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都市言情 -> 八十年代长姐

第55章 后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八十年代长姐最新章节!

    三婶的两个外甥女,隔壁钱爷爷的大孙女,村西万师傅的大闺女。

    都是老实规矩懂礼人家的孩子,面试就是走个过场。

    姚爱华担心她走了之后,让白玫去招人的话会引起村里人的议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姚爱华简单的说了几句话,告诉她们什么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就让张芳带着人离开了。

    晚上,姚爱华收拾回家要带的东西,看着床头上一本德语原文书‘FAUST’停顿了一下。

    大学时代最喜欢的《浮士德》。

    什么重生复活的,还真是读书读得魔障了呢!

    自嘲地摇摇头,姚爱华随手把书放进皮箱里。

    嫂子魏宝娟正在嘱咐事情,姚明左耳听右耳冒,心已经飞到了广播电视里的北京城。

    只要是有父母疼爱的人,就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姚爱华带着侄子走了,姚爱国一家也即将回京,这个消息在不大村子里,一时间成了头号话题,相比起来,白玫家的小作坊反而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了,毕竟还只是听说,没看到影子。

    7月1号,领完小学毕业证,白玫小学毕业了。

    班级里的几个同学拿着新买的纪念册,逢人就要写几个字,条件好的还会互相留下小照片。

    “鹏程万里”“友谊万岁”“一辈子的好朋友”……

    王珂也要求白玫在她的册子上写下“做一辈子的同桌”。

    这个梦想……

    王城写的是“蓝天上的白鸽”,怎么看着那么酸呢,这小子应该没那么早熟吧……

    “什么意思?”王珂问他。

    “要不写蓝天上的白猪?你看,那朵像不像猪?”王城指着天上的云朵,一本正经的道。

    “你才是猪呢!你可以滚了!”王珂推开他,找别的同学去了。

    小学生涯,居然就这样结束了。

    白玫突然意识到,她这辈子又没戴上红领巾!

    7月5日星期天早上6点,王兴发借来大队上拉粮食的四轮子,带着白玫去省城取货。

    坐火车要四个多小时,四轮子“突突”了一路,走国道足足开了近5个小时。

    没有棚子的车子开起来,灌了一肚子的风,柴油的尾气冒了一路的黑烟。

    一个司机加两个乘客都被吹了个灰头土脸,头发根根直立。

    这个后世绝对禁止进市区的农用车,就这么正经八百光明正大的进了城。

    货运站很大,几百米的大院子里搭了几个大棚子,货物左一堆右一堆堆得乱七八糟,这些是刚到的货物,还没来得及入库。

    后面一排货仓按照发货省份分成不同的区域,包裹码放的整整齐齐。

    王兴发拿着白玫的户口本,找货运站的工作人员,核对货物到了没有。

    “浙江义乌过来的?那边儿货仓里七八个大包裹到了四五天了,你们再不来我们正打算打电话呢!超过三天没取,每件每天收5毛钱保管费,等会过来签字交钱。”货运站的人脸上都是汗,插着腰大喘气。这大夏天的搬货,真不是人干的。

    “那边棚子里昨天到了四个大纸箱子,你去看看是不是吧!”

    定了这么老多材料?这俩丫头的小生意是有多大!

    八个大包裹里面都是丝带之类的,四个封好的大箱子才是订购的金属发夹、发卡。

    白玫打开了其中一个箱子,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的用小塑料袋装好的圆片一字夹,每个小袋子里面是100枚。

    白玫拿起其中一个小袋子,从里面抽出一枚。

    银色波浪圆托,整体长度5.5cm,圆托直径8mm,夹身宽度2mm,上翘的波浪尾部上,是一个1mm大小的小小标志。

    当初本来是想印‘爱美’两个字的,可惜吴国杰说精度不行,现在普遍应用的YAG激光打标机最小线宽0.05mm,1mm左右的汉字打出来会糊成一团。退而求其次画了个梅花形打上了字母,冲着光线看,还挺好看的。

    一个小夹子,定价7分5,打个标要2分钱。加上弹簧夹背后的标,一共打了两万个标就花了400块钱。

    “都对上了吗?点好了别缺了啥。”王兴发看白玫想的入神。

    “对上了是吧?寄件人吴国杰,收件人白玫,一共是12件货,没错吧?”工作人员脖子上挂着毛巾,拿着擦了一把汗,跟过来跟白玫核对。这家人真奇怪,货对不对问孩子!

    “没错,对的!”白玫道。

    “那好,8件货超出2天保存时限,另收保存费16块钱,收件人户口本拿出来签字交钱!”

    白玫赶紧把户口本交给他核对,交上钱签上名字。

    “大人看热闹,小孩交钱签字,怪事儿!”

    货都上车绑好已经是12点多了,大家伙又累又饿的,在火车站旁边的小店随便吃了一口就往家赶。

    尽量白天回到家,现在的国道路况可不好。

    这么多货,白玫家是放不下的,王兴发提前收拾好了一间屋子做了仓库。

    张芳吃完晚饭就在王兴发家等着,这几天她带着那几个姑娘,把白玫家的小书房规整了一顿。

    靠墙一排货架子,长宽1.5米的大桌案,桌子中间是一个宽30厘米的三层的置物架,每个方向的桌腿上都装上了固定的电源,就连针线笸箩都有五个,越是细致,张芳这心里越是打鼓,这也不像她想象中的的小手工啊,姚爱华到底都教给了白玫些什么?

    四轮子开进村,几个人忙忙的把东西都搬进了屋里,村人们都纷纷来看热闹。

    听说这些就是姚爱华订购的货物,要让白玫加工的,这才知道前几天听说的事儿,并非空穴来风。

    “都是啥呀?这么老些?”

    “还雇人不,她三婶,我们家大姑姐可还在家闲着呢!”

    “哎呦,小丫头是要发财了呀,姚爱华给你多少钱哪?”

    “一个小屁孩子知道啥头花样式,可别糟害了东西!”

    “别搬进去呀,打开看看呗!”

    嘁嘁喳喳一些个老娘们小媳妇的好奇死了,这就已经有了眼红的了。

    “小丫头挣两个手工钱,你们也眼气!吃饱了撑的!”王兴发一个大嗓门,把一帮人都轰走了。

    “暂时不招人了,老板回北京了,咱们可做不了主!”张芳解释道。

    幸好有姚爱华的那些准备,这么多货,要是堆在白玫家,能不能守的住都难说。

    王兴发做了这么多年村长,威信和地位让一般人也不敢轻易招惹。

    张芳在村里人缘好,有她看着,一般的女人再眼红也没办法。

    白玫再一次为自己的冲动选择后怕,如果没有跟姚爱华合伙,没有替人加工的借口,那将是怎样的后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