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关陇

百年归一 第16章 往事如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张韬努力向学的时候,洛阳城并没有停止属于它的喧嚣。在江左归降之后,从建业到洛阳的官道便充满了繁忙,似乎要将之前几十年的隔绝在短短数月之内赚回来。而从江左前来洛阳的各类人等更是充满道路。

    此时,洛阳东方的官道上,无数商旅之中有一队人马尤其引人注目。官兵与家眷夹杂在一起,车辕之上,旗帜耷拉着,隐约可见“诸葛”两个大字。

    如果说其他人的脸上或多或少都充满了欢笑,那么这群人则带有少见的肃穆,还有一丝丝哀伤,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安世,小弟前来辞行。”

    “仲思,为兄还未恭喜呀!令尊荣升征东大将军,有令尊坐镇扬州,我大魏东南边陲必然如泰山之稳。”

    “多谢安世吉言,世事无常,只望你我兄弟未来相见有期。”

    “贤弟说的哪里话,你我二人乃总角之交。只要为兄尚在,一定不负这兄弟之情!”

    诸葛靓坐在车厢之中,一幕幕情景浮现心头。他心中悲戚,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二十五年后,再见洛中旧识又会是何种滋味?

    他与当今皇帝司马炎、中护军羊琇以及尚书何邵均是同年而生,更是一起长大的玩伴,如今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让他心绪如何能平?

    二十五年前,毌丘俭与文钦在寿春举兵反对司马氏,这也是淮南继太尉王凌之后第二次举起反对司马氏的大旗。

    第一次王凌叛乱,是由于司马氏发动“高平陵之变”血洗曹氏;第二次毌丘俭文钦叛乱则是司马氏诛杀李丰、夏侯玄,进一步清除异己势力。

    彼时,父亲诸葛诞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他也随军出征。当他离开洛阳时,一帮铁哥们前去送行,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慰藉。

    那个时候,司马炎还只是大魏的奉车都尉,谁都知道司马氏已经如日中天,取代曹氏已是大势所趋。可司马氏的话事人毕竟还是司马师,谁又能想到这个发小后来竟成大晋开国皇帝,更在如今一统天下呢?

    老天就是这么喜欢开玩笑。当他抱着成为大魏朝廷柱石随父出征的时候,谁又能想到再回洛阳已是二十五年后,作为战败的俘虏呢?

    正想着心事,便见到管家撩开车窗,轻声道:“家主,队伍已到偃师。”

    诸葛靓看了他一眼,有些恍惚道:“吩咐下去,继续前行!”

    “诺!”

    管家放下车帘,他的思绪不由又回到了二十三年前那一天。

    “父亲,贾长史求见!”

    “贾充?他来做什么?”

    “贾长史说,大将军派他前来劳军。”

    “哼,让他进来吧!”

    “大将军长史贾充,见过君侯。”

    “贾长史,别来无恙!不知大将军派长史前来有何吩咐?”

    “汉末桓灵失道,四方并起,百姓不能保其父母,公侯不能全其妻子,殆于今七十有余年。如今天下三分,陛下暗弱,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侯以为如何?”

    “卿非贾豫州之子乎?世受魏恩,岂可以大魏江山社稷拱手让人!若洛中有难,我当死之!”

    当初贾公闾不过是大将军长史,而如今却是贵为朝堂第一人,身负佐命功勋,爵封鲁郡公。他当初为了帮助司马昭扫除障碍,最终弑杀高贵乡公并一手将安世扶上皇帝的宝座。

    也许在贾充前往寿春的那一刻起,司马昭便决定除掉父亲了吧?

    “父亲,陛下征召父亲入朝出任司空,意欲何为?”

    “这必是贾充在司马昭面前搬弄是非,明升暗降想要夺了为父的兵权。哼,为父若是离开寿春,岂不是如同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其宰割?”

    “难道说,司马昭想要……”

    “哎,曹爽遇害,洛中颤颤,为父人微言轻,不敢轻举妄动。数年来,夏侯玄、邓飏(yáng)、王凌、毌(guàn)丘俭相继被杀,今日终于轮到为父了。司马氏三代之谋,岂会轻易罢手?只怕大魏之亡已在顷刻之间了。”

    “仲思,为父想要你前往东吴为质,以求取吴主发兵,你意下如何?”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一切但凭大人吩咐。”

    为了帮助父亲求取援兵,他不得不前往东吴作为人质,求取吴主孙亮救援寿春。然而终于还是没有救下父亲啊。

    “公子!公子!大将军……大将军……已经被害了!”

    “什么大吴不是发兵三万救援寿春的么?谅那陈骞石苞如何会是父亲的对手?到底是怎么回事,快快道来!”

    “东吴大军确实前往救援,然而进入寿春的只有文钦与全端等人的一万余人。大都督朱异在外围被石苞击溃,寿春城被围困经年,城内缺粮。最后由于意见不合,大将军斩杀了文钦,致令其子文鸯反出寿春。再加上秋雨久候不至,最后……最后……”

    “公子——公子!——”

    “家主,琅琊王府到了。”车队在宜寿里停了下来,管家走到车前,恭声禀告道。诸葛靓甩了甩头,努力让自己回过神来,不由自主地掀开了窗帘。他看向府前等候的人群,突然间一阵酸楚。

    离开洛阳时,他风华正茂,身为世家子,心怀匡扶之治,立志做一番功业。而如今,他虽然不过四十余岁,却早已曾经沧海、两世为人。

    丧家之犬,亡国之臣,还有何面目面对洛中旧识?

    “仲思,仲思,没想到你我姊弟还有相见的一天!”

    琅琊王妃诸葛氏在侍女的搀扶下,快步走到马车前,一把搂过诸葛靓,顷刻间已经泪如雨下。

    ——〇〇〇——

    “那诸葛仲思与陛下乃是总角之交,滞留江左二十多年,此番回洛,恐怕别有一番滋味啊。”张韪大袖轻舞,施施然向府中走去。

    诸葛靓返回洛阳,自然而然地成为街口巷尾议论的对象引起众人围观。此时张韬便跟在二哥张韪身后,兄弟俩侃侃而谈。

    “原来都是官二代,一个大院里长大的官宦子弟,难怪东吴灭亡后,返回洛阳还能受到这般待遇。”张韬有些恍然,“原来这就是‘淮南三叛’中的第三叛,诸葛诞起兵反对司马氏么?

    所谓的“淮南三叛”,说的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夷灭曹爽三族后,据守寿春的统帅三次发动的叛乱。

    这三次叛乱分别是太尉王凌与兖州刺史令狐愚的“一叛”、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的“二叛”和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的“三叛”。

    淮南三叛经历七年,悉数以失败告终。淮南三叛的失败,也意味着朝堂反对司马氏的势力被彻底肃清。至此,天下之心归于司马氏已经不可逆转之势。

    “阿韬,你说司马氏代有天下,是不是天命所归?”张韪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突然间神秘兮兮地问起他来。

    “天命啊?未知人,焉知天。如果真有天命,只怕现在也是老糊涂了吧?”张韬想起司马氏建立的晋朝,留给后世的只是一个残破的江山和将近三百年的大动乱,不由一阵感叹。

    “咦?你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种见识,难道真是神童?”张韪原本只是自言自语,没指望幼弟能够回答,没想到这个小家伙还真敢说啊。

    他转身扶住张韬,郑重道:“如此见忌之语,以后还是不说为宜。”

    张韬回过神来,看着二哥的模样不似开玩笑,不由道:“难道司马家据有江山,真有天命不成?”

    “《尚书》有言,天聪明自我民聪明。《易经》中亦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又如何没有天命,你可知诸葛诞当初是如何被擒获的吗?”

    “还请二哥赐教。”

    “寿春城城高池深,又据淮水之险。且诸葛诞身谦下士,能得部下死力,高平公陈骞与乐陵公石苞虽然亦是陈年宿将,亦未必是他的对手。”

    “想来其中必有缘故?”

    “这就是二哥要说的了。”张韪突然之间有些郑重,“每年秋季七八月份,寿春城必然大雨磅礴,经月不息。只要大雨一到,淮水必然暴涨,往往淹至寿春城下。高石二人围困已久,城内缺粮,部下皆劝诸葛诞突围而去。谁知诸葛诞自忖大雨将至,到时候敌军不战自溃,执意不从。”

    “既然诸葛诞最终被擒,想必那年没有下大雨喽?”

    张韬玩味地看着二哥,这二哥与他父亲一般,对所谓的天命谶纬之学有着过人的爱好。尤其是二哥,其它地方没有父亲的才华,但是在星象一道上,却是青出于蓝。

    “不,天气虽然干旱,最后却下了雨。只是,当朝廷之军攻破寿春,全军进入城内的当天,上天下起了暴雨。而这时,已经是第二年的正月了。若是没有天命,又何至于此?”

    “小弟不敢苟同,时运乃弱者借口,强者谦词。若是诸葛诞实力足够强大,又怎会寄希望于大雨这等虚无缥缈之事。”

    “你这话虽有几分道理,却不值一驳。万物运行自有其规律。不遇天命,虽至强而必亡。譬如项王之于汉高,当秦末纷争,政由羽出,号为霸王。然天命在汉,汉高虽弱,终开汉家四百年江山。若遇天命,虽至弱终必强盛。昔日戾太子被杀,汉宣流落民间,若无天命,如何能够一朝奋起,中兴汉家?”

    “强弱非空话,更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当年若下暴雨,石陈二公未必如后来那般容易。哪怕最终仍然难逃失败之结局,那未来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不愧是我二哥,小弟今日受教了。”张韬听到二哥一番解释,知道这是他对自己的谆谆教导。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准备好了才能去做,当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如何合理地利用当前的条件,最终取得胜利才是一个人做事的正确方法。

    张韪却是看着张韬,轻声道:“阿韬,你比为兄想象中还要聪明。”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