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六十四章 梁山好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梁山好汉

    在一个安静的军帐里,李虎见到了宋江c吴用和卢俊义三人。

    宋江大约四十岁左右,身材削瘦,颧骨高耸,额头上的皱纹很深,眼窝深陷,眼神犀利而刚毅。吴用的年纪看上去比宋江要大,皮肤较白,三绺长须,衣服朴素整洁,举止沉稳,很有些学究的味道。卢俊义三十多岁,高大威武,相貌堂堂,颌下一把黑色长须,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虽然身逢逆境,但看上去依旧充满自信。

    双方早有接触,彼此闻名已久。李虎是听梁山好汉的故事长大,宋江这些人一直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豪杰,此刻见到真实世界里的梁山好汉,其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宋江等人对李虎除了感激以外,还有一份同为反贼的亲近感。

    李虎是大辽的反贼,宋江是大宋的反贼,虽然一个是汉虏,一个是中国人,但在同为反贼的情况下,梁山人有意识地认同了北方汉人。一百多年前,或者更远一些时候,北方汉人和南方中国人都是大唐王朝的子民,都是一个民族,都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既然双方都是同一个民族的兄弟,又都是反贼,志同道合,很自然就会走到一起,大家就像久别重逢的兄弟一样,既感到陌生,又感觉很熟悉,既感到生疏,又感觉很亲近。

    宋江对早些时候李虎给予梁山的帮助感激不已,见面之后连声道谢。他一直有个疑问,不知道李虎为什么会主动找到梁山军并给予帮助,尤其在他接到李虎的书信后,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卢俊义和林冲也接到了李虎的书信,看到李虎在书信里的解释,两人恍然大悟,原来李虎竟是周侗的弟子,大家都是师兄弟,怪不得李虎会派人相助。当然了,这个解释还有很多疑问,比如李虎怎么知道卢俊义和林冲上了梁山做了反贼

    卢俊义和林冲在造反之前都是禁军军官,负责押运花冈石,他们和杨志c王雄c花荣c柴进c张青c徐宁c李应c穆横c关胜c孙立十二人同为指挥使,押运同一批花冈石进京。

    花冈石不仅仅指石头,还包括江浙一带各种各样的希罕宝贝,比如字画锦绣瓷器古董等等,都是值钱的东西,所以押运的人常常监守自盗。为了防止押运人员监守自盗,朝廷下旨,任何一批花冈石,运到京的时候如果缺失一件物品,则所有押运人员全部受罚。这个办法的本意是叫押运人原互相监督,但在运输花冈石的过程中,除了监守自盗外,沿途盗贼,甚至沿途州县的官员都想打劫花冈石,其结果不言而喻,押运人员防不胜防,常常把花冈石运到了京城,他们跟着也就坐牢了。

    杨志c卢俊义c林冲等十二个人为此结为兄弟,发誓齐心协力,谁知杨志在途中出了事,被一伙官贼联手算计,不但丢了花冈石,还被官府烧了诰札出身告身,朝廷委任书。被判流刑。卢俊义十一人无奈,半途救出杨志,到梁山泊落草为寇了。

    当时梁山泊的首领是晁盖。他和吴用c刘唐等人劫了大名府留守梁师宝送给蔡京贺寿的十万贯生辰纲。

    这帮人聚义不久,晁盖就在一次“杀贫济富”中战死了。紧跟着宋江就带着一帮人到了水泊。宋江在梁山一带颇有侠名,随即成为首领。在官军的围剿下,义军继续待在梁山泊根本没有出路,于是宋江带着梁山军转战四方。海州战败后,宋江又发动了第二次起义,旋即再度战败,被整体押解到了大西北。

    听完宋江三人的述说,李虎大概了解了梁山起义的前前后后。老爹的故事和现实还是差距很大,虽然部分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和老爹的杜撰完全不一样,由此从岳飞传里推测未来,有哪些是真的又有哪些是杜撰的

    李虎正在沉思的时候,宋江忽然话锋一转,问了一句非常突兀的话,“虎王投宋,以云中路为藩镇,是权宜之策还是求生之计”

    李虎迟疑不语,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摸不清宋江的意图,贸然说出答案恐怕不合适,所以他微微一笑,望着宋江,等待他的答案。

    “如果是权宜之策,那么虎王在代北站住脚后,接下来应该图谋王霸之业。”宋江停了一下,看看李虎的脸色,接着说道,“如果这是求生之计,那我告诉虎王,你错了,投奔大宋做藩镇不但不能求生,反而会加速死亡。”

    李虎立即明白了宋江的意思。这个宋江根本就不是投降派,而是一个矢志要造反的人,他和方腊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忍,他没有自以为是,举个大旗就称王,所以他失败了两次,但两次都成功活了下来,而方腊则被大宋皇帝杀死在汴京街头。

    李虎佯装不解,神情凝重,目露疑惑之色。

    “虎王恐怕不了解大宋。”宋江用力一挥手,忿然说道,“大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早就是强弩之末了。”

    这话一开头,宋江心中的怨恨再也无法控制,滔滔不绝,从皇帝穷奢极侈到奸佞把持朝政,从官府横征暴敛到官吏极端腐败等等,说了很多很多。宋江出身地方小土豪,在府衙也仅仅是个底层官吏,他接触到的是现实,是大宋国策和官员腐败对他们这些小土豪和百姓造成的无边苦难,他不像李纲c无颜等人都是以上位者的角度俯视社稷和众生,所以两者之间对大宋现状的理解有天壤之别,而李虎却从两者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对大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李虎听到这些话更加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宋江义愤填膺,侃侃而谈,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和大宋的官府c大宋的贪官污吏有刻骨仇恨,他要推翻他们,要还给大宋一片朗朗乾坤。宋江自始至终没有说推翻赵氏皇帝,但从他的话语里,明显可以感觉到他欲盖弥彰之意。假如要推翻大宋腐败的官府和官吏,必然会触及到赵氏皇帝,那么很显然,你要推翻大宋腐败的官府和官吏,必然要推翻大宋皇帝。

    宋江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梁山一直在为生存而挣扎,宋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李虎,他会安心做汉王的下属如果他和方腊一样,志向远大,志在推翻大宋,无意做汉王的下属,那么他现在投奔李虎只是寻求帮助,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他可能要离开云中路,再次高举造反的大旗。

    李虎意识到自己太冲动了,就像当初见到岳飞一样,因为存在于心灵深处的对英雄豪杰的仰慕,自己没有过多考虑,想把他们统统收留在自己身边。世上的事情如果都如想象的一样简单那就好了,可惜不是,岳飞有岳飞的人生目标,宋江和梁山人也有他们的目标,自己把他们留在身边的想法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了。

    李虎考虑良久,忽然问道:“以你的看法,我该怎么做”

    宋江和吴用c卢俊义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断然说道:“大宋不会允许藩镇的存在,一旦大宋收复了故土,稳定了北疆,大宋必然要对付你,所以不论从生存考虑,还是为将来考虑,虎王首先要全取代北,扎下根基,在最短时间内增长实力,以防大宋背信弃义,给虎王以致命一击。”

    李虎笑了起来,“三位或许不了解代北的形势,以我目前的境况来说,首先要确保山后,然后才能谈到代北,而代北各方逐鹿,若想在代北扎下根基,远比想象的要困难。”李虎看看宋江三人,笑着问道:“诸位可愿意和我齐心协力”

    初次见面,有些东西要说,有些东西不能说。宋江知道自己的份量,当他把观点阐述清楚后,李虎的回答无疑告诉他,将来的事将来再说,目前他没有能力和大宋翻脸。宋江暗自叹了一口气。方腊覆灭,自己二次起义失败,其后痛定思痛,想了很多,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在自己没有力量推翻大宋的情况下,必须寻求帮助,就如当初石敬瑭一样,如果没有外力的支援,想推翻大宋无异于痴人说梦。

    宋江能忍,他投奔李虎,除了生存之外,更重要的是东山再起,他相信李虎会帮助自己,这符合李虎的利益需求。宋江郑重发誓,愿意报答李虎的恩情,为李虎而战。

    “铠甲c武器马上调拨。”李虎说道,“明天上午,我们和金军决战,梁山军能不能参加”

    宋江一口答应了。这个时候若想取信李虎,唯有拼命。

    李虎略略客气了几句,然后摊开地图,详细解说攻击之策。

    宋江询问了一些细节,然后告辞离去。

    卢俊义本想问问李虎和师父周侗之间的事,他倒不是不相信李虎的话,而是很好奇。李虎是辽东人,师父是陕西人,而且师父很长时间在军队,他们之间因为什么机缘结成了师徒但旋即想到大战在即,李虎军务繁忙,这个时候找李虎述旧显然不合时宜,于是又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