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其他类型 -> 龙阙

京城风云 可还记得此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

    秦凤仪半点儿不觉着拾人牙慧、跟媳妇学习有什么丢脸的地方,

    而且,

    他还很大方滴把自家媳妇排成世间第二聪明人哩。

    秦凤仪自觉又跟皇帝陛下、媳妇学了一手,

    心下十分得意。

    而且,

    虽则这回没能大庆生辰,

    但在家一家子吃过寿面,

    媳妇还单独给他过了生辰,

    过得秦凤仪十分美妙,秦凤仪抱着香香软软的媳妇,同媳妇商量,

    “能不能咱们把一百年的生辰,都提前过了。”

    李镜给他一下子,“闭嘴,

    睡觉。”

    秦凤仪央求,

    “媳妇,成不成嘛。”

    媳妇道,

    “看你表现!”

    秦凤仪立刻表示,

    他一准儿好好表现,

    争取明天就把明年的生辰提前过了。

    显然,

    柳家的问题解决后,

    秦家人也轻松不少,

    便是京城里那些闲汉们也俱是消停。其实,不消停的主要是那些没家没口的,倘是妻儿老小都在的,

    嗯,

    这样的估计也做不成闲汉。但,京兆府着意清理过后,京城治安的确好了不少。不过,秦凤仪身边的人依旧没少,他爹娘他媳妇还有他岳父他大舅兄等人都让他出入小心着些,多带些人,以防万一。

    其实,那些个被柳大郎收拢的闲汉杀秦凤仪的事,也不只是柳大郎一人的主意。这次朝廷就处置了不少人,除了柳大郎外,还颇有几个跟着扇风点火出坏主意的。刑部何等地方,纵愉老亲王说刑部办事效率低什么的,但审柳大郎一案,而且,皇帝陛下亲自盯着,刑部完全是事无巨细,将此案审的清清楚楚,多少不为人知的细枝末节都审出来了。

    包括柳大郎那些个阴暗心理,更包括那些在一边扇风鼓噪的小人。

    有些还是秦凤仪的翰林同窗呢,其中,一个柏楠一个周远,这俩人以前说过李镜闲话,还导致了秦凤仪李镜夫妻的第一次争吵,李镜亲自到翰林院,一人给了两记大耳光。这两人还算与秦凤仪有些过节,此次借机落井下石、要秦凤仪倒霉,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还有几个翰林院的翰林,平日间秦凤仪都不大熟的,却也夹杂其间。另则就是柳大郎自己相熟之人,秦凤仪更是认都不认识,问他们为何要害秦探花,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原因。如果硬是要找出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在家都因秦探花挨过父母长辈的臭骂。

    当大舅兄与他说起这些事,秦凤仪都傻了,不能理解道,“我根本不认得他们,他们也没得罪过我,他们家里干嘛要因为我去骂他们啊。”

    说到这个,李钊也无奈了,李钊打趣,“还不是因着你太出众了,你二十岁弱冠之年就中了探花,京城读书人家说起来,恨不能家中孩子个个像你才好哪。”虽是打趣,却也是实话。秦凤仪一向在京城很有些名声。

    秦凤仪虽则也觉着自己比较出众啦,但他其实颇有些自知知明,道,“大哥又不是不晓得,我那探花是运气好才得的。再说,大哥做传胪时,才十九,比我中探花时还小一岁呢。而且,大哥你的传胪是实实在在的。要这么说,大哥岂不是比我更招人恨。”

    李钊道,“我是自小念书就好,人家都知道我是数年苦读方春闱得中,有何可恼恨之处。你不一样,你以前又不念书的,突然之间改邪归正,还得了探花。有许多人家认为他们自家子弟也该如你这该,随便念上几年就中探花的。”

    秦凤仪大叫,“什么叫随便念上几年?我可是狠狠的念了四年,从早念到晚,一天都没歇过!累得我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要不是我娘给我买首乌炖汤,我现下怕都掉成个秃子了!大哥你说话也忒随便了,你跟我这样熟,难不成,在你看来,我是随随便便就能中进士的?探花虽是靠运气,我会试可是实打实的贡生的。”虽则是个孙山,但也是正经贡生啊。贡生再殿试,这才是进士。而且朝廷有例,向来不会黜落贡生的,所以,一中贡生,只要去殿试,那就十打十绝对是进士名次了。秦凤仪一向认为,探花是运气,但贡生他完全是凭实力的。

    李钊一笑,“我知道有什么用,他们便知道你是用功的,怕也不肯用这份功。于是,家中长辈便有骂‘你们学学秦探花’什么的。”

    秦凤仪听闻此事,竟还颇觉荣幸,心下暗喜,想着本探花不知不觉,原来竟成当今年轻人的楷模啊。秦探花还做出一脸虚伪的谦虚模样,笑嘻嘻地,“这也过誉啦,大哥也知道,其实主要是我天资过人哪。不然,你以为,人人都是秦探花哒~”

    李钊看他那一脸虚伪的谦虚,真正的得意,给他泼一大瓢冷水,与他道,“所以,以后不要总觉着自己如何如何的招人疼了,多的是人看你不顺眼!你瞧瞧,一个柳大郎发昏,多少人跟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他们那是嫉妒我,难道,怕那些无能的家伙们嫉妒我,我就不能再继续发光发热啦~”秦凤仪哼一声,道,“他们哪,纯粹眼气。就因着我以前不如他们,因为我自己用功,现在有了功名,也做了翰林老爷。那些个见不得人好的,心里就嫉妒我。其实,这哪里是他们父母长辈责骂他们的缘故,这种人就是天生的心窄,还犯有一种眼红病,他自家不知上进,却又见不得别人比他强。要是大哥你这样的,侯府嫡长子,生下来比他们都强,他们抬头仰视你都习惯了,自然不会恨你。可我不一样啊,我以前不过扬州城盐商家的小子,论出身论才学都不如他们,在他们心底,我该是一辈子不如他们的。可谁知,我自己用功,现下都比他们强了,还娶了阿镜这样的好媳妇,所以,他们即便不认得我,也是不能看我顺眼啊。哪里是父母长辈责骂他们的缘故,天生的妒贤嫉能势利眼、心胸狭窄没器量。不然,有他们嫉妒我对我使坏的心思,把这些心思用到念书当差上去,怕他们早是状元了。”

    秦凤仪最后优越感十足的总结一句,“如果他们非要嫉妒,也只好让他们嫉妒去啦。我天生就是光芒万丈的人啊,哪里能因着几个小人就不发光啦。”

    秦凤仪说话吧,有道理时还有几分道理,可要是神经病起来,便是李钊也听得一身鸡皮疙瘩。想着他爹还让他与秦凤仪说说,叫秦凤仪以后行事低调着些,可看秦凤仪这德行,哪里低调得起来哟。

    秦凤仪非但同大舅兄这般说,他从大舅兄这里得知内情后,得皇帝陛下宣召时,他还与皇帝陛下说了一回自己的理想,秦凤仪还问皇帝陛下,“陛下,您比我聪明,您说,是不是像我这样才貌双全的人就不招人喜欢啊?我觉着,我自己挺好的。”

    皇帝陛下忍笑,“你少对着别人夸自己才貌双全就是了。”想着秦凤仪年纪尚小,而且,一向有咱啥说啥,不大通人情世故,皇帝陛下还提醒他一句,“这些话,当是别人夸你,你怎好自夸?这也忒不谦虚了。”

    “我哪里有自夸,这本来就是事实啊。再说,我也没有光夸我自己,我也夸陛下您啊,我就觉着,陛下您比我有智慧。”秦凤仪说着,还一幅咱家是一国的自己人的模样。

    皇帝陛下听这话简直哭笑不得。秦凤仪继续道,“而且,在陛下你同龄人中,我觉着,真没人能胜过陛下您。在我同龄人里,也就是我媳妇比我强一些啦。你看,我媳妇比我强,我也是承认的。”他认为自己非但才学好,还很有心胸哩。

    可任谁说,便是一向看秦凤仪顺眼的景安帝,也认为秦凤仪不是什么心胸宽阔如大海的人,相对的,这小子颇有些睚眦必报的意思,但秦凤仪有一样好处,如秦凤仪说的,“我就愿意与比我强的人在一处,我觉着,就像我跟陛下,哪怕我一时间还赶不上像陛下您的智慧,可我能学一点是一点啊。就算一辈子都赶不上,我不跟陛下比,跟以前的自己比,也强也很多啊。我头一回知道,别人比自己好,不是要向别人学习,而是要给别人使坏,盼别人倒霉。”

    这便是景安帝喜欢秦凤仪的地方,一般来说,出众的人容易刚愎自用,但秦凤仪虽然自信得有些过头,有许多性子肃穆些的大臣,还对他颇是不喜。但,秦凤仪当真不是个嫉妒的性子,秦凤仪如今想想都颇觉稀奇,道,“要不说京城地方大,什么人都有,倘不是来了京城,我还真见不到有这种人。”

    景安帝心说,你在扬州时就是个四等纨绔,纨绔圈里垫底,谁还嫉妒你不成!不过,看自家小探花那一幅稀奇没见过世面的模样,景安帝道,“天下之大,什么人没有,你这才不过见识了几个小人而已。怎么样,怕了没?”

    秦凤仪嘿一声,挺直了脊背,拍着胸脯道,“我能怕他们!当初那些人想法子害我,有好些朋友都劝我在家歇几天,省得出门,给人可乘之机,我翰林也没少去一日!我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岂能怕几个小人!”

    秦凤仪倒真是有胆量,而且,他年轻,完全是那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当然,也有些二百五是真的。不过,景安帝就喜欢他这份气势,与秦凤仪道,“凤仪,不知二十载后,四十载后,可还记得此语?”

    秦凤仪道,“我记性好的很,不要说二十年、四十年了,就是我八十七上,也不会忘!”

    景安帝大笑。  烦请重新添加收藏! 请牢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