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铁甲骑兵

正文卷 第610章 国舅爷失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美洲战争意外顺利之时,华国在南洋却传来噩耗。∑菠☆萝☆小∑说

    正月二十,也就是3月15日,就在美洲三路大军截杀阿戈斯帝诺的军队时,华国国舅爷,帝国大洋洲总督,南洋战区司令,在吕宋岛视察途中遇袭,生死不知。

    当时华国海空军在南洋进行为期10个月的大搜索,意外落空。舰队已经坚持了如此长的时间搜索,不可能继续维持下去,无论是战舰还是战机每次出动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在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时,议会很难批准继续维持军力,这实在不划算。

    要不是顺势从婆罗族手中抢了婆罗洲,这次耗费颇糜的行动,将是华国多年战争以来最大一次败仗,而倍受争议。

    即便如此议会中还是传出不值得的言论,显然华国官员们对婆罗洲的行动不以为然。

    对他们而言接近原始的婆罗族,犯不着用如此规模的舰队和飞机进行抢占。

    所以军方为了挽回一些损失,决定进一步向南洋扩张。

    作为南洋战区司令,范延光自然要在南洋展示华国的存在。

    但是此时此刻固守南洋的舰队,即华国原第二舰队却是最虚弱的时候。

    去年年末,华国决定将第二舰队拆成2个舰队,即北太平洋舰队和南太平洋舰队。

    原本即使第二舰队拆成两支,加上战舰和人员补充也没什么,战舰还足够,但是海军部为了显示华国在美洲独立的事情上有个交代。

    华国又抽调这两支新舰队的骨干,组成西太平洋舰队,"监视"北美地区。

    这样一来南太平洋舰队,突然变得反应迟钝起来。

    当时范延光的乘坐的战舰经过吕宋岛北面的巴布延群岛时,华国的南洋舰队应该出现在富加岛接应,但是知道接到范延光搭乘的驱逐舰被击沉时,南洋舰队才急匆匆的赶到。居然迟到了1个半小时。

    这次事件充分暴露了南洋舰队在管理上的缺失。当然这确实是由于舰队分家造成的,但是能够把握到这种不久就会消失的弱点,这个伏击者非常不简单。

    另外就是敌人的情报了,范延光的行程虽然不是保密,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掌握的。

    很明显有人泄露了情报。

    王达民得知消息时,自然非常痛心。虽然这个大哥,不时给他带来麻烦,但是同样的他也是非常支持他。

    两位夫人更是伤心欲绝。搜救已经在吕宋岛展开,对伏击者的调查也在进行。

    飞机残骸在巴布延群岛以东的

    时间过去了2天不但范延光的消息全无,而且对敌的搜查居然同样再没有任何结果。

    敌人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

    王达民盯着地图,不断的比对情报。

    他甚至想亲自去吕宋岛找人。

    但是被二娘拦住了。

    现在的情形是南洋一带并不安全,没有找到敌人,并不等于没有敌人,因为范延光被伏击那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二娘不放心他去。光靠南太平洋舰队,显然已经不足以压制南洋敌寇。

    国防部迅速调集太平洋三大舰队,再次云集南洋。

    但是王达民知道这没用,敌人不会露面的。

    这一日王达民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发射卫星。

    尽管可能造成,他战略计划的重大变动。

    但是这支敌人不找出来,南洋永无宁日。

    卫星技术华国早已研究出来,并早已制造,只是王达民一直压着。他希望缓一缓,给华国处理统治疆域一点时间,同时也是保持在武器上面的优势。

    但是现在,这支潜藏的敌人更危险。

    王达民同他的物理专家们一道前往位于太原的秘密基地。

    这个基地的保密登级是双s级别,仅次于对钱有书的保密的等级。

    从娘子关开始,普通人已经被拒绝进入这个禁区。

    之后交叉的监视和防御系统,犹如蛛网一般交织在一起,就是一只苍蝇飞进去也得分出公母来。

    龙宫的防御源自天成,是大洪水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天然防御。而太原的基地的防御就是完全人为形成。

    他的经费是源自军情一处,任何对这里的探查,都会被重视起来,进行审查。

    在这里高科技的防御系统远超当下的主流技术,可以说这里的任何一项技术流出,必会掀起一场大战。

    而这里就是李白的主场。

    因为被王达民严格限制其与放射源的接触,他现在主持这里的工作,不过2年前李白前往高丽工作,这里由他的弟子担任总管。

    这位远比李白年长的科学家,其实已经从研究岗位脱离,而是选择了主持科研所的日常工作。

    在这里可以找到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究和制造设备。

    只要有课题,这里就可以实现所有的设备制备。

    火箭并不在这里建造,这里研制卫星和发射卫星。

    说起来王达民当年的专业就是遥感技术,对于眼前的设备,有点像是回到大学实验室的感觉。自从两年前第一枚火箭试射后,华国的便开始建造更大的火箭和更远距离的火箭。

    如今已经开发出四种距离,上百种型号的火箭。

    近程火箭已经大量装备飞机军舰和坦克,就是单兵火箭筒也已经发展了3个型号。

    中程火箭王达民已经在年初下令北方距率先开始装备,那里火箭将给菠萝人份人留下毕生难忘的见面礼。

    至于军舰和飞机,由于雷达技术的限制,虽然发射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制导的情况下超视距攻击的效果非常烂,装备这些显得毫无意义。

    远程火箭上目前只有一种型号,保密识别号为阿尔法,即未知。

    他的试射是在冲鸟岛以东的小笠原岛上进行,成功的将一幅王达民的霓虹灯效果图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成了地球外第一个人造物体的奇葩之作。

    此次同样的火箭,突破上次的实验,这次是将一颗超低空间谍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之所以没有选择侦查效果更好的太阳同步轨道,原因不难理解,没有那个能力。

    什么事清都要一步步去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