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七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虎烈府急报汴京c太原c河北高阳和陕西延安府。

    太原西北大元帅府第一个接到消息,郓王大为震骇,急忙派遣李宗振c张孝纯飞赴大同,阻止李虎发动西征。

    代北战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汴京和太原一再恳求李虎保持稳定,谁知李虎置若罔闻,在大宋局势最为紧张的时刻,发动了对西夏的攻击。

    李虎打西夏,西夏人必定要从横山c天都山一线攻打陕西,以迫使大宋阻止李虎。陕西陷入两难境地,不管是被动防御还是主动反击,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西北现在的重点是赈济,西北前有旱灾后有地震,去年还劳民伤财打了一次西夏,陕西河东的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如果再度爆发战事,西北极有可能爆发叛乱。

    如果任由李虎攻击,置之不理,那么代北就危险了,金军势必乘势攻打大同,如此燕云危在旦夕。退一步说,就算金人信守盟约,没有攻打大同,但李虎攻打西夏有多少胜算李虎几乎没有胜算,无论是武力还是财力,都不足以支撑他攻克兴庆府。虎烈军就算不败,迟早也是无功而返。

    李虎如果实力受损,对太原来说是个坏消息。按照最初的约定,当河北山东等地的叛乱愈演愈烈,汴京无力平叛之时,西北军就要出动了。郓王和西北军一直在等待汴京的求援圣旨,但自从童贯复出后,河北山东的平叛屡有捷报,这阻碍了郓王和西北军的计策。这时候李虎攻打西夏,西北边境告急,西北军更动不了了,假若李虎实力再遭受重创,无法给郓王以强有力的支撑,那郓王和西北军就算到了汴京,也未必能夺取皇统。

    郓王很难理解,不知道李虎为什么出尔反尔更不知道李虎为什么要打西夏

    童贯的河东河北燕山路宣抚司就设在高阳,当李虎的书信送达宣抚司后,童贯大惊失色,当即决定,亲自赶赴大同劝阻李虎。

    代北局势大变,整个天下大势都要随之而变,以他多年的镇戍经验,他意识到一场血腥的危机正扑面而至。其实他已经预感到了危机,因为任何一个北虏的兴起都将带来中国的灾难,这时候中国如果强悍,边境将烽火弥漫,中国如果不堪一击,那就太可怕了,轻则生灵涂炭,重则国祚败亡,但大宋现在恰恰就处在不堪一击的时刻。

    董耘和童师闵劝阻童贯,请他慎重考虑是否有必要赶赴大同。

    童师闵是童贯的义子。当年童贯到西北主持军事,首战就是收复湟州。大捷之后,童贯听说一个阵亡将领父母双亡,妻子病死,遗留一子不知所终,遂动了恻隐之心,派人到这位将领的老家,找到了已经沦为乞丐的孩子,并将其收为义子。这件事在西北军流传很广,很多西北将领就是因为这件事改变了对童贯的态度。这个孩子做了童贯的义子后,改名为童师闵,命运因此而改变,一路飞黄腾达,官至知州。这次童贯复出,皇帝考虑到他年纪大了,特意把童师闵调到他身边以为辅佐。

    “我们一直担心李虎要乘火打劫,南下河东河北,谁知他竟然去打西夏,这里面大有文章。”董耘说道,“以我们对李虎的了解,他不会做这种愚蠢的事,但他现在做了,而且选择在这个时机,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他想干什么”

    “你说他要干什么”童贯摇头苦笑,手指案几上的地图,“你仔细看看。李虎打西夏,把主力调到贺兰山一线,那么大同空虚,宗翰的军队就要展开攻击。宗翰包围了大同,平州路的宗望和中京的金军随即可以夹击燕京,如此幽燕必失。当初平州路的张觉主动投奔大宋,是我们收复平州路的最好机会,可惜官家和王黼决策错误,不但丢了平州路,还杀了张觉,留下一个可怕的祸患,现在,这个祸患终于爆发了。”

    董耘脸色骤变,“你是说,李虎要诱使金军南下”

    童师闵对李虎不太熟悉,但听说李虎要引蕃虏南下,也不禁骇然色变。

    “我是这么认为的。”童贯说道,“金军南下,大宋无力抵御,必定要抽调西北军。郓王带着西北军到了汴京,首先就要夺取皇统。郓王入主东宫,再请李虎南下,凭借李虎和西北军的实力,完全可以击败金军,收复河北c幽燕。郓王有了这样的功绩,再加上李虎和西北军的拥戴,势必要登基称帝”

    董耘窒息难当。他是一个文人,一个幕僚,他的想法和视野有限,他做梦也想不到汴京的皇统之争竟然到了这种可怕的地步。郓王为了皇统,竟然置国祚于不顾,置千千万万的生灵于不顾,简直疯了。

    童师闵则恍然。他和郓王的关系非常好,以他对郓王的了解,郓王完全会做出这种事。郓王现在没有退路,他不是做皇帝就是死,为了生存当然要不顾一切了。

    “要不要急奏汴京”董耘结结巴巴地问道。

    “不,不,这只是我的估猜。”童贯连连摇手,“据郭药师的奏报,金国自完颜阿骨打死后,内乱不止,而且西北的宗翰和黄龙府一直存在很大的矛盾。吴乞买若想保住皇位,首先要确保东北路的稳定,其次就要维持宋金盟约,避免爆发战争。李虎打西夏,看上去的确给了金人机会,但这是一个陷阱,金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进这个陷阱,万劫不复。世上的事变幻莫测,胜败不过是一线之隔,女真人有这个心,未必有这个胆。”

    “所以,你要亲自赶赴大同”董耘担心地问道,“现在汴京是蔡京说了算,如果蔡京以此为借口打击你,说你和李虎暗中勾结,给西北人撑腰,那你可就百口莫辩了。”

    “我到大同去,正是要借助李虎的力量,扳倒蔡京。”童贯冷笑道。

    董耘吃惊地望着童贯,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李虎为什么打大同因为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活不下去了。”童贯说到这里,站在一边的童师闵忍不住笑了,自己这位老爹,有时候真的很风趣。

    “李虎要生存,他的实力又不足以打大宋和金国,那只好打西夏,掳掠驼马牛羊了。”童贯继续说道,“之所以出现这种结局,都是汴京的错误,那责任由谁来承担当然是宰相了,总不至于要皇帝引咎请辞吧”

    董耘呆呆地望着童贯,暗自叹了一口气。郓王为了皇统已经疯了,童贯为了权势也疯了,到了这个时候两人还斗得你死我活,大宋哪来的希望童贯为什么要到大同去他去大同是假,到太原会晤郓王是真,他已经看到了未来形势的发展,他要为自己的未来做好筹划。汴京的蔡京当真老眼昏花当然不是。当这个消息传到汴京,蔡京马上就能得出和童贯一样的结论,他将如何应对

    折彦直的陕西宣抚司设在麟延路的延安府。

    李虎的书信让他既痛心又无奈。痛心的是幽燕c河北的百姓将遭受一场浩劫,无奈的是除了此策之外又如何挽救大宋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女真人因为各种顾虑而暂时放弃南下,否则局势可能失控。李虎这是在拿大宋的社稷做赌博,这个人疯了。

    折彦直知道自己无力阻止,他只能设法控制局势。折彦直急告太原,把自己对形势的预测详细告诉郓王,请郓王务必保持冷静,时刻关注汴京,一旦汴京有变,或者金军南下,则即刻发兵勤王,不要有任何犹豫。

    折彦直急书折可求,请他急赴大同。李虎攻打西夏虽然是佯攻,但因为缺乏西北军的配合,佯攻有可能变为一场消耗战,所以他请折可求竭尽全力帮助李虎,确保李虎进可攻,退可守。

    汴京的形势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蔡京c白时中接到消息后,马上预感到了一场危机,而皇帝则在第一时间召见宇文虚中和李纲,询问李虎的动机。

    宇文虚中和李纲至此总算明白了李虎的策略,知道他用什么办法报复汴京了,不过此刻他们不能说,他们还有时间劝阻李虎,当务之急是利用这场危机把蔡京赶出朝堂。只要蔡京把持权柄,大宋败亡的速度就更快。

    宇文虚中和李纲当即把新政的诸多弊端,以及蔡京一党借助新政祸国殃民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最后归结为一句话,只要把蔡京赶出朝堂,这场危机就能化解。

    皇帝犹豫不决,召见蔡京,询问蔡京可有解决之策。

    蔡京能说什么如果他说这一切都是郓王为夺取皇统而精心设计的策略,皇帝肯定勃然大怒。如果不说,找一个借口继续待在朝堂上,那金军一旦南下,自己的罪责可就大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宋现在这个烂摊子谁都无力回天,如其将来身败名裂,不如现在急流勇退。

    蔡京自责,请辞宰相。皇帝准了,让其致仕回家。蔡京花费心思,好不容易第四次拜相,但形势的发展超过了他的预计,短短时间内大宋局势已经恶化到极致,新政实施二十多年后的积弊终于在瞬间爆发,他已经无法力挽狂澜,拜相四个月后再度下野。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