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长歌

第六百三十九章 讨价还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宋歌趴在地上不起,一时间周味的空气有些凝固。

    赵光义使劲的干咳几声:“咳咳咳,承奉郎啊,为何跪地不起?”

    宋歌趴在地上说道:“小明不敢说。”

    赵光义就说道:“我已经恕你无罪了。”

    宋歌就说道:“陛下,小民自幼在外独自生活,自我创新了很多实用的生活法门,来京城途中为被人击打头部,失去记忆。

    所幸生活的习惯还在身上,所以把一些东西渐渐地回忆了起来,比如这精盐和葡萄酒都是。

    而小民得以生存,完全是因为途中几个兄弟的帮助,和石家伯父的收留。小民能够有所发展,今日能够面见陛下,也是因为陛下看到了小民的这点生活小窍门。

    陛下。……这个……”

    赵光义听得正认真,宋歌忽然结巴这不说了。

    赵光义就说道:“承奉郎为何结巴了?”

    宋歌就说道:“陛下,小民目前正在创业,其中精盐的加工和葡萄酒的生产,不仅是可以大盈利,而且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利,陛下,我很愿意把这两项技术谨献给朝廷,让朝廷推广发扬,造福于民。

    但是,陛下,我请你赏我点钱,小民实在是太穷了,又是个赘婿,没有独立的资金可以使用,没钱啥也干不成,陛下,我可是有许多的本事的。

    不如这个榨果汁的小玩意,要是我投入生产,每家都有大大小小的两件,那我也可以赚很多钱的,可是现在,陛下,我没钱啊,买原料都没有钱,所以这个项目就无法启动。”

    赵光义就说道:“你的父亲不是很有钱吗?”

    赵光义听着宋歌敢和自己要钱,就在心里嘿嘿的笑了,心里说道:“还真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不过这样也好,贪财是个好事情,就顾不得其他了。“

    宋歌一听,立马大声说道:“陛下明察啊,我父亲是有钱,可是我多年未见他,如今好不容易生活在一起,是付出了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我要父亲,就必须把父亲的财产全部给两位哥哥,所以父亲随我而来,就是净身出户。

    好在父亲之前偷偷给我留了一处宅子,如今可以让他存身,不然,父亲可是要和我一起挤在陛下赏赐的宅子里,陛下想想,那个宅子里要住我的七位结拜兄弟,还要住父亲,是不是很拥挤?

    本来,我敢接父亲净身出户的跟我来,是想着自己可以让伯父投资一些,我把精盐生产起来,可是精盐现在要献给陛下,伯父又说我是石家名义赘婿,只能给石家干活,不能和石家分钱。

    陛下,我现在要养活父亲,我的弟兄们渐渐长大,他们对我有救命之恩,我要带他们活下去,我没钱不成啊。

    所以陛下,你看看,我把这么大的生意给了朝廷,朝廷是不是给我分点利,帮助我更好的发展。等我发展起来,我会给朝廷创造更多的银子。”

    宋歌是豁出去的心态,他表现得很在乎自己的项目,很在乎金钱,在乎到敢大着胆子和赵光义讨价还价。

    赵光义很是惊讶的看着宋歌,他听说了宋歌和石守信要钱,和各个世家分成,但是没想到宋歌会和自己要钱,而且要得这么有理由。但是,想想宋歌的事还真是这么回事。

    赵光义听懂了宋歌的意思,没有直接发话,赵光义说道:“听说把你在洛京半个月里开了好几家店,而且每个店都很成功?”

    宋歌认真地点点头,宋歌说道:“来到京城的路上,失忆了,兄弟们不嫌弃我,照顾我,救护我。所以我发誓要让他们过上好日。

    所以我就想尽法子挣钱,我觉得我们都是小民百姓,做生意挣钱,种地,把日子活好,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可能我遗传了父亲做生意的天分,所以我把农商结合了起来,这一年多里,还是有些成绩的。不过,陛下,小民真的没有钱,还特别需要钱,我需要有人投资。”

    赵光义沉思着说道:“投资,这样,关于精盐的制作,也算是你对咱大宋朝做的贡献,我们大宋朝也不能亏了你。

    分你一成,就一成,你想想啊,青盐我出,人力我出,你就出个技术,一成不错了。

    再说了,这个生意很大,有一成很不错了。”

    宋歌一听,本来还在地上跪着,又一次趴在地上,磕头谢恩。

    宋歌一边磕头一边说道:"那我就把做葡萄酒的技术无偿地送给陛下。

    陛下先可以自己酿着玩,等着我们真正做葡萄酒的时候,我也可以加入指导,到时陛下发我点月薪就可以,陛下想想,到时您可就拥了大宋朝唯一的葡萄酒作坊。"

    赵光义听着笑道:"为什么现在不立刻做葡萄酒的做坊?你不就可以直接领月银了嘛。承奉朗起身说话。"

    宋歌无奈地看着面前想要立刻成为暴发户的赵光义,笑嘻嘻地说道:"陛下,虽然目前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但是我们东京附近的葡萄并没有规模,而且特别少,陛下要是调别处的葡萄过来,那就会资本超支了,不划算。

    所以今天我就给陛下先做坛,陛下自己先尝尝。

    我们先弄精盐,等我们赚了银子,把葡萄在东京四周种起来,三年,陛下就能有自己的葡萄酒坊了。

    而且陛下,这些年小民在山里生活,确实发现了很多做盐的法子,也能探得盐地。

    我们的精盐那怕是买成粗盐的价,也是大赚的。"

    赵光义听着宋歌的话,就说道:“那葡萄酒就按承奉朗说的做。这精盐,咱今天就开始议议怎么做。"

    宋歌又犹豫着说道:“陛下,小民都出来一天了,小民的家人可都在家等着小民啊!"

    赵光义笑着说道:“承奉朗不必焦虑,你这就写一封信,说朕留下了你,让他们再送几条鱼来!"

    赵光义说着鱼,就起身去看清炖的鱼好了没?

    赵光义揭开了炖鱼锅的盖,锅里鲜香味四溢,浓白诱人的鱼汤引人口水泛起。

    宋歌说道:"陛下,可以开吃了。"

    赵光义笑眯眯地说道:“好!好!开吃!”

    几个小黄门就在桂花树下摆好了桌椅,放好一应的碗碟。

    赵光义说道:“你们都下去,走远一点,这里留我和承奉郎就可以。”

    黄门内待们答应着悄无声息的退下去。

    宋歌说道:“陛下真会享受。"

    赵光义说道:"很难就这样子做一次饭,所以呀,不要人盯着。"

    赵光义一边说一边给宋歌盛了一碗鱼汤,给自己也来了一碗。

    宋歌一边指挥着赵光义把炝锅鱼盛盆,一边写好了信,这一次是用的是已经掌握的繁体字写的,并且写上了让岚儿放心的话,信由小黄门送了出去。

    赵光义对宋歌说道:"承奉朗坐下一起吃,尝尝朕的手艺如何?”

    宋歌还在犹豫,就要说不敢。

    赵光义却说道:“哎呀,好麻烦呀,朕已经免你无罪了。"

    宋歌一听赶紧的坐下,陪着赵光义吃晚饭。

    赵光义一边吃一边说道:"承奉郎,你之前说你能找盐地?"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