官们谁也奈何不了谁,没有任何一个官员也有权力打破官场制度的束缚,就连皇帝都不行。

    当然,如果碰到政治清明的朝代。这样臃肿复杂的官场制度,往往能让更多的官员找到决策者的失误,百官们也能撤销这些失当的政治决策。

    从而保持地方和中央的和谐稳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