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州制霸

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 第六百六十九章 凤宫之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曹孟德,你当宫果真是好戏‘弄’的吗?”何忆冷冷地道。。。

    曹‘操’好整以暇、腆着老脸跪在陛下,一点都不惧怕,因为他早料到了有今天。

    曹‘操’语气轻快地道“娘娘何出此言?臣对娘娘,何敢不敬?”

    “哼!看看你任以来,做的好事!”何忆重重地一拍书案,“你所谓新政,便是自天下所有世家大族手明抢土地、奴仆和金银?”

    曹‘操’道“娘娘放心,臣虽是明抢,却也是把世家大族的资源全都给抢到朝廷来。娘娘您想,世家大族拥有天下大半土地人口,若是将这些土地人由朝廷开展屯田,不出一年,朝廷必定收获金谷无数。”

    何忆不满地道“世家大族乃天下根,不得擅动。而你,却将全天下的世家大族都得罪了个遍。若是他们与朝廷离心离德,反叛朝廷,是你能担当得起的吗?”

    “请娘娘放心。臣早已有计策,让世家大族在付出如此之多代价后,依然对朝廷忠心耿耿。”曹‘操’‘胸’有成竹地道。

    何忆看了看曹‘操’,道“那你杀贪官又是为何?如今,各州刺史如打猎般在各郡捉拿贪官,致使郡县动‘荡’,官府大多瘫痪。又是何道理?”

    曹‘操’道“回禀娘娘,贪官污吏横行州郡,若不杀之,恐朝廷之赋税会更加拮据。只有杀尽贪官,才能使赋税自郡县‘交’而无克扣,朝廷有了足够的赋税才能办大事。且娘娘有所不知,臣这也是为了维护社稷的安危。自黄巾‘乱’起、刘范割据以来,各地官长多有不臣反叛之心。臣正是要以反贪为名,行祛除‘乱’贼、控制天下郡县之事。至于各郡县官府几近瘫痪,臣也不是没有主意。各郡县已经向朝廷举荐了孝廉,太学也仍有众多学生。只要他们授官,各郡自会平息。”

    何忆听了,虽觉得曹‘操’的很有道理,但还是不满,道“你口口声声,杀贪官是为了增加朝廷之赋税。那你为何免除天下徭役,又废除人头税?”

    曹‘操’仍然自如地回答“这娘娘有所不知了。臣为之,亦是为社稷安危着想。想当年,秦之二世而亡,不是因徭役太繁、致使陈胜吴广等反抗吗?废除徭役,可安定民心,稳固朝廷,何乐而不为?我朝亦可仿照凉国,出资雇民服役。至于人头税,是陈旧陋法,导致天下隐匿户口。若废除之,则户口增加,朝廷对天下之掌控也可更严,其余赋税之征收,也能更为容易。”

    何忆又不屑地道“什么都要仿照凉国,那朝廷岂不是形同凉国了?你还下令使宫各尚及郡县工坊大制丝绸,岂不是要学刘范重商?”

    曹‘操’摇摇头,道“岂敢岂敢。臣只是想将丝绸售于凉国,以增加朝廷之收入。再,这些尚坊皆在官府掌控之下,当然不是重商。”

    问询到这里,何忆好似想不到有什么可以诘问曹‘操’的了,颇有些失落。

    曹‘操’道“娘娘可知,臣算如今致使天下世家、陛下、百官都恨臣入骨,也要开行这新政之原因乎?”

    何忆斜睨曹‘操’一眼,笑道“你别以为宫不知,你一直将刘范当做毕生敌手。他在凉国兴风作‘浪’、大刀阔斧,施行他所谓的新政,杀世家、开百业、重工商、兴屯田、壮军威、减赋税、免徭役,竟也使凉国国力升极快,以成天下一霸、朝廷之心腹大患。你之新政,宫一看便知是效仿刘范之新政而来。”

    曹‘操’的拳头突然被捏紧了,他满是黑线的脸深深地低下去。曹‘操’道“娘娘天资聪颖,臣佩服。但娘娘有所不知。‘欲’灭刘范,必先光大社稷、重振朝纲。朝廷为何次次败于刘范手、国势渐颓?还不是因为朝廷多年来昏庸暗弱,以致国势衰微、人心不附?臣虽‘欲’平克西凉,但朝廷虚弱,又何以对抗凉国?故而,臣必先推行新政,使朝廷之实力逐渐壮大。等朝廷光大,兵强马壮,国富民强,区区凉国又何足挂齿?”

    何忆听了,半天没话。忽而何忆道“故而,宫还要为你顶住来自皇帝、大将军以及公卿大臣们的压力,让你继续推行新政,是吗?”

    曹‘操’拜服,道“娘娘大恩,臣没齿难忘。”

    何忆叹了口气,道“你可知,整个朝廷、整个天下都在反对新政。宫硬抗着天下人望,是何等地辛苦吗?皇帝五年不见宫,大将军亦对宫颇有怨言,至于公卿大臣,更有言宫牝‘鸡’司晨之难。”

    曹‘操’再叩首,道“来日史书工笔,必定……”

    “得了吧!宫要何青史留名!”何忆挥手打断了曹‘操’的话,起身来,继续道“宫要的,只不过是凉国之破灭、刘范之授首而已。”

    曹‘操’道“娘娘放心,新政只要推行顺利,不出两年,朝廷便有与凉国决一死战的实力。届时,娘娘夙愿必偿。”

    何忆不屑地哼了一声,颇有些疲惫地道“哼!但愿如此吧!曹孟德啊曹孟德,宫真是后悔,竟简拔你这疯子来为宫办事,决断汉室。但愿许邵之言不虚,但愿宫没看走眼吧!”

    许邵,是给曹‘操’下了定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论家。曹‘操’再叩首,竟感动得呜咽起来,道“娘娘啊,臣算是死,也定不会忘了娘娘大恩的!”

    ……………………………………

    曹‘操’出了宫,碰到在宫外等候的荀彧。曹‘操’严肃地道“若,看来我等要快了。皇后娘娘那里,也快顶不住了。”

    荀彧点点头,道“如今之策,唯有拉拢世家,方可使朝纲稳定,新政大行。”

    “可世家大族如今被我等剥夺众多田地、人口、粮食和财富,以来开展屯田、充实仓廪。如何才能拉拢他们?”

    荀彧一挑嘴角,笑道“主公忘了,属下出身何族吗?”

    曹‘操’恍然大悟,大喜道“颍川荀氏历来在天下世家颇有名望,若能动荀氏支持新政,便是事半功倍了。”

    荀彧点点头,道“主公英明。另外,主公素来与兖州鲍氏、汝南袁氏有旧。若主公能动他们两家支持新政,示以天下世家大势所趋,则新政便可无忧了。”

    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