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都市言情 -> 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

第133章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换了一位擅长写楷书的学士,仔细的写了两遍之后,终于让老爷子满意。随后朱允熥做的对联,被小心的贴在老爷子寝宫的门前。

    “朴不成,回头让人镌刻在木板上,明年接着用”老爷子笑着吩咐道。

    “奴婢遵旨”朴不成笑着回应,“皇爷,殿下,造办处送来了十二箱爆竹焰火。如何处置,还请示下”

    “咱不爱看他东西,送东宫处让孩子们乐呵乐呵”老爷子随口说道,不过目光微转,看到沉思的朱允熥,开口道,“大孙,你想什么呢”

    烟火是好东西,东宫那边两位还尚小的幼妹已经念叨了好几回了。宫里那些没就藩的小王爷们,也是掰着指头算放焰火的日子。

    可是,朱标刚刚故去,按照风俗东宫三年内不能贴对联,不能放炮。

    “皇爷爷,父亲”

    “哎呀”老爷子一拍脑门,脸上的笑容顿时变成愁苦,“哎,刚才一高兴,咱把这事给忘了。你们东宫,今年这年是冷门冷脸”说着,语调又转为暴怒,对朴不成说道,“咱刚才没想起来,你也不知道提醒还有送焰火那些人,他们心里可有君父”

    “奴婢该死”朴不成赶紧跪下。

    “皇爷爷”朱允熥急忙开口,笑道,“孙儿看不如这样,正月十五的时候,在玄武湖畔放了,让京城的百姓跟着热闹热闹”

    老爷子微微点头,“也好普天同庆沐浴皇恩”说着,又道,“春节,赏京师百姓诏书你写了没有”

    y

    “孙儿已经写了,京师十以上者,米三斗,肉两斤,酒一斤。鳏寡孤独者,格外赏布料一身”说着,朱允熥小声道,“都是杭州抄家的钱财,分给受冤百姓之后,还剩了许多,正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事办得好”老爷子破涕为笑。

    贴了春联,又开始贴门神。

    大明立国以后,皇帝下旨服饰礼仪仿照唐朝。所以门神不是秦琼和尉迟恭,而是复古的神荼和郁垒不是ei是。

    不过有了刚才那个插曲,似乎是想起了亡子,老爷子的情绪有些低落,强颜欢笑。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其实年纪越大的人,过年过节之时,越是容易伤感。

    群臣退去之后,披红挂彩满是年意的宫城之,巍峨的大殿之下,又只剩下他们祖孙二人。

    老爷子坐在殿,手捧着一个暖炉,看着殿外的景象,嘴里念叨着,“以前过年,你祖母包饺子的时候,总会在里面塞一些小钱儿,谁吃着了,谁就明年有好运”说着,叹口气,“自从你祖母走了,咱就再也没吃过那么好的水饺了”

    随着老爷子的话,记忆那些画面涌上心头。

    在朱允熥的记忆力,他祖母做饭的手艺算不得好。包饺子也总是那几种馅,白菜肉,芹菜肉,大葱肉。远比不上东宫小厨房里,那些御厨包的鲜美。

    可是,那毕竟是亲人亲手包的,吃的是亲人的味道。

    眼看老爷子有些伤感,朱允熥笑道,“皇爷爷,刚才孙儿回来的时候,城里热闹着呢。要不,咱爷俩出去转转与民同乐”

    老爷子想想,笑道,“别说,咱还真有这个意思”随后,又笑道,“也不知那个淮西的小馆子还开吗咱还挺想他家的狗肉呢”

    “走着”朱允熥笑道。

    “走着”老爷子起身。

    爷俩都是布衣常服,也不用再换。朴不成吩咐几声,几十个护卫开道,爷俩从小门出宫,走入京城市井。

    出了皇城到了前门大街,鲜活的市井之气扑面而来,明儿就是除夕了,街上采购的百姓依旧络绎不绝。

    货架上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辽东的松子干果,苏北之黄花,金针。武当之鹰嘴笋c黄精c黑精。

    除了吃的还有喝的,茶则安松萝c天池,绍兴岕茶,径山虎邱茶。

    衣裳料子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各种点心匣子,南北名酒。

    人人都是新衣新帽,人人都是脸上带笑。有熟人碰见了,相互拱手作揖问好。

    大人们手里拎着采购的年货,满头是汗。孩子们手里举着糖人,舔一下,眉眼笑开花,全是满足。

    “爷爷,盛世亦不过如此”

    朱允熥并非完全的讨老爷子高兴,也是有感而发。百姓有钱,街上有货,商品充足,购买力旺盛正是盛世的缩影。

    老爷子双手插在袖里,看着市井人群满脸是笑,口气却有几分郑重,“不敢说盛世京师乃天下菁华所在,繁华理所当然。是不是盛世,还要看天下其他地方,是不是也这么富足”

    说着,又是一笑,“再说,盛世不盛世的,咱爷们说了不算,百姓说了才算”

    “爷爷”朱允熥也心有感慨,“您放心,将来孙儿一定让大明,达到真正的盛世”说着,看着人群,目光满是坚定,“让天下百姓,再无饥寒。”

    “有志气”老爷子拍打朱允熥的肩膀笑道,“凭你这话,爷爷一会也得喝几盅”

    上次和老爷子出来吃肉的那家馆子,在一条巷子里。穿过热闹的大街,又走了一会儿,才依稀看着那家的幌子。

    “等会”走着,老爷子忽然停住,对朱允熥说道,“这家怎么没贴对联”

    巷子里的人家门前,都贴了新春对联。唯独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门上的春联还是去年的,凌乱的不成样子。

    “许是没来得及贴呢”朱允熥说道。

    “不贴对子算过年吗”老爷子闷声道,“这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爷俩正说着话,一个夹着包袱五大三粗的汉子,低头快步往院里走。

    “哎,那汉子你,就是你”老爷子叫住他,“这你家”

    那汉字四十来岁,满脸短续,闻言停住,“老人家,这是我家,您有啥事”

    “你家对子呢”老爷子指着残留着纸片的门头问道。

    “哎呀”汉子跺脚,“我给忙忘了”

    朱允熥笑道,“你是干什么的,这么大事都能忘了”

    “我我是”汉子有些不好意思,“我是劁猪的年根底下,买猪的人多,我就给忘了这事了”说着,懊恼起来,“这大过年的,我上哪请人写去卖对联的也不知还有没有”

    “你不用找人写,也不用买,咱给你想办法”老爷子笑着开口。

    “可别让我写我肚子里没有和劁猪有关的对联”朱允熥心里一惊。

    劁猪,就是阉猪的。这玩意在这个时代,还是门了不得的手艺呢,跟阉人是一个道理。

    想到此处,朱允熥心里忐忑的同时,忍不住看了一眼身后跟着的朴不成。

    果然,老朴似乎想到了什么,双腿夹紧,面色发白。

    “您会写”汉子脏兮兮的手,从包袱里掏出一个纸包,萝卜粗的手指夹出两块桃酥来,笑道,“那麻烦您老了”

    老爷子也不嫌脏,接过来就吃。

    “嗯,咱想想”老爷子边吃边道,“大孙,别看你爷爷读书少,可是写个春联还是行的”说着,又问汉子,“你是劁猪的”

    “对呀”汉子连连点头。

    “你听好”老爷子大马金刀的站着,颇有气势的开口,“咱这上连是,双手劈开生死路”

    “此联何意”朱允熥问道。

    “劁猪呀,一不留神就把牲口弄死了”老爷子嚼着桃酥说道,“所以说是生死路”

    汉子点点头,“听着新鲜老人家,下联呢”

    老爷子一笑,“一刀割去事非根”

    “哈”朱允熥大笑,“爷爷,贴切”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去事非根”汉子念了两句,“我得赶紧找人写去别一会给忘了“

    “别,你踏实待着”老爷子对身后摆手,“来个会写字的,给他写上”

    说着,笑呵呵的拿着半块桃酥,和朱允熥继续前行。

    “皇爷爷,您说的还真贴切”朱允熥已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哈哈”老爷子也笑,“这叫活学活用”说着,目光忽然古怪起来,看着身后的朴不成,“你当年净身的时候,跟劁猪一样吧”

    朴不成挤出几分笑容,“奴婢当时蒙着眼睛,只觉得下身一凉”

    “不疼吗”朱允熥好奇道。

    “谁知道那净身的师傅用了什么手段,奴婢当时就觉得凉,过后才疼”

    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事非根都没了,心里更疼吧哈哈”

    “孤听说,净身之后,给你们插一根鹅毛管子排尿,是不是真的”朱允熥来了兴趣,紧跟着问道。

    朴不成低头,“殿下,奴婢割的是根,不是茎”

    昨日蹦迪,甚欢。

    有机会,大家一起蹦。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