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略

正文 第347章 走街串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哥,像你这样一个店,一年能赚多少银子?”。

    进城后,仲逸带着程默缓缓行走在大街上,路过一家店,不由的问了起来。

    “这位客官,赚多少银子,还真不能告诉你”。

    那年轻的店家环视四周,再次对仲逸打量一番,而后随意说道:“不过,我们知府大人爱民如子c治理有方,百姓们的日子过得不错,百姓们富足,店自然生意就好了”。

    就这么一句,却对答如流。

    此举,若非发自肺腑之言,则是早有准备。

    但凡店家c伙计,或长期赶路远行之人,往往都有一双洞察人情c察言观色的眼睛。

    这个道理,仲逸自然懂得。

    离开店,他与程默继续向前而去。

    “少东家,咱们店的买卖,与知府大人有什么关系?你为何要这样说呢?”。

    店二向那位年轻的店家附耳几句,一脸的不解。

    哼,店家顺手揪住店二的耳朵,匆忙拉回店里。

    “你没看到吗?街上不远处角落里,都是知府衙门的官差,他们穿着布衣,不前不后c不紧不慢的跟着方才那位年轻人。他必是京城或布政司的什么大官,是来微服私访的,你敢不说知府大人的好吗?”。

    店二急忙竖起大拇指:“少东家果真好眼力,佩服,佩服,差点闯了大祸”。

    年轻店家神秘一笑:不是我的眼里好,而是有人提前打过招呼。

    世事百态,世事百态啊。

    城中不少酒楼c客栈,甚至药铺c绸缎店,要去的地方,多了去了。

    仲逸如同一个久未出门之人,见到什么都是新鲜,看到什么都是热闹。

    毫无意外,每到一处,都是随便看看c问问,而那些店家c伙计,也都是随意应答几句。

    结果都是众口一词:知府大人好,知府大人爱民如子c百姓安居乐业之类的。

    看来,必是有人提前叮嘱过,而街上那些布衣差役,更是随时不忘在叮嘱他们。

    尽管不喜逢场作戏,但仲逸却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个知府,一定压着诸多不可告人之事。

    其中,不仅仅是三边镇c大煤矿之事。

    看看再说,看看再说吧。

    毕竟还不到收的时候,而大煤矿才是重中之重。

    路过一个铁匠铺时,仲逸有意做出一副不悦的样子,想必是受不了那予的幕僚时,李序南正是蠡县县丞。

    要说二人之前从未见过面,谁信呢?

    相比仲逸,李序南毕竟来这里已有些日子了,自然免不了与康祺接触,这个问题啊,还是交给他回答吧。

    “算起来,我与仲大人老相识了,不过平日里各自有差事,很少见面,虽算不得熟悉,但至少不陌生”。

    李序南的话再明白不过:认识倒是认识,只是很少接触而已。自然,他们没有深厚的交往,更不会轻易联合起来。

    这种情形,正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皆大欢喜。

    “好好好,认识就好,认识就好,这也算是他乡遇知。我们要好好庆贺一番”。

    康祺向周围挥挥手,其他人纷纷离去,只留下李序南与仲逸,还有通判曹宁。

    “今晚,大家一醉方休,我康某人做东”。

    言语笑声中,康祺领着众人缓缓进了知府衙门大院。/

    最快更新,阅读请。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