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1618:燎原

诡变 第八十六章 作战计划 (大年三十第一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望虎堡,在辽阳和沈阳一线,距离沈阳中卫也不过一日的路程,乃是明军在沈阳、辽阳之间所修筑的军事坞堡,本来应该是明军保卫辽、沈卫所的关键要地,本应该驻扎约一千五百名精锐步骑,但是李成梁在二次起复之后,在主政辽东之后开始大规模敛财以消除朝廷对他的戒心,他通过上报空额,缩减实际兵力的方式聚敛了大量的钱财,但是结果是导致辽军的兵力大量缩减,名义上辽东的驻军约有10万之众,但实际可以使用的兵力不足一两万,这也是为什么杨镐需要从全国各地调动大量兵力入辽的原因之一。

    不仅仅是兵力上的缩减,辽军的武器装备的维护,坞堡军事要塞的维修,运往辽东的后勤补给各个方面都被各级军官大肆贪墨,结果明军在辽东的大量坞堡缺乏维护,年久失修,士卒逃亡更是家常便饭,张子云到达望虎堡的时候,这里只剩下一百多名士兵,且大多数衣着残破,浑如乞丐,逼得张子云拿出了一些补给给这些可怜的士兵。

    接着就是巡视望虎堡了。

    按照规定,望虎堡应在每年夏、冬二季的农闲时间召集民夫对坞堡进行必要的维修加固工作,因为辽东的土质松软,以这种土壤进行夯筑的坞堡极易在雨多的情况下损毁,但因为维护费用的挪用和人员的大量逃亡,结果望虎堡的外墙以及堡内的一些仓库年久失修,不是倒塌就是已经损毁,就连兵士居住的屋子都已经摧毁,,剩下的士兵都蜗居在一个大的仓库之中,仓库也是四面漏风,不敢想象他们是怎么度过冬天的。望虎堡外围有一段墙壁甚至已经被冲毁,整个坞堡基本上属于无防护的状态,倘若建奴来袭,这区区百人,恐怕连十分钟都坚持不了。

    张子云几乎是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座军事坞堡,这座辽军安置在辽阳、沈阳中线的坞堡损毁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坞堡东段的城墙基本已经冲毁,守军连做个木栅的力气都没有了,坞堡内的情况更加糟糕,留下来的不过是一名姓马的百户,以及一百多名营养不良的辽兵,衣甲残破,一脸木然地在这里等死,还有二十几个冻病的士兵,差不多已经快饿死了。

    按照杨镐的意思,登州卫各营,模范军和广西土司兵都会驻扎在此,张子云一面下令在坞堡外扎营,同时立刻派出侦骑,又让第一团第一连和第二连接替堡内的守军,把伤病员移送堡外救治,同时补给这些快饿死的辽军,

    依依设置的最后一个兵站就在沈阳,登州商会在这里准备了一些备用替换的军装、马匹、粮秣以及弹药,扎营完毕之后,凌威立刻带着人拿着补给清单去沈阳。

    忙完这些,他便带着人到望虎堡内设置的瞭望台,经过模范军的清理打扫,原本一片残破的望虎堡总算是整洁了一些。

    从瞭望台上举着望远镜向东望去,辽东群山重重叠叠,起伏连绵,原本应该是密林成海,现在已经是光秃秃的一片,虽是二月,极寒并未消去,尚有几点银白点缀着荒原旷野,若是春日,便是密林一片,人在其中隐蔽,是断然不能被发现的。

    这里便是大明能实际掌握的最后一个军事坞堡了,再往东,便是深山密林,除了冒险者和那些潜伏在其中的女真人,便再也没有更多的汉人深入了。

    如今,那里已经是后金的地盘了,这已经是双方交战的最前线了。

    张子云长长地叹了口气,放下了望远镜,努尔哈赤和满清,就是在这群山环抱之中,天寒地冻之间一步一步称雄天下。

    也不知道是天命,还是大明无人。

    区区“天命”二字,便是无数人血流成河,兴亡覆灭。

    这丛山环绕,波折起伏,确实会对大军作战产生极大的限制,尤其是机动较差的部队尤其巨大。

    “李指挥使和宁大人的后队到哪呢?”

    陈进忙走到他身边,道:“原本应该是早上就该到了,但路上有点耽误,半日后应该到了!”

    “他们到了之后,便和他们一起将我们储备的所有木料进行加工,编为木栅,做得越多越好。”

    陈进点了点头。

    萨尔浒的地形开阔,实在太方便建奴的步骑展开攻击了,只能用木栅、鹿角、壕沟以及胸墙构成鳞次栉比的防御体系,以火枪手、长枪手、火炮构成多层的防御体系,依托防御工事逐次抵抗,尽力拖延时间,再加上各种其他技术上的支援,对建州步骑形成压制。

    只能依靠这些防御工事来抵消建州的兵力优势,并尽力拖延时间。

    开战之后,他会尽力劝住杜松,但是历史上劝谏杜松的人也不少,结果杜松根本听不进任何意见,如果真的如历史一般,杜松率军冒进,那么到时候萨尔浒大营就会正面受到八旗主力的全力进攻,历史上,萨尔浒大营只坚持了一个上午就崩溃了,而张子云恐怕要坚持一到两天,等待马林和李如柏脑子灵光或者在沈阳的杨镐及时反应,在萨尔浒方向对努尔哈赤展开攻击,而在萨尔浒激战一两天的建奴军是绝对抵挡不住明军主力的全力进攻。

    当然,张子云不会傻到带着大炮和步兵如杜松那样分兵进攻吉林崖,模范军的主力必须在正面承受建州主力的进攻,确保大营不被八旗攻破。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危险的设想,一旦努尔哈赤在大营方向进攻受挫,他保不准会移动兵力,联合吉林崖守军击溃杜松所部,到时萨尔浒大营就会陷入历史上杜松所部的情况,腹背受敌,所以一旦杜松部开始溃败,张子云就必须做好应对,他只能尽力保护杜松,让他尽量带着残兵退回浑河,防止吉林崖的建州军渡河攻击大营的背后,情况最糟糕的状况,杜松全军覆没,那就只能用杨泉给他的那些秘密武器,摧毁建州军对浑河一侧的攻击。

    不到最危险的时候,那堆罐子里的东西最好不用,因为那是他打算用在无法抵挡建州主力进攻时候最后使用的东西。

    张子云只能期望最好的情况发生,他能在正面顶住八旗主力的猛攻,争取时间,而杜松则能利用这段时间击溃吉林崖守军,然后回师同张子云一起挡住八旗军,直到援军到来,如果情况极好,甚至可能展开就地反攻。

    同样的战略也可以用在马林所部身上,甚至更加简单,一旦被分配到马林所部,只要杜松部一遇到袭击,就劝说马林立刻出击攻击努尔哈赤的侧翼,或者单独出击,从侧翼对展开进攻的努尔哈赤发起攻击,这样的话遭到攻击的努尔哈赤一定会发生混乱。

    如果攻击失败,就立刻退回尚间崖就地转入防御,利用工事抵抗努尔哈赤的攻击,只要迟滞努尔哈赤的行动,就可以为刘梃,李如柏赢的时间。

    用两千多名步兵,四百多名胸甲骑兵,外加火炮等装备,再加上李光忠所部的配合甚至其他明军的配合,击溃六万建奴是奢谈,但若只是坚持一二日也许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只要一定程度上重创八旗,都可以逼迫努尔哈赤放弃他的战役设想,就算是损失杜松一路,只要击破努尔哈赤全歼明军的作战计划,对于张子云来说就是胜利。

    只要能够获得战功,他就可以返回登州,扩大模范军的规模,到时候再与努尔哈赤对决,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处处被动,毫无主动可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不出现历史上三路全军覆没的惨败,且战且退撤回辽沈一线防御,都能留住一线希望。

    为了在萨尔浒能够防御成功,他已经和陈进以及各步兵连的连长,作战参谋们反复推演了无数次,战术层面上能做的都做了,如今的他,只能将所有的宝都押在士兵身上,希望模范军的士兵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平日里的训练水平,只要能撑过那两天,胜负之数就会明确下来。

    但愿努尔哈赤会像历史上的那样采取行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