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十、虎啸江南 1114. 美式武器的援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n二十九年1940五月一日,枣宜会战终于爆发,日军最大野战机动部队第11军的主力,大部分在湖北,对赣北地区只能采取守势。

    而第九战区赣北地区的中,经过了1940年的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后,也是疲惫不堪了,急需整补。

    随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大部分国土后,逐渐威胁到美国的利益,美国开始对中国提供一些援助。

    1940年,根据美“援华法案”的协议,中国可以利用美方的贷款来购买美式装备,武装其中央军的精锐。

    说白了,美国就是个视利益为上的国家,以前大量出口战争资源比如石油钢铁给日本,那时候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了,但美国也是当作不知道,闷声发大财。

    现在可好,发现养虎为患,日本要把整个中国都要侵占了,这个可不符合美国、英国、苏联等大国在亚洲大陆的利益。

    因为苏联援助中国后,美国也开始坐不住了,搞了一个援华法案,进口中国的桐油、棉花等物资,倾销一些武器n给中国。

    当然,也会提供一些无息低息的贷款,说老实话,贷款给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明知道这些钱是一时还不了,跟送差不多。

    但这里面不单单是钱的事情,而是国家的利益,钱的事可以从别的地方赚回来,但国家的利益,可关系到国运、长久的发展等。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没有选择权,只有接受,管他娘的什么苏联美国,管他们什么国家利益什么亚洲大陆政策,有奶便是娘。

    对于一个快要饿死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有奶便是娘,来之不拒,先吃下再说,至于什么苏联是红色nn美国是什么竿子打不到的地方,都无所谓。

    这个当然是对于国家这个层面来说,对于罗志成他们三营来说,这些东西大部分都不清楚,只是知道,部队来了一批美国货,也就是美式装备。

    这些美式装备到74军的,有1903春田bn,1式加兰德bn,汤姆逊nnn,2式60迫击炮,甚至有75榴弹炮,105榴弹炮,各种通讯器材,吉普车,大卡车。

    这就让罗志成秀才竹竿等视新式武器如生命的人,兴奋异常了,拉着部队赶紧接收武器n。

    然后拉着班排长以上的人,开始接受美军顾问来传授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各种武器搭配使用出来的新战术。

    注明一下,74军虽然是第一批接收美式武器的部队,以前也是第一批接收苏式武器的部队,但并不是全部换装的部队。

    这个基于几点来考虑,第一,人家老外的援助没有很多,运到狼多肉少的中来,个个部队都想要。

    只能是这个分一点那个也分一点,尽量对一些嫡系、精锐、表现好的部队,都有份,都能分到一点。

    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对某一个军进行全部换装了,就算74军是最精锐的中央军,也不例外了。

    其次,全面换装是有很大风险的,万一这武器没玩熟练,或是战术没有跟进,上去不是浪费了武器,甚至也会带来灭在国内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地方军阀,就是在亚洲,也是可以横着走了,甚至是在陆军方面,可以跟日本掰一掰手腕了。

    日本也正是看到这种趋势,也不得不提前侵华,结果造成两败俱伤,亚洲两个最大的军事强国,就开始长久的互相消耗。

    罗志成他们对德械武器很熟悉,在军校里练得最多也是德械武器,包括什么毛瑟bn、捷克式轻n、马克沁重n、sn、迫击炮等常规武器。

    到了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日本和德国成为盟国后,德国开始放弃中国,不再对中国卖出武器n,连军事顾问都撤了回去。

    好在中国在使用德械武器后,军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会了一些仿制品,比如中正式bn、仿制马克沁重n的民二四,还有大量的sn等。

    国产的武器n,顶了几年后,发现军队越来扩大,战争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这样动不动就几十上百万参与的大会战。

    这种超级大会战,极度消耗武器n甚至是国力,本来就不富余的中国,一下子就空了下去,而且这个无底洞还见不到底。

    没办法,193年底到1939年,苏联见到中国快要撑不下去时候,开始了大批的援助。

    从轻武器的n到重武器的大炮,甚至是战斗机,连飞行员一起送,开着飞机过来就不回去了,称为自愿者,直接在中国和日本战机作战。

    加上现在的美式武器来,就单单是74军,就有了国产货、苏械、日式作战缴获的、还有仿制的、美式武器等,简直是个大杂烩。

    罗志成自己经手或是打过的,加上现在的美式轻武器,就有好几个国家的,部队成了武器的博物馆,自己也快成了世界轻武器精通使用者了。7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