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都市言情 -> 拾爱之都

第72章 加油工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拾爱之都最新章节!

    近年来实体经济或多或少都受到网络的冲击,近年来快递物流公司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佐证。

    不愿进军网商的实体投资者都在找寻受网络冲击最小的行业。

    最后许多人发现餐饮和药品是特别值得投资的事情。

    餐饮因时效性的限制,快递是无法达到那么短时效的。

    而对于药品的购买人们是因为慎重,毕竟药是不能乱吃的,在网络上购买相对要少一些。加之现代人对于健康比以前更为看重,药品本又是暴利。

    所以现在大街小巷的到处看到餐饮和药店不断的增加。

    但自从某巴巴的H马鲜生出现后,一些人才恍然大悟,除了餐饮

    还可以追溯到饮食的源头,毕竟猪羊牛鸡鸭鱼这些肉类和蔬菜水果更是人们每天必须的,而且大多数人工作忙碌了一天更愿意在自家附近一站购齐,不愿为了买个菜和肉去太远的菜市场东一家西一家的选。

    现在稍微大一点的城市里,都不难见到一家家的生鲜超市开在社区的楼下。

    有些规模小的只销售蔬菜水果肉类,更多的是规模比普通便利超市大,又比超级购物市场规模小的店,既销售瓜果蔬菜肉类等生鲜,以及调味品,还顺便销售传统便利店有的常规生活日用品。

    经过公司的数据分析显示,因为客流量大,生鲜超市里食品销售额竟然比传统便利店更好。

    自己两个没搞定的连锁超市一个是传统的便利店,另外一个就是新兴的生鲜超市。

    肖晓通过观察发现每天鲜店的水果蔬菜特别有价格优势,所以客流量特别大,是一个值得拿下的客户。

    肖晓先把电话打给了每天鲜生鲜连锁超市的李总。肖晓通过以前的同事了解他除了是食品品类的采购,好像还参与管理。

    这并不是肖晓第一次给李总联系了,电话是公司之前的员工留下的。肖晓已经联系了几次,也去过连锁超市的每一个分店。因办公室在调配仓库肖晓也去过仓库,不过只见到过李总一面,接下了一张肖晓的名片,留了一份产品资料和报价,之后一直是各种理由的婉拒。

    从目前每天鲜已上架的同类产品来看,除了少量一两款顾客指定要买知名通货品牌,其它全是高毛利的,说明李总比较看重的是利润。

    公司的产品品质在中上水平,利润点对于超市来说是也足够的,铺市率也在逐渐提升,综合考虑是不错。不过单从知名度和利润上看就没有优势了。

    所以肖晓估计李总一直没同意上架的原因要么是利润空间,要么就是回扣问题了。

    回扣这个东西,虽然知道公司可以根据销量提供一定比例的回扣。但肖晓是最不愿意给的,因为满足了人的贪念,就会越来越贪。不过实在不行的时候,也只能选择下下策了。

    这次也不例外,李总又一次的以巡店忙,打算拒绝与肖晓见面。肖晓追问李总在巡的店是哪里,李总告知是二店后,马上又说可能很快要去其他店,不好确定地址。

    肖晓打算下血本,打了个滴滴。根据自己之前在地图上定位的九个点,他最可能去的也许是离二店最近的五店。

    结果等肖晓赶到五店,李总并不在。肖晓询问五店的店长,想要问问李总有没有来,结果店长说并没有看到。

    店长已经见过两三次肖晓,每次肖晓也总会和她闲聊几句。店长感觉肖晓也不算讨厌,见肖晓自嘲要打滴滴一个店一个店找,就随口说十店在筹备货架了,或许下午李总会去那边。

    肖晓问了地址,激动的道谢后,兴奋到连午饭都没吃,打车跑去了新店。

    到了地方,肖晓很快找到了绿色的招牌,又是一个四五百平方的店。

    店里好几个人忙碌着安装货架,倒是没有看到李总。

    不过门口倒是有两个相对悠闲的人在聊天,其中一个瘦高个二十多三十岁的样子对里面指指点点说着什么,另外一个四十来岁身材壮硕却矮一点的男人抱着胸微笑听着。

    反正没有见到李总,肖晓打算在这里等一等。

    以为那两个人可能是其他公司的销售,或许也在这里等。

    肖晓决定上前打招呼,毕竟大家都是跑业务的,以后可以资源共享,“你们好,不好意思打断一下,你们也是过来等李总谈上货的吧!”

    指指点点的人有些不悦的斜眼瞟了肖晓一眼,没有理会打岔的肖晓。

    倒是中年男人对肖晓微笑了一下,不置可否。

    肖晓有些尴尬的退了几步,站在离两人一两米处,恰好还能听到对方的谈话。

    从两人的对话中肖晓总算大致知道了两人身份,中年男人应该是这个连锁超市的老板或者至少是管理人员,瘦高个应该是他朋友,看情况也是同行。

    在两个人聊了差不多半小时后,瘦高个终于和中年男人道别离开了。

    肖晓马上走过去对中年男人笑着说道“您好,您是这里的老板吗?刚刚我还误以为你们也是跑业务的了。”

    “你是?”中年男人仍然礼貌微笑,不答反问。

    不过对方的眼神已经让肖晓更加确定对方是每天鲜的老板,或者至少是老板之一。

    “哦,对不起,忘了自我介绍,我叫肖晓,这是我名片。我是做饼干和豆腐干之类小零食的,听同行说你们又开了新店,过来看看。”肖晓说着话递出了自己名片。

    肖晓故意撒了一个小谎,让对方觉得自己在这一行干了很久,有这一行的人脉资源。因为这样对方会对自己更信任,对产品也会更认可。

    “光顾着介绍自己和产品了,您贵姓啊?”

    “免贵,姓罗。”

    “那我叫您罗老板咯!”肖晓肖晓说,也算再次确认对方身份。

    对方给了肖晓一个爽快的笑容,坐实了身份。

    “哦!我们是在合作的吗?!”对方拿着名片翻了翻面。

    “暂时还没有,不过不久之前已经和李总谈过了,他正在和我讨论细节问题。今天既然遇见您了,我可以顺便和您聊聊我们的产品和出货政策,正好公司新出了力度很大的政策,你们新店开业我还可以申请一些特殊的活动支持。”肖晓逮着了绝好的机会。

    “你带样品了吗?!”罗老板问道。

    肖晓当然带了样品,不过为了能留下对方的微信,肖晓又撒谎“带了,不过不齐了,因为上午另外一个新开的店对我们产品很感兴趣,所以留下了一些。现在我只有一部分了。要不这样,我加一个您的微信,我把带来的样品给您,其他我发图片给您先看一下,顺便把价格和政策发给您。我扫您的二维码吧!”

    “好的,你等一下啊!”罗老板说完拿出手机。

    加完微信,肖晓拿出部分样品,一一介绍卖点和价格优势。

    肖晓和罗总讨论完产品,聊天的过程中又获悉了连锁生鲜超市的一些情况。

    罗总是江苏的人,老婆是四川的。因为以前只是做蔬菜水果批发的,对成都市场和除生鲜外的产品他并不熟悉。所以除了蔬菜水果的进货渠道,其他产品的采购和人员管理更多是他老婆和小舅子在操持。

    最重要的信息是他们打算年后在成都继续开店,预估最终是二十家左右。

    肖晓心里不断的分析,慢慢有有了计划。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