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黄巾

第221章:董卓进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袁绍和他的叔父袁隗也没有闲着,他们假传圣旨,召来宦官的亲信樊陵、许相二人,把他们直接处斩。

    然后袁绍跟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也赶到了皇宫外,驻扎在朱雀门下,何进的部下吴匡等人怨恨何苗不跟何进同心,一直在帮宦官说话,

    于是号令军中,谎称杀死大将军何进的是车骑将军何苗,何进的部下都流着泪说到:“愿拼死为大将军报仇!”

    然后吴匡就与在京中任职的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一起攻杀何苗,把他的尸体扔在了宫苑里。

    袁绍关上了北宫宫门,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前后共杀了两千多人。

    还有人因为没有长胡子而被误杀,所以袁绍表面上大义凛然的说是要诛杀宦官才展开的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政变。

    宦官都杀光了,皇帝的身边没有了家奴保护,以后什么事情就都要听世家大族的了。

    杨皓轩在甬道中追了一路,并没有看到张让等人的身影,返回永乐宫时却看到了从朱雀门逃来的赵忠。

    赵忠看到了杨皓轩不惊反喜,马上迎了上来:“云中候,现在大将军何进已经死了,只要您保下我们的性命,天下就是您做主的了!”

    杨皓轩脸色露出了冷笑,抽出了腰间的宝剑,直接把赵忠砍死,带血的长剑入鞘,杨皓轩摇了摇头:“要怪就怪你知道的太多了!”

    把赵忠的尸体踢到了一旁,杨皓轩回到了永乐宫中。

    脸色焦急的何莲见杨皓轩回来,连忙问到:“辫儿呢?杨勇你有没有看到辫儿?”

    杨皓轩摇了摇头安慰到:“姐姐不必担心,张让他们不敢对陛下怎么样的。”

    何莲一头扎进了杨皓轩的怀中,痛哭出声,紧紧的抱着杨皓轩的腰。

    “杨勇,你知道吗?我好害怕,好害怕见不到你,好害怕他们伤害到辫儿和我们的孩子!”

    杨皓轩轻轻的抚摸着何莲后背的手一僵,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随即满脸的欢喜,用双手扶住了何莲的肩膀。

    “姐姐,你说什么?我们的孩子?”

    何莲轻轻的点了点头,摸了摸微微隆起的小腹:“对,我们的孩子!”

    杨皓轩想起何莲最近这段时间的表现,确实是有一些奇怪,暗暗责怪自己粗心大意,赶紧扶着何莲坐到了床上。

    杨皓轩坐在何莲的面前,郑重的说到:“姐姐,我们要为我们的未来考虑考虑了。”

    何莲歪着头说到:“是啊,刘宏已经死了,我这个时候再生下一个孩子一定会被别人发现的,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总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一直活在阴暗处!”

    杨皓轩沉吟了一下:“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

    “第一,是我引兵入京,拥护你继续做大汉的太后,能瞒的了一时就是一时,如果朝中有了非议,那就只能血腥的镇压。”

    说到这杨皓轩眯眯着眼睛,眼中闪烁着寒光。

    “不过这么做会有一个死结,那就是我和辫儿的矛盾不可调解,等他长大后,无论是权力还是因为你我的关系,都必定要取我的性命。”

    何莲抿着嘴,赶紧摇了摇头,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自己的情人,她当然希望他们两个能够相安无事。

    杨皓轩笑了笑,继续说到:“第二,就是姐姐放弃太后之位,借着今天这个机会离开皇宫,你我就能过上正常人能够过的生活,再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

    何莲眼中露出了犹豫的神色:“那辩儿怎么办?”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杨皓轩也不再遮遮掩掩,有些话就直接说了出来:“辩儿生长于道人家中,举止轻浮,懦弱怕事,而且极为记仇,若是为帝,非但不是幸事,反而有性命之忧。”

    何莲幽幽的一叹:“此事罪责在我,是我没有教育好辩儿。”

    杨皓轩安慰到:“与其让辩儿为皇位所害,不如让他做一个闲散的王爷,我还能护得他的性命。”

    “希望你不要忘了今日所说的话。”何莲板着脸严肃的说到,随后莞尔一笑:“从今日起,我就不是大汉的皇后了!”

    杨皓轩将何莲拥入怀里,脸上都是感动的神色,这一份信任,重于泰山,他定然不会辜负:“莲儿……”

    皇宫大门被攻破后,永乐宫就被杨皓轩手下的钜鹿军接管,一辆马车在钜鹿军数百将士的护送下离开了洛阳。

    典军校尉曹操来到宫中后就直奔永乐宫中看到永乐宫前面把守的精壮将士曹操一愣,心中有些懊恼不已,竟然让别人捷足先登了。

    “我是典军校尉曹操!尔等速速让开,我要请太后出来主持朝政!”曹操对着杨皓轩手下的士兵大声吩咐到。

    从永乐宫中走了出来的杨皓轩跟郭嘉刚好听到了曹操的话,杨皓轩走上前去说到:“孟德兄来的正好,我们来到永乐宫时太后就已经不见了,正要派人去找,孟德兄不如与我们一同去寻找太后。”

    曹操眉头微息怒,满脸怀疑的神色,何太后不会让杨勇这个小子金屋藏娇了!

    随后曹操自己否认了这个想法,那得有多大的胆子,杨勇应该不敢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于是曹操转头命令到:“还不快去寻找太后娘娘!”

    ……

    张让,段珪等人被困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少帝刘辩跟陈留王刘协等数十人在混乱中步行出门。

    他们离开洛阳后一直走到夜里,到达了小平津。

    皇帝所用的六颗玉玺都没有带在身上,身边也没有公卿大臣跟随,只有河南中部掾吏闵贡及时赶到,对着张让等人大喊:“逆贼休走!”

    张让、段珪逃到了河边,眼看着走投无路,闵贡冲杀过来恐吓到:“你们如今还不死,我就来杀你们!”

    于是闵贡挥动手中的剑,砍死了好几个宦官。

    张让等人又惊又怕,知道自己肯定是没有活命的机会了,于是向刘辩磕头告别,痛哭流涕的说到:“我等死后,天下大乱矣,还请陛下保重。”

    于是张让等人被逼投河而死,一场外戚和宦官的争斗以两股势力同归于尽宣告了落幕。

    这群宦官虽然贪婪,但是却忠于皇室,死到临头都没有用皇帝当做人质来保全自己的性命。

    袁绍借机拉拢了何进的旧部在洛阳城中大肆屠杀宦官势力的余党,昔日繁华的帝国都城此时竟然血流成河。

    百姓们都关门闭户不敢出门,街道上只有各方势力手下的甲士在各处不停的穿梭。

    刘辩与刘协不知道闵贡的虚实,张让最后的一番话属实把兄弟二人吓到了,两个人伏于河边乱草之内,不敢出声,闵贡发现了草丛中的刘辩和刘协,连忙跑了过来。

    “臣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闵贡扶着少帝与陈留王,乘着夜色追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光徒步往南行,欲回皇宫。走了几里地,得到百姓家一辆板车,三人乘车到洛舍后,下车休息。

    天亮后,闵贡找到两匹马,少帝独骑一匹,陈留王与闵贡合骑一匹,从洛舍往南行,这时才渐渐地有公卿赶来会合。

    以太尉杨彪、司空杨勇,司隶校尉袁绍为首的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着车驾,簇拥刘辩回宫。

    奉何进之令入京"勤王"的并州牧董卓率军来到显阳苑,远远望见宫中起火,知道发生了变故,便统兵急速前进。

    天还没亮,董卓来到京城西,听说少帝刘辩一行人在北边就要回宫了,就率军与大臣们一起到洛阳城北的北芒阪(今北邙山)下迎接刘辩。

    董卓带着大军来到了坐在板车上的刘氏兄弟面前。

    二十年前,皇帝用一纸诏书将前途一片光明的董卓罢免,五年前他被皇帝的一纸诏书调遣,一年前他被皇帝的一纸诏书逼退。

    而现如今,他可以带着一群桀骜不驯的军队大张旗鼓的出现在皇帝刘辩的面前。

    刘辩望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流泪,司徒袁逢上前呵斥到:“董卓,你手下的将士惊扰了陛下圣驾,还不快快让他们退后!”

    董卓脸上露出了不屑的冷笑:“你们这些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为什么还要军队后退?”

    于是董卓上前与少帝叙话,少帝说起话来语无伦次,而一旁的陈留王刘协则对答如流。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陈留王比少帝贤能,而且认为自己与抚养陈留王的董太后是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的念头。

    杨皓轩看着面前嚣张跋扈的董卓低下了头,眼中闪烁着幽光,如果不是留着董卓还有用,现在岂能轮到你董胖子在此嚣张。

    废立皇帝之事费力不讨好,还要借用董卓之手来完成,所以杨皓轩来迎接刘辩、刘协并没有带上赵云跟钜鹿军。

    董卓带着少帝跟陈留王还有公卿百官回京,但是他并没有进入洛阳,而是在洛阳城外驻扎。

    董卓来的急,其实他手上只有三千人马,为了装腔作势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晚上命令手下悄悄的出营,第二天早上再让他们大张旗鼓的回营。

    让不知道真假的皇帝,官员,百姓都误以为关西主力正在陆续开来,都噤若寒蝉,只有杨皓轩一人看破了董卓虚实,但是并未说破。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