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都市言情 -> 荡剑诛魔传

烽火情缘 第五五零章 贵人贵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夏日也并非无时不刻洋溢着热情。

    卯时过半后天穹才慵懒地睁开惺忪睡眼慢条斯理地擦亮面容。

    山林草野间的生息却是早早被惊起虫鸣鸟噪此起彼伏绵延近四十余里地。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一人一骑裹挟着风尘于黄土绿地间或奔走驰骋或腾挪纵跃大抵是往西北方行进。

    跑马不走寻常路显然不是为了赶路而是在躲避着什么。

    跑马的是姜逸尘自然在躲来追杀他的人。

    约莫一个时辰前。

    夜未尽天未明。

    姜逸尘剑挑紫夜轩五人众却也陷入了新包围圈中。

    最先赶到场的五个帮派无意僭越朝廷严规给了他个择路而逃的机会。

    姜逸尘一点都不客气地欣然接受了。

    既是择路而逃优先考虑的便是去向。

    藏身市井浑水摸鱼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有紫夜轩这前车之鉴姜逸尘没有半分把握其他江湖草莽的品性便要比紫衣侯来得好索性不去做赌反将自己弄得束手束脚。

    何况蜀黔两地深山老林颇多利于藏身匿形夜枭归林踪迹难寻。

    之后便是挑路线也相当于是挑当前去路上的对手。

    他挑的是西北去向上站位离他不远不近的一组为突破口。

    只要这五方人手不齐心往一处使劲来留他那么彼端五人多半是站场做样子的既不愿当出头鸟又不想被冷眼指谪。

    究其根由或与整体战力相关或是帮中未下死令而立场不定。

    姜逸尘则顾不得那么多不论是对方心有怯意还是消极待战哪怕是个陷阱他也只能从看起来最为松懈的防线处谋求脱身之路。

    好在他的判断没出差错。

    且好巧不巧这五人正是来自烽火楼。

    彼时郑仑、陈岐命丧黔墟尚未事发五人只是奉帮中所命在这贡举镇上配合搜寻那神秘杀手的踪迹哪知运气这么好便给撞上了。

    然而五人在江湖上只算二流实力合五人之力想必才勉强能与那圆月镰者打个平手直面完全有能力一剑挑了他们五人的杀手夜枭好像不见得是什么幸事。

    当夜枭朝西北面飞掠而来后深有自知之明的五人丝毫不敢造次象征性地做了番拦截便装作不敌轰然退散。

    再从拦截者化身为心有不甘的追击者穷追不舍。

    有这猪一般的对手放水姜逸尘乐得笑纳大礼配合五个土鸡瓦狗将戏做足后施展开轻功扬长而去。

    当今江湖上轻功高手不少可能追上白无常叶凌风的人却不多。

    尚为幽冥教黑无常时姜逸尘的轻功已能同白无常不分伯仲。

    可随着修为不断精进对《无相坐忘心法》的理解不断加深姜逸尘对自然之力地掌控也愈加醇熟其中的飘然出尘之感运添足下隐有冯虚御风的态势现如今便是叶凌风也难以望其项背。

    有此脚下功夫非是那些不世出的怪才老鬼现身谁人能追上姜逸尘的脚程?

    故而姜逸尘很快便同追袭各方拉开了距离扑入山林之中。

    奔逃近二十里地还能跟在姜逸尘身后五十丈范围内的已然寥寥无几。

    但姜逸尘也再无余力将身后尾巴彻底甩掉。

    一来与紫夜轩一战内力耗损本便不小还能强撑着全赖身上所备丹药的功劳。

    二来随着他的行踪暴露大批围追堵截者闻风而来为尽快甩脱他们他又是负了些新伤纵然多为皮外伤可终归是于心神有损。

    本以为只能拼意志力就这般奔逃下去直至在树林间偶遇了匹野马。

    这马自然不是普通马。

    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落踏轻盈行路如风。

    是匹外域良驹乃汗血宝马近亲号称月下赤兔。

    这类马在中州是否仅此唯一不得而知却足够稀奇罕见。

    至少姜逸尘迄今为止独见过一匹。

    这匹马正是那随着怒霹雳在沙场上对垒厮杀陪着怒霹雳在江湖上自甘堕落为怒霹雳身死而弹泪在晋州城外救过姜逸尘性命的黑将军。

    两年之前姜逸尘同黑将军做了个简单约定若入苍梧山后五日未归黑将军便去野自在。

    因为他若不是死于意外便是成功混入了云天观或幽冥教不论哪种情况都不适宜也没办法常同黑将军接触。

    随幽冥教回西江郡后他倒也曾瞥见过这黑货的身影碍于被鬼耳堂的眼线察觉便没有去确认。

    而今在此危急关头再遇不知是因缘巧合还是有贵人相帮姜逸尘是没能从黑将军给予的回应得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这暂时不重要有了贵马黑将军的脚力相助大可轻松逃出生天了。

    毕竟光凭他自己所最为忌惮的藏锋阁等强帮虽难迫近他多少却也总能不离不弃地缀着如此一逃一追下去可不知得折腾多少个日夜。

    而黑将军一来则教他们吃了一嘴灰。

    乃至眼下是处在黔地范围还是入了蜀姜逸尘都不得而知。

    ……

    ……

    就在姜逸尘及黑将军所经之处约是三十丈开外的密林岔道上有三方人马或奔走而来或纵马而至不约而同却步勒马。

    密林再如何繁密总有可通行之处。

    岔道分岔再多也不难从道上寻到那快马的蹄印尽管那快马落步极浅且相隔甚远。

    但让三方人马止步的却非这点儿困难。

    而是地上沙飞石走、道旁枝摆叶颤的景象。

    无端风起自是人祸。

    三方中该是有人心生不屑向前踏出两步有心一试那人态度。

    当即便见那端山色沮丧天地低昂沙石纵切断枝横扫飘叶飞射密林间剑意通彻四方!

    上前之人只得冷哼作罢退回原处。

    旁侧之人见状出声道:“谁给他们的自信敢公然庇护那小子?”

    另有人一边调转马头打算回去复命一边阴阳怪气道:“人家只是在这练剑可没挡你的去路你有本事便冲过去试试咯?”

    ……

    ……

    林深处。

    姜逸尘未能直面那小范围的天地异象和无匹剑意却也能清晰感知到后方诡状。

    有人在舞剑!

    用剑人于剑道上的造诣在他之上于天地之力的领悟借用上也要比在药谷瀑布前的楚山孤更为深刻。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姜逸尘心下已是知晓其为何人。

    只是对方与他虽有相见之缘却算不上相识更谈不上熟稔。

    想来是好心顺手一帮再无他意便拱了拱手以示谢意就要策马离去。

    却听一和煦之音随风入耳:“姜少侠请恕公孙失迎之礼。公孙既是在舞剑便要将这剑舞下去。”

    公孙煜没有直言姜逸尘却是反应过来这位已接过散人居居主之位的剑道大家是打算借舞剑之名帮他拦敌心生惶恐忙要再次告谢。

    又听对方道:“姜少侠切莫多礼少侠昔时义举在先于我散人居有恩在前此番不过举手之劳毋须挂念在怀。若蒙不弃不妨移步敝居好教公孙略尽地主之谊。”

    姜逸尘这才明白当中缘由。

    想起曾在蜀地汉阳村一遇的吴桐不由面带喜色问道:“不知吴大哥和吴夫人可还好?”

    “公孙先替两口子谢过姜少侠的关心汉阳村归来后他们深居简出了些但日子总算过得不错。”

    言罢此事公孙煜又接道:“前些日子听闻风声老吴担心那些人联起手来于姜少侠有大不利便带了四个兄弟跟着混了进去想着或有机会里应外合相助脱困。一个时辰前知悉黔墟和贡举镇上的事便飞鸽传书回来要我出来瞧瞧少侠有否往这方向来所幸是碰上了。”

    “小苗初怀身孕不宜过多动弹否则本也是要出来见过的。”

    姜逸尘听言不免动容躬身抱拳道:“有劳了。麻烦之身实不敢叨扰。复得自由身后在下定来谢过各位!”

    “呵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散人居散人居准确说来该是懒人居才是都是群不想被麻烦麻烦的懒人偏偏我们这群懒人最不怕的也是麻烦。”

    “公孙观姜少侠所为与我等实可谓同道中人自己人的麻烦便不算麻烦。”

    “公孙大哥既如此说了逸尘也不再客套。”姜逸尘先是改了称呼“当下之事不过小事尚能应付得来也不愿散人居过早惹上一身骚。待得真有需要时但望散人居不请逸尘吃闭门羹才是。”

    “哈哈!好!江湖人是该有这份担当和洒脱劲儿。”

    “一里地外的岔口北行四十里即至散人居散人居将永远都是你的朋友永远对你敞开!”

    姜逸尘似听出了其中弦外之音问道:“那么岔口南行呢?”

    “呵呵往南二十里西行盘山而上山腰处开一断崖有落瀑为屏障是个去处。”

    “多谢。”

    “受人之托还是得把话说完那儿有个自称是你之故旧的人相候。”

    姜逸尘愣了愣。

    一愣这故人为谁?

    二愣公孙煜最后这说话语气似有几分古怪。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