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关陇

百年归一 第3章 延嘉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张孟有些诧异道:“小公子不是想看那个什么东吴皇帝么,就是奴婢也想瞧一瞧呢!”

    话音刚落,人头突然躁动了起来,张孟一把将张韬抱在怀中,唯恐自家公子被人群冲散。然而只是一瞬间,便惊喜地朝着官道努着嘴道:“那不是家主吗?”

    各个队列整齐驰过官道,在一辆马车上,张华腰佩长剑,站在车厢上,满脸肃穆地看向前方。在仪仗队的中间,便是东吴皇帝孙皓了。只见他四十岁的样子,反手被缚,脸上头上被故意抹上了一层青泥,象征着自己已彻底投诚。

    在孙皓身后,则是多达几十位的年轻人,看起来是他的子侄辈。如今全被带入洛阳,也算是斩断了孙氏在东吴再起的根苗。

    在张韬的记忆里,司马炎自从灭亡东吴之后改元“太康”,一直到他去世,前后大概有十年时间。在这十年时间里,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号称“太康之治”。

    只是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他却突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父亲张华的麻烦可能要来了。

    人群之中都在议论,伐吴之役论功行赏,父亲功劳第一,封侯拜相只在意料之中。然而他知道,世家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父亲得罪的可不是一两个人。

    想当初父亲上书司马炎请求伐吴。便受到贾充一党的阻挠。为了减轻压力,司马炎甚至不得已将强烈反战的贾充赶鸭子上架,架到了总司令的位子上。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王濬攻入建邺的时候,没有得到消息的贾充甚至以为伐吴必会波折反复,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上书司马炎要求腰斩父亲。

    这是何等的蛋疼!

    他还记得那时候,当朝堂上的消息传到家中,一向不管事的母亲甚至都哽咽着要求父亲行事谨慎,不要事事与百官对着干。

    现阶段还有司马炎在明面上替父亲挡着,一旦形势有变,只怕父亲便会成为牺牲品。伴君如伴虎,君威难测,又有哪一份恩宠是可以长久的?

    父亲张华的品性他还是了解的,那是以儒学砥砺自身的人物,若是出身世家,绝对能将整个国家带入盛世。可是他出身寒门,就注定只能作为一个棋子存在。

    虽然这个棋子,很有分量。

    正因为想到这里,他顿时意兴阑珊,再也没有看下去的兴趣。

    当整个队伍来到城门之下,便停了下来,自有谒者(注:谒者,晋朝时的太监)前来宣读诏书。由于距离太远,张韬也听不见谒者说了什么。只见谒者读完诏书后,身后两个黄门侍郎将拜伏在地的孙皓扶了起来,解去他手上绳索,弹去其头顶青泥。

    连猜带蒙,无非是赦免孙皓一干人等的罪过,并且赐予各等待遇,以显示大晋皇恩浩荡。

    此时此刻,整个洛阳城似乎陷入了狂欢,与后世举行阅兵大典有的一拼。只是他已有些索然无味,挣扎着从张孟怀中下来,轻轻道:“我们去找二哥吧。”

    张孟虽然奇怪这位三公子为何行事怪异,还是恭声道:“诺!”

    献俘仪式结束后,张华想必会回到家中,他虽然跟随二哥张韪前来,还是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偷偷从府中跑了出来。对于张华,张韬虽然心理上远远不止五岁,还是有些小怕。

    很多时候,人畏惧的往往不是邪恶,而是害怕秘密被戳穿的忐忑。毕竟不只是后世史书上记载张华是一位博学睿智的人,从这几年的接触来看,他也能从接触中感受到父亲的聪明。

    家中藏书汗牛充栋,父亲指导两位哥哥读书,指明所说出自何书,此书位于何处,然后让其前往寻找,无不应验。

    平日里司马炎遇到疑难问题便会咨询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他。

    有这样一位过目不忘天资聪颖的父亲,作为儿子不能不说压力山大。

    张华近几年一直都在筹划伐吴,再加上自己处于发育之中,父子俩一年也难以见到几面。怀有秘密的人总是心虚,与其说他是魂穿,不如说他转世投胎时在奈何桥旁忘喝了孟婆汤。

    前世之时,他出身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进入一家大公司成为高管。一路行去,他未曾松懈,在别人眼中风华正茂的潜力股,却在真相面前坍塌了理想。

    名闻世界的巨头公司,背地里早已千疮百孔,疯狂套现的公司领导,让他想起了早已佝偻了后背的父亲。

    贪婪的背后,是数以亿计默默无闻的蝼蚁在辛勤忙碌。

    那一刻,他知道自己不会适应这个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弱肉强食的本质从未改变。

    千百年来,从未。

    他想起小时候那些无忧无虑的童趣日子,门前流淌的盈盈的小河,河道上架着的窄窄的水泥板桥。暮色降临,炊烟袅袅升起,牛羊慵懒缓缓走过,土鸡四处觅食。

    所有的一切都在两束刺眼的车灯前消失。

    直到今日,他仍能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冲撞力冲向自己,整个身体不断地在空中翻飞,然后重重地跌落在地上。随之而去的,还有父母在乡村中的期盼。

    回眸前世,他恨的是无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完成不了他们的殷殷期盼;恨的是苦学二十年无用武之地,只能在强权面前灰飞烟灭。

    五年来,婴儿身体的束缚,难以摆脱的前世梦魇,以及对未知社会的恐惧,让他沉默如海。当他终于回过神来,开始从生活中的蛛丝马迹中了解社会的时候,已经五年过去了。

    时光如梭,日月奔流,当他见到孙皓泥头缚面,在万千人的目光中驰向东阳门,就知道那个做了五年的梦,该醒了。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千百年来从未改变它的本质。

    一千七百年后没有,一千七百年前只会更甚。

    张孟拉着张韬的手,不由地担起心来。这个三公子总是喜欢发愣,他发起愣来甚至几个时辰一动不动,连家主母也不敢随意叫醒。

    他只是觉得可惜,这个如粉琢玉雕的孩子竟然是一个痴呆儿。看到这里,张孟蹲下身子,轻轻地张韬驮在背上,向着牛车行去。

    “二哥,我们回去吧?”

    张韬走到牛车之前,却见张韪端坐于车厢之中,一手执卷看的津津有味,当下不由一呆,装逼也不是这种装法啊!

    当此之时已是盛夏,闹市之中人声鼎沸,周围蝉鸣熏天,这个二哥坐在封闭的车厢中,不说汗如雨下,也是酷热难耐,在这种环境下居然还装模作样地看书,实在是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张韪却是不在意幼弟的眼神,放下手中之书,轻轻道:“好!”

    张府位于洛阳城东的延嘉里,此地位于洛水之南,在张府不远处,便是淮南太守夏侯庄的府邸。夏侯庄乃是曹魏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孙、原兖州刺史夏侯威之子。

    夏侯氏虽与曹氏休戚与共,然而改朝换代乃是大势所趋,一两个家族并不能改变什么。作为家族的掌舵人,为了保存家族实力,也只能随风转舵。

    夏侯庄首先将女儿夏侯光姬嫁于琅琊王司马伷之子司马觐,通过与司马家的联姻成功上岸。

    那司马觐作为世子,继承琅琊王爵位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此番伐吴之役,司马伷名义上只是六军之一,实际上作为宗室,起到了六军监军的作用。

    也正是他,接受了吴帝孙皓的投诚。

    经过此役,总揽灭吴功勋的琅琊王一系势必水涨船高。更何况在张韬出生的同一年,夏侯光姬亦为司马觐生下一子,取名司马睿,成为司马伷的嫡长孙,琅琊王爵的未来继承者。

    至此,夏侯庄一家,再也不用担心遭受清算。

    经过夏侯府门前时,张韬抬起头,看到府前下人来来往往,人人面带喜色,不由暗道:“此番伐吴,受益的又何止张家呢?世事真是奇妙。司马睿、司马睿,大概谁也想不到,与自己同年而生的司马睿,未来会成为东晋的开国之君吧?”

    夏侯庄之子名叫夏侯湛,比他大兄张祎还要大上几岁,乃是有名的大才子,当下官居中书侍郎,在父亲张华手下做事。

    两家同居延嘉里,走动也算是频繁。张韬虽是未出府门,日常里听到府中之人议论,亦对夏侯府印象深刻。当此之时,司马家诸王留居京师未曾就国,夏侯光姬亦常常带着司马睿归宁。

    正因为如此,张府的下人不可避免地会拿他与司马睿对照。在众人眼中,他这个傻公子,甚至还不如当今太子。

    当今的太子名叫司马衷,乃是司马炎的二子,由于嫡长子司马轨早夭,司马衷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继承人。司马衷虽然只有二十出头的年纪,然而痴傻的的评价早已在街巷市井中传播。

    毕竟太子乃是皇储,王朝未来的继承人。从被册立起,注定是天下人瞩目的焦点。关于司马衷的痴傻,甚至连父亲张华都不看好,认为他无法担负王朝前行的重任。

    还好,如今的张韬早已不是前世只知学习的热血少年。旁人的议论,已很难影响他的心绪。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