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都市言情 -> 将军快跑,那个王爷坏得很

第一四三章 心病还须心药医(2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三日之后,宫里传来消息,太皇太后打从回宫起就没怎么进过水粮,天冷又染了风寒,凤体欠安,还把自己闷在静慈宫里,无论谁去请安都不肯见。

    纵然华盈寒有所顾虑,还是接下了姜屿交代的差事,代他进宫探望太皇太后,无奈的是,她也被挡在了静慈宫的殿门外。

    通禀的太监道:“寒姑娘不用奇怪,这些日子有不少王宫大臣得知娘娘凤体违和,遣了自家女眷前来问安,可是娘娘通通都拒了,谁也不见,娘娘并非避着姑娘一人。”

    “陛下呢,娘娘也不见?”

    太监摇头,叹道:“娘娘回宫那日就把陛下托付给了陛下的师傅,让他带着陛下读书习字,莫给陛下闲暇,陛下近日没空过来。”

    华盈寒看着紧闭的殿门,没急着离开。

    初一的时候越国派了使臣来给姜屿送礼,似乎还有什么事想求姜屿帮忙。姜屿便定下今日接见越国使臣,他抽不开身,得知太皇太后身体欠安又不免担心,才让她先来看看。

    哪怕见不到太皇太后,她也打听打听太皇太后的身子到底如何,总不能就这样回去复命,待姜屿问起,来个一问三不知。

    “太医来把过脉了吗,娘娘的身子可有大碍?”华盈寒问道。

    太监又叹了口气,“娘娘倒是肯让太医诊治,可太医说风寒好治,娘娘的心病不好医。娘娘从景王殿下那儿回来就不肯吃东西,奴才们苦苦相劝,娘娘也只肯用上一丁点儿,这身子怎么撑得住。娘娘的心病若是解不了,再如此茶饭不思下去,凤体怎能安好。”

    华盈寒点了点头以示知晓,而后离开了皇宫。

    她带着探到的消息回到王府,等到日落时分,姜屿才从外面回来,她把侍从的话原封不动地讲给了姜屿听。

    书房里,姜屿坐在书案后面,沉默了好一阵,似没想出什么办法,看着她问:“盈盈,你说,母后的心结应该怎么解?”

    华盈寒转眼看向它处。她要是知道的话,今日还会吃闭门羹?

    太皇太后的郁结是柳氏母女,如今柳掌仪已经死了,月慢还在地牢里,身上又背负着命案,还犯了挟持太后的重罪,只有死路一条,难道太皇太后这次还会原谅月慢,盼着见月慢?

    如此想想,到底怎么才能让太皇太后释怀,她就真不知道了,不能对症下药,心病如何能治?

    于是她摇了摇头。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你随本王进宫,再去瞧瞧。”

    “奴婢觉得王爷还是一个人去比较好。”华盈寒轻言。

    无论太皇太后的心病需要谁治,这个人都绝不会是她。

    那日太皇太后斥责她放肆,怪她步步为营,没把她老人家放在眼里,她担心太皇太后对她的成见已越积越深,她去了只会适得其反。

    从前她也不曾刻意地讨好过太皇太后,如今便不会强求太皇太后消什么成见。

    “你不去,难道打算一辈子都对母后避而不见?”

    华盈寒想说未尝不可,毕竟她不会在祁国久留,但是姜屿还不知道她的心里的筹谋,便没将拒绝的话说出口。

    第二日,她跟着姜屿坐上马车,去往皇宫。

    天已经晴了好几日,今日天上忽然阴云密布,又开始下起了小雪。

    马车缓缓前行,车帘在风里晃动,冷风也从车窗外灌了进来。

    姜屿看着坐在一旁的华盈寒,记得她刚来的时候,还只有在马车外随行的份。

    他第一次带她进宫的那日,也是一个雪天,那时他母后召见,他知道他母后在这个丫头身上寄有厚望,盼着她能得他的喜欢。为了敷衍他母后,他带着她一同进宫,让他母后误以为他真的对这个女子不一般。

    恍然一年多,现在想起来,他心里不免有些自责,他怎会舍得让她和那些侍卫一起在外面冒雪受冻。

    姜屿见华盈寒的斗篷系得有些松散,伸出手替她整理了一番。

    华盈寒没有来得及拒绝,她抬起眼,看见的竟是姜屿极为耐心细致的样子,叫她一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耐心这个东西在姜屿这儿似是稀罕物。

    她再次来到静慈宫外,紧闭的殿门依然纹丝不动,没有因姜屿来了而敞开。

    太监通禀后出来,说的还是那句:“娘娘说她谁也不见。”碍于来的是景王,奴才依太皇太后的意思拒绝之后又连连赔罪,唯恐王爷降罪。

    姜屿看着那扇殿门,压根就没有把他母后的拒绝听进耳朵里,既然通禀无用,他便亲自上前推开了门。

    门外的奴才们近日奉命拦了不少人,大臣女眷也好,诸位王爷的王妃也罢,通通都吃了闭门羹,但是他们有几个脑袋敢拦景王殿下?

    华盈寒犹豫了一阵,她不想进去给太皇太后添堵,但是姜屿执意她跟着,她拗不过。连太皇太后的懿旨都拦不住这个固执的人。

    静慈宫里很安静,殿门和所有的窗户都关得死死的,将光亮和喧嚣都挡在了外面。

    奴才们大都被太皇太后遣走,只有一两个宫女还在里面侍奉,端着药和茶果进出寝殿。

    姜屿闯亏闯,到了内殿的门外,他还是放慢了脚步,轻轻地推开了那扇虚掩的门,步入内殿。

    咳嗽的声音传来,姜屿眉间顿时添了一抹凝重。他绕过床前的屏风,朝着病榻上的人拱手,“母后。”

    华盈寒没有走近,但她看得见那里的情形,太皇太后躺在床上,脸上因生病而没有血色,瞧上去虚弱疲惫。

    太皇太后见声音,甚至都没有看姜屿一眼就翻过身去,面朝着墙壁,不欲理会谁。

    “母后好些了吗?”

    太皇太后仍背对着他们,不肯说话,只是一个劲地咳嗽,声音听上去有气无力。

    还有什么比母亲病了更能令子女担心。

    姜屿遣走了侍候在床边的宫女,寝殿里便只剩下他和华盈寒还有他母后三人。

    姜屿神色沉重,“母亲到底要儿子怎么做才肯顾惜自己身子?”

    太皇太后还是没有吭声。

    “母亲是在怪儿子,还是在怪盈盈?难道母亲觉得我们错了,不该让那二人罪有应得?”

    姜屿放下了规矩和亲王的身份,仅用寻常人家母子交谈的语气同太皇太后说着话。他见母亲任不肯回答,连回头看他一眼都不肯,他在身侧的手徐徐蜷起。

    华盈寒看在眼里,心里也受到了触动。姜屿平日高高在上,孤傲又任性,如今他在生病的母亲面前苦苦相劝,没有一丁点架子,说每一句话都是由心而发,平凡却真挚。和平日在大臣们面前威风八面的他判若两人。

    太皇太后再是做了难以让人理解的事,她也是他的生母,是他在这世上为数不多的至亲之一。

    一碗药就放在床边,散发浓厚的药味,咳嗽声充斥着华盈寒的耳朵,哪怕床上躺的不是她的娘,她也不禁忆起了她娘病重的时候,也就能体会姜屿此时的心情。

    太皇太后的每一声咳嗽传到姜屿耳朵里,定是像针在扎他的心一样。她瞧见他的手一直紧握着没有松开。

    姜屿也不是个多善言辞的人,他看见母亲这个样子,实在不知还能如何相劝,无奈之际,仅唤了声:“母亲……”

    “你走吧,去忙你的国政。”

    太皇太后终于开了口,却说了这冷冰冰的一句。

    “母亲一定要撵儿子走?”

    “从今往后,哀家谁也不靠,你们谁也不用来管哀家,就让哀家一个人活到哪日算哪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