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暴君

风雨飘摇 第八百五十九章 绿油油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崇祯皇帝恨铁不成钢的道“你都是个成年人了,怎么还跟个小孩子一样选择你觉得这种问题还需要选择么”

    望着有些懵逼的朱慈烺,崇祯皇帝道“你站在什么角度去想问题你是太子,是下一任的大明皇帝,你跟朕说要选择

    朕告诉你,只要对你有利,你应该是全选,而不是选择其中之一这才是皇帝”

    朱慈烺躬身受教难怪自己的父皇能够成就这么一番功绩,光是这不要脸的劲头,估计就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像倭国这种国家和民族,他们骨子里面就是臣服于强者,只要大明足够强大,他们就会跪的老老实实的,反之,他们就会是第一个跳出来闹腾的。

    所以,有用的时候用,在倭国安插大量的人手进去,暗地里控制住倭国,背黑锅的事情全扔给倭国就是。

    等到倭国没用了就赶紧处理掉,我大明自然就是上应天命,吊民伐罪,永远站在伟大光明正确的干岸上。

    这才是最正确的方法,而不是选择单一的方法,明白了么

    另外,最近的大明有什么问题,你可从最近的奏章里面看出些什么东西”

    见朱慈烺依旧有些懵逼,崇祯皇帝便指了指桌子上的奏章道“你拿这几份奏章看一下,然后跟朕再说一下。”

    朱慈烺老老实实的拿起桌上的奏章慢慢看了起来,直到全部翻看完了之后才愕然道“父皇是说,我大明的人口增加速度在加快”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不错,人口增加速度加快的原因你应该能知道吧后果呢有没有想过”

    朱慈烺斟酌着道“人口增加速度加快的原因,儿臣以为应当是大明国内整体环境的稳定,粮食的增产,还有民间财富增加的原因所致。

    至于后果的话,就是很可能导致土地不够分配,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问题”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人口增多是好事儿,但是土地分配上面就容易出问题。

    现在还好,新增加的人口还不算是太多,但是再有个十年二十年,人口就会以倍数的模式向上增涨,到时候又上哪里找那么多的土地分配给他们

    别跟朕说蓬莱洲那边,那边的土地是多,但是首先你得想想大明的人口有多少。人人都要土地的话,再多的土地也不够分的,就算是把整个世界全打下来也不见得够用。

    那么问题来了,像这种情况,太子以为应该如何解决”

    听崇祯皇帝提到太子这个词,朱慈烺心里就明白了,这也是对自己的考校之一,只是比较轻松一些而已。

    斟酌了半晌后,朱慈烺道“依儿臣之见,倒不如将百姓引导出来,让一部分人放弃种地,由农变为工、商、士、兵。

    当大量的百姓由农转为工、商、士、兵之后,他们也就不再需要土地,土地不够分配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一部分。”

    崇祯皇帝却笑眯眯的道“可是,转化而来的这些人又想回去种地了怎么办或者说,剩下的百姓也不想种地了,又该怎么办”

    朱慈烺顿时就有些懵逼了。

    普通的百姓转成士、工、商、兵之后再想回去种地,或者说剩下的百姓也不想种地了,这两种可能无论哪一种出来都是要命的问题。

    前者是朝廷和地方官府将再一次面临着土地不够耕种的问题,后者则是全世界都面临着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见朱慈烺有些懵逼,崇祯皇帝也就不为己甚,只是呵呵笑了两声之后才吩咐道“你先回去跟你府中的那些人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用着急,这件事情远远没到火烧眉毛的地步,最少也会经你留出来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在此之前都不用担心。”

    脸上笑嘻嘻的崇祯皇帝其实心中已经无数次麻卖批了。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扔给朱慈烺的作业,实际上崇祯皇帝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其他人或许不清楚,崇祯皇帝却比任何人看的都清楚。

    大明现在的情况是民间开始富裕起来,财富总量随之增加,百姓生活的压力小,而娱乐项目还不够多的情况下,生孩子就成了民间喜闻乐见的事情。

    尤其是自崇祯三年就开始的鼓励生育政策,官府对于生孩子有补贴,孩子的教育也有补贴,百姓们自然就敢放心大胆的生。

    也就是说,自崇祯三年之后就开始慢慢增加的人口到现在,已经有一茬已经完全成年,这些人又会不断的创造出下一代

    再过上二三十年的时间,大明的人口很可能会从现在的两亿多近三亿的人口直线上涨到四亿左右。

    整个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口

    按后世的人口总量来看,五六十亿应该是没问题的,然而后世容纳五六十亿人口的前提是因为后世有着足够先进的生产技术,无论是土地还是粮食都能养活得了那么多人。

    大明有那么先进的生产技术吗

    很显然,没有,就连后世那些技术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光凭一个杂交粮食和高产作

    物,想要养活那么多人,明显不太现实。

    至于计划生育什么的,崇祯皇帝就更没有想过了。

    理论上来说,大明的人口极限应该在十亿左右大明本土加上沙皇俄国的地盘,再加上欧罗巴的地盘,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

    这里面的问题在于,想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势必就会有大量的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面,否则粮食就会不够吃。

    粮食不够吃的下场,几千年来的王朝变迁已经证明了一切

    所以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崇祯皇帝也头疼。

    相对比之下,剩下的像吏治贪腐一类的问题反而显得无足轻重了起来。

    事实上,吏治贪腐这一类的问题不论是古今中外,只要下得去狠手,再加上申明亭一类的存在,想要治理并不难。

    头疼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干脆将这个问题抛在了脑后。

    就像是刚才跟太子朱慈烺说的那样儿,时间还有的是,起码还有个一二十年的时间,可以慢慢来,不用太着急。

    一二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想必也足够内阁和中极殿那边想出些办法来了。

    崇祯皇帝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奥斯曼土耳其。

    奥斯曼土耳其这一回算是倒了倒了八辈子血霉了东边有急着转移国内矛盾的莫卧儿帝国,西边有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大明天字号走狗,南边就驻扎着大明南海舰队下属的苏伊士运河分舰队,北边则是快要发疯的沙皇俄国。

    四家都够一桌麻将了

    然而奥斯曼土耳其也绝对不是什么善茬子。

    差点被奥则朗布派人干掉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崇祯十五年出生,崇祯二十一年继位,刚刚继位的时候才六岁,朝政先后由其祖母和母后主持。

    在穆罕默德四世刚刚登上苏丹这个位置的八年里,整个奥斯曼土耳其的政治体系贪污腐败横行,各地叛乱不断,可是说是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已经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当然,这里面绝对没有大明帝国暗中出力,锦衣卫也绝对没在其中搅风搅雨崇祯皇帝敢拿着黄台吉的性命发誓。

    而就在去年,也就是崇祯二十八年,出任奥斯曼土耳斯首相的穆罕默德柯普吕律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面,就处决了大概一万多人。

    一万多贪官污吏、不法军人和谋叛分子。

    刚刚十四岁的穆罕默德四世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一个君主应有的才能。

    除了大力支持柯普吕律的狠手整顿之外,又成功的将军方和民间的目光引向了之前行刺自己的莫卧儿帝国。

    一方面是首相柯普吕律大力整治贪污腐败,让奥斯曼国内的百姓生活条件能够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则是将民间和军队的目光引导向战争方面。

    可以说,奥斯曼土耳其国内的矛盾基本上都被穆罕默德四世和柯普吕律联手转移向了外部。

    这种骚操作一度让崇祯皇帝以为穆罕默德四世也是个穿越者。

    然而很可惜的是,老天爷终究还是偏爱大明的,这个位面的穿越者只出现了崇祯皇帝一个,而穆罕默德四世并不是穿越者。

    如果要说到证据的话,那就是穆罕默德四世的后宫。

    穆罕默德四世是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如果换算成大明的制度,大概也就是相当于崇祯皇帝的存在。

    奥斯曼土耳斯的苏丹是有后宫的,而且后宫里面的美女也不止一个两个,林林总总的百十个总是有的,再加上那些宫女一类的,上千人几乎就是很容易的事儿。

    穆罕默德四世不能不例外,虽然现在仅仅才十四岁,但是该懂的已经懂了,对于那些大臣贵族们进献的美女也都笑纳了。

    然而就跟中原皇帝的后宫一样,后宫的那些美女们是需要人伺候的,因为总不可能让这些美女亲自耕地织布吧

    要不然谁还有心情去伺候苏丹要是等苏丹一回后宫就得面临着后宫那些美人琢磨着该怎么种地该怎么弄衣服,那还怎么给苏丹一个身心愉悦的后宫环境

    所以,后宫中的这些美人必须得有人伺候才行,以便于让她们能够全身心的为苏丹服务,让苏丹可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朝政上面。

    关键在于穆罕默德四世后宫里面伺候那些美女的人。

    中原皇帝的后宫里面,伺候那些美人的都是阉人,这也导致了中原阉割技术的独步于天下,很多藩国想学都学不好。

    而同样想到阉割技术的奥斯曼土耳其在这门手艺上面明显没有什么天赋,屡屡出现阉割不干净的情况。

    美女多,负责播种的苏丹又只有一个人,雨露没办法均沾而伺候的人又阉割不干净,后宫里面会出现什么情况也就不难猜测了。

    就跟中原皇帝们吃独食的习惯一样,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也同样喜欢多吃多占,同样喜欢吃独食。

    为了防止自己被绿,奥斯曼土耳斯的苏丹们想出来一个任何人都想不到的骚操作后宫里面用来伺候那些美女的,全部都是黑人

    因为苏丹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