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十章 大石求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大石求援

    九月上,耶律大石的行军司马萧隆秘密赶到了奉圣州。

    李虎闻讯很惊讶,按照行程推算,萧特末和柴云应该还没有到达大石的军中,萧隆应该是大石派来求援的。李虎马上召见了萧隆。萧隆见到李虎后,把幽燕形势做了详细解说。

    宋军攻克易涿两州后,停下来了,没有继续攻击。萧太后随即派萧容和韩昉为使者,急赴雄州,上表纳款称臣。纳款称臣其实就是纳土投降。童贯很高兴,随即上书汴京,请皇帝定夺,是继续攻击还是接受燕京的投降。

    “这是萧干的缓兵之计,他的目的是利用这段时间和女真人谈判,建立自己的奚王国。”萧隆说道,“这次奚王府的奚人c渤海人和汉人举兵抗金,虽然最后未能收复中京,但中京西南部的州县都给打回来了。萧干看到燕京岌岌可危,随即决定自立。他有地盘,有军队,而且大宋一旦攻克燕京,他正好和大宋在古北口和卢龙塞一线形成对峙,可以做为金宋两国之间的缓冲,因此他认为女真人会接受他的条件。”

    李虎和铁鹰相视苦笑。关键时刻,燕京分崩离析了,就连契丹人和奚人都决裂了,燕京还怎么守萧干要抛弃大辽独立建国,这是虎烈府事先没有想到的。就目前燕京的形势来说,若想把契丹人撤出来,把燕京的财富和军队尽可能保存下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即刻杀进居庸关,击败萧干,先把燕京拿到手,否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萧干把燕京席卷而空。

    “都统认为,女真人为了抢在大宋前面攻占燕京,会持续攻击古北口和松亭关,萧干的想法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萧隆继续说道,“只要女真人持续攻击,萧干也就无法掳掠燕京,所以都统请虎王务必遵守约定,急速进关,挡住大宋的军队,给我们撤进代北赢得足够的时间。”

    “另外”萧隆看看李虎,脸显迟疑之色,小心翼翼地说道,“都统想知道代北的局势,还有就是虎王是否和我们的皇帝达成了约定,是不是找到了秦王。”

    李虎摇了摇头,“我不想骗你,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你们的皇帝和秦王,因为时间太短了,我还没有整军完毕,宋军就开始了第二次北伐,而女真人也再度向阴山发动了攻击,并且重创了夏军,杀了他们三万人。”

    萧隆脸色微变,眼里露出绝望之色。

    “为此我不得不结束整军,匆忙出兵。”李虎说道,“我的大军一分为三,一部去云内,寻找你们的皇帝,给辽军以帮助;一部西渡黄河,攻击西夏人,那个李察哥带着大军对我虎视眈眈,我不打他,他就要打我,我不得不把他赶出代北;还有一部到了奉圣州,但因为主力都在代北战场,奉圣州的兵力实在有限,短期内恐怕很难突破居庸关,除非你能给我以帮助。”

    “我恐怕无能为力。”萧隆叹道,“萧干控制了宫帐后,马上把居庸关的守将换掉了。现在镇戍居庸关的是耶律阿古哲,他是萧干的亲信。”

    李虎皱眉不语。铁鹰想了片刻问道:“可汗州和儒州有多少防守兵力”

    “那是两座空城。”萧隆说道,“宋军开始攻击后,都统就把这两州的军队全部调到了南部抵御宋军。”

    “居庸关和石门关有多少人”铁鹰又问。

    “都统南下之前,在居庸关部署了两千人,在石门关部署了一千人。”萧隆说道,“耶律阿古哲到了居庸关后,这里是否增兵,我就不知道了。”

    “萧干手上有多少人”铁鹰继续追问,“燕京有多少防守兵力”

    “奚王府在中京举兵后,萧干实力大增,他的兵力至少有五万人左右,但他要分兵驻守奚王府和北安州c泽州一线,所以他能带到燕京的兵力不会超过三万人。”萧隆说道,“燕京的外城防守兵力主要是乡兵,内城则由宫帐军驻守,这支军队三千人,过去是燕王的亲卫军。”

    “你们都统手上有多少军队”

    “一万两千人左右。郭药师的常胜军投敌后,都统失去了一半兵力,目前退守良乡,和宋军对峙。”萧隆沮丧地连连摇头,“宋军二十万大军抱成一团,步步推进,势不可当,如果不是议和,他们停止了攻击,估计已经把燕京包围了。”

    “辽兴军呢平州路的军队没有过来支援”

    “辽兴军现在控制在时立爱手上,而时立爱是幽燕汉人,他们要投宋,当然不会过来支援了。”

    “辽兴军目前有多少人还有辽西,辽西还有多少军队”

    “辽兴军大概两万人左右,辽西各州加在一起大概也就一万多人。”萧隆叹道,“就算他们支援而来,也挡不住大宋的军队。我听都统说,金军在北安州和泽州一线攻击受阻后,随即转向攻击兴中府,打辽西,试图从榆关杀进幽燕,然后实施两路夹击,所以现在辽西和平州路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支援燕京。”

    萧隆抬头望向李虎,痛声哀求道:“虎王,请你即刻发兵援救燕京。”

    “我可以马上展开攻击。”李虎叹道,“但我一旦开始进攻,萧干必然要分兵阻击,如此一来,燕京的防守兵力就更少了,如果宋军突然发动攻击,燕京怎么办”

    “虎王,就算你不打,萧干又能守得住燕京吗”萧隆苦笑道,“你现在是大宋的藩王,你到了燕京,宋军就不会进攻了,这样我们才能赢得撤退的时间,否则,我们就彻底完了。”

    李虎请他去休息,然后把黄涉c原野c独孤风和李锦都请来了,具体商量这件事。

    黄涉极力主张攻击。燕京的兵力有限,而汉蕃又不和,萧干要独立,汉人要投宋,大石要撤进大漠,燕京基本上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辽军已经没有士气,没有战斗力了,凭奉圣州现有的兵力完全有把握夺取居庸关。

    李虎犹豫不决。他的目标不是夺取居庸关,而是占据燕京,占据平州路,以现有兵力根本应付不了幽燕战场的需要,相反,过早拿下居庸关,反而会促使燕京迅速崩溃,那一切设想都泡汤了。

    “先打吧。”铁鹰建议道,“把飞云军调过来,再把阎王军调一半过来,加上神龙军和雷霆军的两万人,铁卫军的两千五百人,我们总共有三万七千五百人,打下居庸关绝对没有问题。”

    “铁帅说得对,拿下居庸关我们就占据了主动。”李锦冷笑道,“只待毛帅带着虎烈军赶到,燕京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李虎考虑再三,决定先把飞云军和阎王军调过来。从中京战场上来分析,金军应该从代北调兵了,否则金军不可能同时两路攻击燕京,另外在金军看来,虎烈府随时可以得到河东路宋军的支援,他们没有可能夺取大同,尤其现在这个时候他们更要避免两线作战,因此女真人会遵守盟约。用五千人镇戍野狐岭和桃山一线,应该没有问题。

    第二天李虎告诉萧隆,他将马上展开攻击。萧隆大喜,匆忙返回幽燕。

    九月中,就在李虎难以决断的时候,大同来信了,随同送来的还有董小丑和毛军的书信。

    代北局势的发展同样让人眼花缭乱。契丹人因为大漠越来越乱,无法北撤,他们在金军的围剿下,不得不向阴山西北方向的天德军撤退。耶律马哥很强悍,他不但没有把秦王送到董小丑的军中,反而率军保护皇帝,一路西撤,他拼命了,抱着与敌俱焚的决心奋力突围。

    董小丑无奈之下,只好叫高宝龙让开一条路。如果把契丹人都杀了,那代北局势就彻底变了,四家逐鹿变为三家逐鹿,接下来的事就更难办了。把契丹人留下来,等到大漠的辽军和燕京的辽军一起赶到阴山会合后,契丹人或许还有机会平定大漠。只要契丹人在大漠立足了,女真人短期内就很难征服大漠,这样才能给虎烈府赢得时间。

    耶律马哥摸准了虎烈府的心理,誓死突围,结果还真的给他冲出去了。

    宗翰无意追杀,他也从辽军降将那里得到了大漠诸蕃开始混战的消息,于是他带着军队从白道翻越了阴山,直杀倒塌岭。高宝龙随后跟进,但还没有越过阴山,董小丑就命令他急速返回。

    西夏国增兵代北战场,数万军队从河北方向进入天德军,并沿着黄河北岸向虎烈军展开攻击。河北就是西夏国在河套黄河北岸的行政区域。

    董小丑手上只有胡家勇的怨军和阿巴顿的虎烈第二军,抵挡不住,于是他把高宝龙的军队又调了回来,并急令毛军,不惜代价击败李察哥,先把金肃军和河清军拿下来。

    毛军在东套战场上打得并不顺利。折可求c折可存不想打,张关羽和赢秦也不想出力,王曜和耿守忠的惊雷军c义胜军都是新兵,战斗力有限,也不能拿来冲锋陷阵,最后和党项人浴血厮杀的只有虎烈军和梁山军。

    毛军和察哥打了三天,折可求和张关羽的军队才陆续投入战场。察哥马上撤退。他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这样正面对决拼消耗,他消耗不起。察哥迅速撤到了河清军。河清军和金肃军相距大约两百里,这两百里的地形从草原到丘陵,又从丘陵到高原,地势迅速拔高。虎烈军不熟悉地形,毛军向折可求求助,希望他能帮一把,但折可求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毛军无奈,只好继续追杀,结果前锋军中伏,吴雄和楚逍遥被西夏人包围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