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黄巾

第13章:我有一计,可破邺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杨皓轩整理好了衣服,回到了营帐,张冲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了。

    四周医师们都向杨皓轩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为了救人脓水那种污秽之物,杨皓轩都能用嘴去吸,对于这个年轻的小统领大家现在都发自内心的认可了。

    夜里,照顾张冲的医师发现张冲的烧退了,体温恢复了正常。

    第二天中午,张冲缓缓的醒了过来,大家都知道,张冲得救了。

    此时张冲的救命恩人正在伤兵营里认真的打扫着卫生。

    两名士兵抬着一个腹部中刀的伤兵跑了进来,神色十分焦急。

    “医官!快救救我兄弟!我兄弟快死了!”一名士兵带着哭腔央求道。

    赵医官扫视了一下帐内的情况,见所有人都在忙碌着,实在是抽不出人手。

    赵医官突然看到了提着扫把清理卫生的杨皓轩,思考了一下,对着杨皓轩喊到:“杨统领,麻烦你帮忙处理一下这个伤员!”

    “好嘞!”杨皓轩高兴的答应了一声,扔下了手中的拖把。

    戴上了事先命人缝制的白色手套,来到了伤者身边。

    伤口很长,大概有二十公分,衣服和血肉粘连在一起。

    杨皓轩拿起剪刀,在衣服上剪开一道口子,刚好把伤口露了出来,拿出止血散小心翼翼的撒在了伤口处。

    然后点燃了一根蜡烛,用火烤了一下用来缝合的绣花针。

    看着血肉模糊的伤口处,杨皓轩的手有些抖,眼睛紧紧的盯住伤口,小心翼翼的缝合着,一刻不敢分神。

    让一个学历史的干医生的工作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杨皓轩颤抖着手,艰难的把伤口缝合完毕,除了有些难看外,其他都很完美。

    赵医官忙完了来检查了一下杨皓轩处理的伤口,肯定的竖起了大拇指,很不错!

    从这时开始,杨皓轩正式成了伤兵营的一员。

    杨皓轩每次接触伤者的时候都会戴上白手套,缝合的钢针都会用火消毒,很多医师都非常不解。

    杨皓轩就召开了一次常用医学常识的补习课。

    对着医师们解释到:“戴白手套是为了不让自己手上的细菌感染患者的伤口,用火烧钢针是为了消除针上的细菌!”

    听得医师们是云里雾里,仿佛听天书一般。

    但是医师们都按照杨皓轩的要求,每个人都戴了一副白手套,缝合前先用火烤消毒。

    果然,伤者伤口细菌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少,伤兵营的治愈率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外面的士兵们都传言,是小将军用仙术治好的伤者,被小将军用白手套摸一摸,用火烤一烤,伤口就会愈合,传的神乎其神。

    杨皓轩一阵头大,解释又解释不明白,一解释细菌就被别人说是仙术,他也没什么办法。

    就这样,杨皓轩一直在伤兵营帮忙治疗伤兵,伤好了的士兵都对杨皓轩感恩戴德,让杨皓轩在黄巾军中获得了很大的威望。

    邺城久攻不下,让张角十分头痛,于是就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

    一天清晨,身穿白袍的杨皓轩从营帐里走了出来,揉着眼睛,伸了个懒腰,在营帐外面打了一套太极拳。

    接过王力递过来的手巾,擦了一把脸,就朝着伤兵营走去。

    一个月的时间,杨皓轩的个子长高了很多,以前矮了王力一个头,现在个子都到了王力的鼻子处,下巴上也长出了细细的绒毛。

    杨皓轩逐渐的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再也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菜鸟了。

    三国游戏系统也被杨皓轩升级到了新手阶段。

    宿主:杨皓轩游戏等级:新手

    年龄:14岁任务点:140点

    系统能力:初级角色介绍(已解锁),初级强身术(**),初级医术(已解锁)初级驯马术(可解锁)……

    任务系统:(不可使用,使用要求游戏等级达到入门)

    商城系统:(不可使用,使用要求游戏等级达到高手)

    ……

    下一级别:入门(晋升条件10000任务点)

    在没有使用说明书的情况下,杨皓轩也慢慢摸清了三国游戏系统的规则。

    每当杨皓轩所在的黄巾军攻破城池的时候,都会获得任务点的奖励,并不是所有的黄巾军,只限于他所在的黄巾军。

    奖励的任务点数取决于城池的繁荣度,小县城加20点,大一点儿的县城加30点,郡府加50点……

    像初级角色介绍,初级医术这些实用性的技能只需要花费一次性任务点解锁就能使用。

    而强身术这类强化自身的技能则可以升级,具体能升到多少级还不清楚,每次升级后杨皓轩都能感觉出自己多出了几分力量。

    走在军营之中,身边的士兵见到杨皓轩纷纷停下问好,杨皓轩都会拱手回礼。

    “杨统领!前面可是杨统领!”杨皓轩身边传来一声焦急的询问声。

    杨皓轩回过头来,只见一个士兵匆匆忙忙的朝着自己的方向跑来,于是停下了脚步。

    “正是在下,这位兄弟有什么事吗?”

    士兵跑到杨皓轩面前,喘着粗气,拱手施礼:“杨…杨统领,天公将军叫你去大帐参加会议。”

    “叫我?”杨皓轩不可思议的指着自己。

    士兵连连点头:“没错,就是叫杨统领。”

    杨皓轩点了点头,转身朝着张角所在的大帐走去。

    到了大帐的门口,门口有两名身穿铁甲,手持长戈的军士在门口守卫。

    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城拔寨,黄巾军的装备有了很大的改良,不再是那个拿着锄头,拿着木棍上前和敌人拼命的乌合之众中的乌合之众了。

    守卫也都认识一直跟在张角身边的杨皓轩,让开了通道。

    杨皓轩对着两名守卫笑了笑,走了进去。

    里面张角坐在了主位上,两侧已经坐满了黄巾军的将领,坐在最前排的有一个杨皓轩的熟人,渠帅马目。

    还有被杨皓轩救了性命的张冲,见杨皓轩看向他,张冲点头笑了笑。

    “末将杨勇,见过天公将军,见过诸位将军。”杨皓轩站在大帐中间,不卑不亢的行礼问好。

    “勇儿来了啊!快坐快坐!”张角笑着指了指马目对面,右边空着的第一个桌子。

    “喏!多谢将军。”杨皓轩缓缓走了过去,端坐在书案之后。

    “诸位,邺城太守姚康,据城死守,冥顽不灵,我等久攻不下,损兵折将,诸位可有良策?”张角脸色阴沉的问道。

    黄巾军已经进攻邺城一周,损兵折将但是没有成效,再拖下去怕是会影响士气。

    “将军,让某带五千精兵,猛攻东城,不日定能攻破邺城。”一个方脸大汉站起身来豪言万丈的说道。

    杨皓轩点开方脸大汉头上的个人信息。

    徐和,黄巾军的将领,也是张角的徒弟。

    张角微微一笑:“徐统领勇猛异常,我已知之,还有谁有良策。”

    见徐和受到了张角的夸奖,其他将领都站起身来表态。

    无非都是给我精兵多少,定能攻破邺城之类的话。

    张角面带微笑,眼中却闪过一丝不耐。

    邺城是东汉重镇,最大的城市之一,可不是寻常小城能比,城墙坚固高耸,若是强攻,必定损失惨重。

    朝廷在这一个月之内迅速反应,大赦党人,命各地乡绅自行募兵,各地的黄巾军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抵抗。

    张角揉了揉太阳穴,看来这次会议得不出什么有用的计谋了。

    “将军,我有一计!”

    听到了声音,张角抬起头,看到一直低头不语的杨皓轩站了起来。

    “勇儿有何良策?”张角抱着一丝希望问道。

    “回将军,邺城守军,已被围困数日,大军连番攻城,守军定疲惫不堪。”

    “末将曾在古籍中看到过熬鹰之说,猎鹰习性凶猛,桀骜不驯,训鹰师则需熬着它,不让其酣睡,使其困乏,野性消磨,则成为手中玩物。”

    “今邺城就如将军手中之鹰,已成囊中之物,却性情凶残,将军可用训鹰之法训之,白日佯攻其城,夜间锤响战鼓,手持火把,围而不攻。”

    “待邺城守军意志消磨,人困马乏之时,趁其不备,可一举攻下此城。”

    “正所谓上兵伐谋,将军当已攻心为上。”

    杨皓轩不急不缓的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好!哈哈哈!就依杨统领之计,好好熬一熬这只猎鹰。”

    张角哈哈大笑,满脸赏识的看着杨皓轩。

    此子真乃天纵之才,文可煮海为盐,武可献计破城,还懂得岐黄之术,将来必成大器。

    邺城守军又打退了黄巾军的一波进攻。

    几个老兵聚在了一起,吃着干粮,喝水休息,补充着体力。

    “今日黄巾贼子的进攻怎么如此软弱无力。”一个老兵嘟嘟囔囔的说道。

    “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仗着人多而已,我等若是兵多将广,我定要杀出城去,砍下几颗狗头。”另一个满脸都是血污的军士豪情万丈的说道。

    “到时候你的狗头别被别人砍去领赏!哈哈哈!”一旁有人出声嘲笑到。

    “别掉以轻心,我总觉得今日黄巾贼子的攻势有些奇怪。”守军的伍长心里忐忑不安的说道。

    邺城的城楼里,太守姚康和谋士聚集在这里。

    “主公,今日黄巾贼军已经攻了十一波,每次都是触城即退,很是诡异。”头戴方巾谋士打扮的中年男人对着邺城太守姚康说道。

    姚康目光闪烁,若有所思。

    此等攻势像是佯攻,姚康脸上闪过一丝冷笑。

    “传令下去,夜间士兵不下城墙,防备黄巾贼子夜间偷袭。”

    “主公的意思是,黄巾军白日佯攻是令我等掉以轻心,真正的打算是夜间攻城?”

    头戴方巾的谋士猜出了姚康的想法。

    “正是,黄巾贼子一群乌合之众,毫不掩饰的佯攻,是把我姚乐正当做不懂军事的三岁小儿吗?”

    姚康脸上满是不屑,自信满满的说道。

    夕阳西下,杨皓轩站在远处看着城墙上的血迹被夕阳映的更加鲜红,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鸣金收兵!

    一个白天时间,在黄巾军各营的配合下,连续进攻了十七波。

    早已疲惫不堪的邺城守军并没有下城休息,都是身穿铁甲,在城墙上整装待发。

    突然,城边鼓声大作,四周举起了一片片火把。

    果然来了,身穿战甲的姚康站在城墙上,看着四周亮起的火把,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这黄巾军的指挥官夜间攻城还要击鼓助威,真是

    酒囊饭袋。

    姚康对黄巾军的战法表现的十分不屑。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