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黄巾

第161章: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惜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洛阳城。

    刚刚到三月,洛阳已经有了春色,才能过马蹄的浅草长在路边,侧过头,能看见一株花正在草叶摇晃,有些落单的样子,却也是美丽。

    风细细的吹过,吹起了片片柳絮,飞上半空,在慢慢地落下。

    皇宫中的大殿外,一老一小两个穿着战甲的将军等候在这里。

    “皓轩,你真的决定去并州了?”

    皇甫嵩有些迟疑,毕竟大军才得胜归来,杨皓轩提出自己想去并州的打算让皇甫嵩也有些惊讶。

    在皇甫嵩的印象中,杨皓轩是一个不喜欢打仗甚至厌恶战争的人,他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会让杨皓轩决定去并州。

    杨皓轩笑了笑,拍了拍皇甫嵩的肩膀:“老头儿,你不是说过吗?战事总要有人打的!你这么大岁数了,并州的天气那么冷,我还真怕你这一把老骨头扔在那儿!”

    皇甫嵩打开了杨皓轩的手,笑骂到:“小兔崽子,没大没小的,老夫这把老骨头还没等扔到并州呢,就被你拍散了!”

    杨皓轩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挠了挠脑袋笑了起来。

    至于杨皓轩要去并州的原因,都在赵国陆陆续续送回来的信件中。

    匈奴人,养不熟的白眼狼,好狠的心,竟然将云中郡一郡的汉民屠戮一空。

    这让知道五胡乱华历史的杨皓轩发自心底的愤怒,想一想百年之后,汉人险些被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灭族。

    想一想如今人口繁华的中原地带,沦丧于胡人之手,让炎黄血脉不得不衣冠南渡,就让杨皓轩感觉一阵心痛。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么融入汉族,要么被我杀到灭族,反正无论如何,杨皓轩是不会让五胡乱华的事情再次发生的。

    “皇甫将军,杨将军,陛下有请!”刚刚进入大殿没多久的张让迈着小碎步又走了出来。

    皇甫嵩和杨皓轩都把自己的佩剑交给了守在殿外的金吾卫,大步走了进去。

    “臣皇甫嵩(杨勇),拜见陛下!”

    “两位爱卿快快请起!”刘宏虚扶了一下,笑呵呵的看着两个人。

    杨皓轩抬起头,只见刘宏坐龙椅上,身穿玄色的冕服,亦如三年前那样,只是刘宏的脸上又多了几分疲惫,几分无奈,还有几分灰白。

    可能刘宏也被这无休止的战乱搞得疲惫不堪了,大汉朝廷成为了今天这副样子,刘宏虽然要负责任,但是也不能全怪刘宏。

    刘宏继位二十个年头了,天下各地灾难频发,大汉朝廷风雨飘摇:

    公元170年,正月,河南河内饥荒,甚至夫妇相食。

    公元171年,二月,地震,海水溢,河水清。五月,河东地裂,雨雹,山水爆出。

    公元173年,正月,大疫。

    公元174年,秋,洛水泛滥。

    公元175年,六月,三辅之地横造虫灾。

    公元177年,夏四月,大旱,七州蝗灾,八月辛丑日,京师地震。

    公元178年,二月,四月,两度地震。

    公元179年,春,又发大疫,三月,京兆地震。

    公元180年,秋,酒泉地震。

    公元181年,六月,夏日炎炎,冰雹下的大如鸡子。

    公元183年,夏,大旱。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洪水,地震)冬,东海,东莱,琅琊等郡,井中冰厚尺余,一时间旱涝冰灾齐至让百姓苦不堪言。

    所以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刘宏曾经四次改元,分别是建宁,熹平,光和,中平,都取吉字,祈求上天垂怜。

    为了表明仁政,刘宏曾经多次派遣宫中宦官带着医,药到民间巡访救治百姓,甚至先后大赦天下高达十四次。

    可惜依旧是事与愿违,大汉朝廷江河日下,一方面北方的边境连年告急,自刘宏登基以来,盘踞于北地的鲜卑人为了表示“欢迎”,先后组织了十四次冬季集体南下打劫的活动。

    另一方面境内也不太平,江夏,益州,巴郡等蛮布动辄反叛,地方政府疲于应对。

    刘宏倒是想拨款,可是连年的天灾百姓早就成了穷鬼了,没有油水可榨了,刘宏甚至还得下诏,令郡国受灾者,田租减半。

    可是没钱总不是个事儿,政府运作要钱,边疆的防务要钱,就连刘宏想修缮一下陈旧的宫殿也需要钱。

    可这钱由谁来出呢?世家?

    呵!关东的这帮世家无论家中多年豪富,钱权生意做的多开心,表面上都会做出一副念着经书“致君尧舜”的样子。

    将门?别闹了,他们能在关西好好抗住鲜卑人,别到了冬天就拉胯就行了。

    所以怎么绕开世家和将门,招到一些能为自己做事的贤臣能吏呢?刘宏思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办法:卖官!

    公元178年,刘宏在西园开始卖官,最早的时候还只卖羽林,虎贲这些低级官职,到后来卖县令,卖郡守,只要胆子大,卖什么不是卖。

    想当关内候吗?只需要五百万钱。想要位列公卿吗?一口价一千万钱。

    看着皇家园林里堆满的钱币,刘宏总算是放下了一块心病。至于买官的人怎么捞回这笔钱,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有了钱的刘宏为了享乐,同时修建了三座园林,面积达到了上百万平米,无数百姓的房屋被强拆。

    百姓流离失所,又被洛阳的官吏驱逐,这才有了后来的黄巾之乱,才有了后来天下不断的叛乱。

    “两位爱卿,休屠各部反叛,京师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刘宏的声音有些疲惫的说到。

    “陛下,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我们要趁着休屠各部占据云中郡根基不稳率先立功,微臣请战云中。”杨皓轩双手抱拳,低着头面色凝重的说到。

    刘宏先是眼前一亮,随后摇了摇头说到:“爱卿对朕的忠心朕明白,可是进攻并州,一旦败了,京师的安危谁来守护。”

    杨皓轩明白刘宏心中的顾虑,笑了笑:“陛下放心,京师的安危交给皇甫将军和凉州退下来的五万甲士来守护,微臣征讨并州,请陛下允许微臣在钜鹿招募兵马。”

    刘宏的面色淡薄,注视了杨皓轩许久,才张开了嘴:“杨爱卿,朕问你,北上在你眼中如何能胜?”

    “陛下…”杨皓轩默然,半响抬起手:“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惜命,天下方能太平!”

    刘宏的脸上微微动容,看向杨皓轩:“朕准许你北上,而且要赢!杨勇,朕希望你活着回来。”

    洛阳城中,荀府。

    一个倾国倾城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厅中,荀彧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脸上满是笑意的问到:“见到杨勇那个小子了?心里高兴了?”

    荀采一双灵动的眼睛眨了眨,认真的点了点头:“哥,你说杨郎今晚会不会来咱们家啊!”

    荀彧伸出了手指刮了刮荀采小巧的鼻子:“我看你啊,早就想住进望亭候府了。”

    荀采双颊微红,仰起头:“我就是想住进望亭候府了,怎么了?杨郎这种大英雄谁不喜欢?哪像你,天天就知道在府中喝茶看书!”

    荀彧闻言一愣,摇了摇头,没有做过多的辩解,还是喝茶!

    不过今天的茶,好像比以往要苦涩一些。

    杨府的门前一如从前,没有一个人,离着街市也是远,安静地甚至少有路人。

    杨府的管家正在门前扫地,看到远远的来了两个人,愣了愣,直到看到了那是杨皓轩和王力,才笑着迎了上来。

    “公子,王统领,回来啦。老爷吩咐了,让你们直接进去就好。”管家接过杨皓轩和王力手里的马绳。

    杨皓轩点了点头,带着王力大步的走进了杨府。

    下人们都在忙碌着,夫人说了,今晚要好好吃上一顿,犒劳犒劳公子。

    杨夫人站在杨皓轩的面前,看着杨皓轩身上满是伤痕的铠甲,还有带上了几分坚毅的脸庞,欣喜的摸着杨皓轩的脸。

    陈仓之战后,杨皓轩看起来当真是多了几分将军之风,可惜多了几分萧瑟,杨夫人不由得有些心疼。

    “瘦了,也黑了,定是皇甫嵩那个老货,没给你吃好的。”

    站在一旁的杨彪认同的点了点头。

    “勇哥!”杨修来到了杨皓轩的面前,亲昵的抱住了他的胳膊:“勇哥,今年农庄的春耕我能不能去参加。”

    杨皓轩笑着摸了摸杨修的头:“可以啊!”

    晚饭做的很丰盛,可惜汉朝这时候的菜式也就那么几样,再是丰盛,味道也是一般,但是杨皓轩胃口大开,吃了几大碗。

    杨夫人一边笑着让下人给杨皓轩添饭,一边埋怨着皇甫嵩,一定是皇甫嵩那老货在军中那些时日将勇儿饿到了。

    其实军中每日分配的干饼和米汤,那东西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是管饱,应当不会饿着。

    就是因为这天天吃干饼,现在什么东西到了杨皓轩的嘴里那都是山珍海味,所以杨皓轩才胃口大开,吃了几大碗饭。

    “勇儿,你也十八岁了?”杨彪突然开口询问到。

    杨皓轩抬起头:“唔…差不多!”

    杨彪认真地点了点头:“十八岁的良乡候,了不得啊!但是你要知道,功高盖主啊!”

    杨皓轩放下碗筷,对着杨彪嘿嘿一笑:“叔父放心,侄儿心中有数!”

    杨彪也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杨皓轩是个有主意的人,不用他事事都操心。

    离开杨府的时候,已经月上中天,依旧是杨皓轩和王力两人两马走在洛阳的街上,可是身份和心境已经和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两个人来到一个宅子前停了下来,宅子上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良乡候府。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