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田舍郎

正文卷 第九十八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赵一辰一人坐在大厅,沉默着。

    烂包的光景他可以改变,看得见,摸得着。可这人心最是复杂,希望栓子能够听进去自己的话,否则……

    后世一群人都说什么‘华夏的老百姓是最好的,只要能活得下去,他们就满足了。’

    可是人心思变,这是最根本的法则,当吃饱穿暖了,他们会有新的诉求。

    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

    可是栓子也是太快了吧,这才吃饱饭几天时间。

    也许这只是他个人的私欲罢了,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欲望啊,欲望。

    真的是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就像后世那“糖爹”和“糖妞”。

    号称爱只是穷人发明的概念。

    他们喜欢过各种奢侈的生活,不需要自己努力,就有大量的名牌包包,天天都是豪华礼物、高端活动、趴体啊~购物啊~

    羡慕人了!

    算了,赵一辰收回思绪,也不再心下吐槽后世的各种槽点。

    时下里,一树梨花压海棠不见得比后世高尚多少?

    赵一辰去了后院,曼儿打来洗脚水,帮他洗了脚,几人随便聊了几句,便各自安歇。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用过早饭。

    赵一辰便带着两个孩子去学堂了。

    ……

    “你们把以前学过的在背诵一遍,天地玄黄开始。”赵一辰站在讲台上,对着一群学生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好,看来大家都是很认真的,很好。”赵一辰站在三尺讲台上注视着下面的学生,发现没有人偷偷滑水,看来下去都是花功夫学习了的。

    至少这课文背诵的还可以。

    他的语文课,以前都是给这些孩一天教两三句《千字文》。

    今天他是要把这些句子给孩子解释一番,不然这些孩子真的会让他教成书呆子的。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就是说啊,天是青黑色的,土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赵一辰说着,看见狗子举手,便道:“嗯,有什么问题?”

    “老师……那宇宙是什么?那混沌……蒙昧是什么?”狗子结巴的说着。

    赵一辰赞赏的看了一眼狗子,这孩子有前途。

    做老师最喜欢的问问题的学生了,最讨厌那些死记硬背、不懂装懂的学生。

    赵一辰见此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所谓宇宙,就是你周眼所见,古往今来。昨日、今日、明日,还有你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东西加起来就是宇宙。”

    他看着学生们道:“你们懂了吗?”

    见狗子和学生都是点头,赵一辰心道:你们要是真懂了才怪,你老师我自己都不懂。

    他继续道:“至于混沌蒙昧是形容一种状态,指混乱而没有秩序的状态,也可以是虚空,或者没有结构的均匀状态。说的是天地初开时的样子。”

    “老师,这天地不是亘古以来就在的吗?怎么会有天地初开?”王玄策好奇的问道。

    只是这孩子忘记了举手,被赵一辰瞪了一眼。

    赵一辰笑着说道:“这世间除了老师对你们的爱,再无永恒之物。万物都是在一直变化着的。这天地也和人一般,有生有死,生死循环。”

    “啊?”一群孩子一个个瞪大眼睛惊讶道。

    他们倒不担心天地毁灭,只是好奇天地死亡时的样子。

    “那,天地什么时候死亡?”

    赵一辰向坐在左边第一排的依依看去。这孩子一句话引得全班伙伴都紧张的看着赵一辰。

    深怕他们老师说天地明日就完蛋。

    赵一辰见此,也是一阵好笑。

    后世说是太阳还有两百年就完蛋,大家还不照样吃喝玩乐。

    赵一辰道:“我们于天地,就像是雪花于我们。雪花从降落到融化便是一生。在你我则是一瞬。我们的一生在天地之中也仅仅是一瞬间。是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念天地之悠悠,哀吾生之须臾。”

    “好句!”

    赵一辰给孩子们解答了问题,下意识的感慨了一句。

    突然听见教室外面传来一阵叫好,便扭头向外看去,只见会宁县令李子奇和杨主薄站在教室门口看着他。

    赵一辰对二人微微一笑,算是见礼了。

    只是这二人来此作甚?

    放下心中疑惑,接着他继续上课。

    这县令再大,还能大过他的三尺讲台。

    孩子们也好奇的向外看去,赵一辰见此,用手在讲桌上轻轻地敲了两下。

    孩子们赶紧收回眼神,又开始了进入了学习当中。

    大约花了半个时辰,他把这几句给大家讲解完,便让孩子们休息了。

    他自己也出来陪着两位县官在族学中逛了起来。

    “郎君,却是好大的气魄啊,举族学文之事。某家只从那些世家大族身上听说过。”李子奇感叹道。

    赵一辰一听李子奇拿他和那些士族相比,赶紧说道:“明府过誉了。某只是想着闲来无事,便教授一些族中子弟。免得日后做了睁眼瞎。”

    “妙哉!好一个睁眼瞎。不读书识礼明道,却是一个睁眼瞎。郎君真是妙语连珠啊,让人大开眼界。”杨主薄激动的击拳道。

    赵一辰:“呵呵……瞎说的,瞎说的。”

    李子奇道:“郎君莫要自谦,先前那几句,勾起了老夫心绪,也不得不感叹人生短促无常啊。”

    李子奇接着道:只是你这这黑虎村,河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在这大好河山之中,你怎么发出如此感叹?这可不是一个少年郎的心态。当知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郎君如此大才,以胸中韬略上报君王,下安黎民,便不枉此生。何来须臾之谈?吾心所向便是永恒!”。

    赵一辰闻此,见李子奇语言旷达、乐观,想来是好事将近。

    便道:“子受教了。明府胸有韬略,意志昂扬,想来是喜事将近,某先行祝贺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