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太阳帝国之传奇

《太阳帝国之传奇》正文 第七十五章 流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京城郊区某地。

    无边无尽、长得半人多高的玉米田包围着一小片杨树林。

    林隙间隐蔽着几间低矮破旧的茅屋,显然是农夫秋后看护庄稼的住所。现在未到收获季节,空无人烟。

    这天下午,辅日亲王多贡乘一辆马车来到小树林外。

    他下了车,独自一人穿过林木、进了茅屋。

    屋内,芬瑞如惊弓之鸟般坐立不安。见是父亲进来,先松了一口气,然后跪在地下痛哭起来。

    看着儿子破碎的甲胄、遍体的伤口,多贡什么也没说。半晌,方长长叹口气,挥手让他起来。

    芬瑞:“父亲大人,孩儿输得不服…。”

    多贡:“孤军深入、以寡敌众,你犯了用兵大忌,有何不服!”

    “都怨那个波利尼,是他激怒孩儿,才…。”

    “自取其辱、休怪别人!”

    “孩儿现在该怎么办?”

    “有人知道你在这里吗?”

    “孩儿侥幸逃脱,与两个亲兵一起逃到这里。除此无人知晓。”

    “那两个亲兵呢?”

    “孩儿怕走漏消息,被我——被我将他俩…杀了,扔到田间枯井里。”

    芬瑞见多贡没吱声,便试探道:“孩儿想面见国王,请求再次统兵剿叛、报此大仇。”

    “你以为国王会饶恕你吗?”

    “他是我叔父、我是他亲侄呀。”

    “亲侄?比起亲兄弟来又如何?你二叔、三叔(乌拉诺斯和赤由)的下场你难道没听说过?可见你并不了解你的国王叔父。他外宽内忌、报复心重。表面给人忠厚随和的印象,实际心中极其有数。手下臣僚(包括我们亲王)可以贪贿、可以荒(银),但不可以损害他的权威和利益。当年若不是王后——我尊敬的嫂嫂——极力劝谏,你的二叔、三叔早已被勒克苏制成可怖的‘隼孚’供国人观看,哪能仅仅放逐海外了事?你这次大败,伤了他的尊严不说,还死伤、被俘了两万多将士。这些人中不少是富豪权贵子弟,靠托关系、送厚礼加入军中,希图立功封官的,国王如何向他们家人交代?哼,砍你的头已经是轻的,连我都要受牵连。你竟然还提什么亲侄?真荒唐!”

    芬瑞慌了神:“那我应当怎么办?”

    “我替你想过,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逃亡。”

    芬瑞茫然道:“逃亡——逃到哪里去?”

    “国内不能呆——早晚会被捉住,只能像你两个叔叔那样到海外去。”

    见芬瑞痴痴呆呆的模样,多贡气得抓住他的双肩,一字一句道:“听清楚了:我已派了两千人——他们都是我最忠诚的亲兵,随时准备为我去死——偷偷前赴南方某地海岸。我把一半的财富让他们带过去了,并命令他们尽快准备好几艘大船。你只要花上两天时间就能到达那里。然后找到他们、扬帆出海,就万事大吉了。”

    芬瑞喃喃道:“伟大的国王洞察万物,难道会不知道您策划的这一切难道他不会派兵阻拦、封锁海岸?”

    “傻孩子。以他众多的耳目,他当然知道我的行动。我也知道他会知道。但你毕竟是他的亲侄子,他可以装作不知道,然后宣布你战死、或者失踪。——这对所有人来讲都是个体面的结果。”

    多贡看着面前这个虽不成器、却是自己唯一的儿子,想到马上就要生离死别、永世难见,尽管心如铁石,却也不禁流下伤心的泪水。

    “孩子,出海后一直向南、向南。据我所知,南方极远之处有一块荒凉但富饶的大陆,那里的地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金玉矿产,地面奔跑着数以亿计的动物,生活其间的居民分散而稀少、愚昧而落后。你带着我的两千人马登陆后,选择一处合适的地点定居,征服周围的土著部落作为臣民(依靠我们独有的铁甲钢刀,这应该是很容易的事),建立自己的王国。待局势稳固后,再暗中派人将手下将士的亲属接过去。至于我,如果能活到那一天,我和你母亲也可能去那里与你相会。”

    父子俩恋恋不舍、伤心告别,把未来命运交由天神去安排。

    ……。

    两天后,国王召开御前会议,讨论王军战败一事。

    国王面对臣僚,心情沉痛地说:“朕确认我军已经大败,损失两万多人。如何善后,众卿谈谈各自看法。”

    多贡首先发言:“臣弟之子芬瑞指挥失当,罪不可赦。作为其父,臣弟自请处分。”

    一位大臣道:“此事与辅日亲王无关,不必自责。但芬瑞作为王军统帅,傲敌轻进,误国误君,理应严惩。”

    不少臣僚附和。

    “是呀,应当严惩!”

    “微臣之子丧身此役,令我绝后,必须杀之!”

    “微臣也有几位亲戚战死了!”

    “微臣也有…。”

    国王道:“好啦、好啦,朕都知道。凡为国捐躯者,帝国另有奖赏。至于芬瑞,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朕正严旨各地仔细查找。待找到后再行定夺。”

    格陵兰亲王:“臣弟询问败兵得知:芬瑞王侄所以轻敌冒进,与达达威之养子波利尼帐前争功有极大关系,应追究其激怒统帅之罪。另外,此举是否达达威在背后指使,尚属未知。”

    密朗:“波利尼是帝国英雄波辛的儿子,且早与达达威脱离父子关系,此事人所共知。而且,波利尼奉命守卫粮草载重,听说前军失利后,紧急点兵接应,保护了撤退之军的安全,应属有功。至于与芬瑞争做先锋,基于为父报仇心切,无甚大错。芬瑞与波利尼均属年轻气盛,两人都急欲为帝国建功立业,其志可嘉,似乎不必以此论罪。微臣意见:此次兵败虽有牺牲,并未伤及帝国元气。波利尼有功,功不足论;芬瑞有罪,罪不至死。帝国正是用人之际,应允许年轻人偶尔犯错。由陛下给予一定处分,各自吸取教训就是喽。”

    国王:“密朗爱卿的意见有一定道理,此事与达达威无关。但兵败误国并非一般小错。如过于宽大,何以告慰死难将士亲属?朕决定:芬瑞若战死则罢;若还活着,将处死以告天下,但不株连其父母。波利尼不顾大局,激怒芬瑞轻率进兵,亦应惩处,撤去其百夫长职位,降为普通士兵。

    ——至于何时再次征讨,待朕的大儿子班师回朝后再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