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八十四章 难懂的战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难懂的战场

    四月中,前套兀剌海城。

    毛军火速到达前线。高宝龙和胡家勇等各军主帅拜见了毛军,禀报了最新战况。前套各地的小城c堡寨和蕃帐都已被攻占,现在就剩下一座兀剌海城了。契丹军和先期支援而来的虎烈选锋军都是马军,虽然耶律马哥曾有攻城的打算,但因为缺乏攻城工具,只好等待虎烈步军的支援。

    “西夏援军在哪”毛军听完高宝龙的介绍后,马上问道。

    “我们的斥候已经深入到狼山西南一百多里外,但至今没有发现党项人的援军。”高宝龙回道,“这期间,我们和党项人的斥候队曾有几次遭遇,但除此以外,没有发现任何敌军。”

    毛军眉头微皱,目光投到地图上。

    西夏在前套置有黑山威福军司,治所兀剌海城。在贺兰山北部置有白马强镇军司,治所娄博贝;右厢朝顺军司,治所克夷门。过了克夷门就进入贺兰山地界,再行四百里就是兴庆府,所以这三个监军司就是西夏东北部的全部防御力量。

    黑山威福军司紧邻边境,是第一道防御。红公牛沙漠是天然屏障,属于第二道防御。白马强镇和右厢朝顺属于第三道防御,只要攻克了克夷门,西夏整个东北部的防御就被全部摧毁了。

    从前套的兀剌海城到右厢朝顺军司的克夷门,有三条路,一是取道狼山向西进入草原,再折而西南行,先是到达白马强镇军司,然后到达右厢朝顺军司,接下来就进入贺兰山,这条路最好走,但路程最远,至少有一千四五百里;一是取道狼山的西南麓,沿着红公牛沙漠的边缘杀进,这条路基本上都是戈壁荒漠,道路难行,大约一千里左右;还有最近的一条路,大约七百多里,那就是沿着黄河而行,直接穿越红公牛沙漠,这条路太艰险了,大规模攻击因为粮草辎重过于庞大,根本不会考虑这条路。

    “毛帅,以我看,党项人的援军不会来了。”高宝龙走到毛军身边,摇头苦笑,“和上次一样,党项人的御敌之策还是诱敌深入。白马强镇和右厢朝顺的援军赶到前套,不但路程远,消耗大,而且急行千里,人马劳顿,相比起来,把我们诱到贺兰山,等于化被动为主动,事实上由我们代替党项人承担了所有的不利条件,所以他们根本没必要支援,在贺兰山陈兵以待就行了。”

    毛军摇摇头,沉默不语。帐内军帅们神情凝重,也是一言不发,气氛显得很压抑。

    前年打西夏,虎烈军到了前套就不敢动了,也没办法动了。这战太难打了。

    从兀剌海城到克夷门,一千多里,大军为了确保粮草辎重的安全,不可能走得太快,至少要二十多天,然后攻打白马强镇,攻打右厢朝顺。这两个地方位于贺兰山的北麓和草原戈壁沙漠之间,地形复杂险要,城池堡寨多,易守难攻。这段距离大概有四百多里,一路打过去,至少又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接着就是西夏东北防御最后一道关隘,克夷门。西夏人会重兵死守,双方肯定要拼消耗。也就是说,不管能不能攻克克夷门,攻击军队仅从兀剌海城杀到克夷门就需要两个多月甚至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如果攻打克夷门又要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那么虎烈军用了几乎半年的时间,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基本上还是一无所获。

    这个可以预见到的现实很残酷,虎烈军的军帅们为此缺乏信心,虽然一年多来的修养练兵让虎烈军的实力有所增加,但面对即将到来的血腥厮杀,这点实力上的增长没有任何意义。

    高宝龙凑近毛军,在他耳边低声说道:“毛帅,这次攻击命令来得太突然,将帅们大都心存疑惑,不知道总帅为什么要撕毁和西夏人的盟约,第三次攻击西夏。很多人认为,这一仗我们没有胜算,不该打,也没有必要打。”

    “所以还是一无所有的好。”毛军笑笑,压低声音说道,“当年我们南下突围的时候,哪一仗有胜算但我们都打赢了。现在我们有地盘了,有钱了,衣食无忧了,当年的勇气反而没了,不敢打了。现在不打,不增加自身实力,我们拿什么来保住现有的地盘和钱财”

    高宝龙略略皱眉,不喜欢毛军说话的口气。这帮军帅们之所以心存顾虑,也是为了虎烈军,为了代北,也是出自一番好心,代北没了哪来的虎烈军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给毛军这么一说,军帅们好象都变成了一群自私自利的胆小鬼。

    “毛帅,我们必须把攻击意图说清楚,解释清楚”

    毛军淡淡一笑,“难道我比你知道得更多”

    高宝龙给毛军一句话哽住了,也听出了毛军话里的意思,随即不再相劝,找了个地方坐下。这一仗如果没有总帅亲自指挥,必败无疑。

    毛军在地图前走来走去,低头沉思。他不说话,底下人更不敢说话了。

    在虎烈府的四大统帅里,若论威望,首推罗青汉,罗青汉强悍,强悍的让人拜服;其次是董小丑,董小丑才华出众,让人自惭形秽;再次就是毛军,毛军有实力,深得李虎的信任,一直出任虎烈军的统帅,这份实力让人畏惧。至于铁鹰则另当别论,他算是李虎的家人,他的地位超然,没有可比性。

    毛军有实力,为人处世圆滑变通,虽然大家都知道他狡猾,但你想找他的毛病抓他的把柄根本不可能。他谁也不得罪,整天笑呵呵的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不知道底细的以为他亲和,了解他的觉得莫测高深,他越是笑得高兴,越是让人心惊肉跳。

    现在毛军的脸上就挂着一丝笑容,嘴角的笑纹看上去很温和,但眼神却不对,恼怒中带着一丝杀气。

    他十万火急地赶到战场,目的就是要确保虎烈军不会遭到任何损失。

    耶律马哥在没有通报虎烈府,甚至没有告之云内镇戍军的情况下,突然发动对西夏的攻击,挑起汉夏战争,这让虎烈府非常被动。好在李虎也有佯攻西夏的设想,所以这个被动局面很快得到了扭转。耶律马哥的目的是什么,虎烈府大概也能估猜出来,但耶律马哥的这种做法让虎烈府不得不立即想办法解决耶律马哥,把契丹军对虎烈府的威胁降到最低。耶律马哥这次敢挑起汉夏战争,公开胁迫虎烈府,那下次他就敢打大同,鸠占鹊巢了。

    契丹人怎么解决耶律延禧死了,契丹皇族被女真人俘虏了,耶律大石篡僭自立又遭到他们的痛恨,他们突然间失去了战斗的方向,不知道何去何从,如果不是心里熊熊燃烧的怒火支撑着他们报仇雪恨,这支军队可能已经分崩离析了。这五万人就是一个祸患啦,李虎亲手制造的一个祸患。

    李虎有信心利用这次西征来获得契丹人的信任,并将这支军队收为己用,但他的信心并不代表虎烈府的信心,虎烈府必须拟定一套完善的计策来削弱和控制契丹军,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消灭契丹军。

    董小丑为此拟定了三个计策,第一个就是利用西征消灭契丹军,其次才是削弱和控制契丹军,但中枢的大部分文武包括毛军都极力主张消灭契丹军。

    你想消灭契丹军,那契丹军呢当他们决定攻击西夏的时候,他们难道没有考虑到这个后果当然会考虑,也当然有防备。

    耶律马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前套,他完全可以把兀剌海城的夏军赶走,但他却率先包围了兀剌海城,把两三万西夏军困在了城里,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虎烈军去打,以此来牵制虎烈军,让虎烈军没办法集结兵力攻杀契丹军,从而给他赢得与李虎讨价还价的时间。

    毛军停了下来,目光再次投到了地图上,打算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军帅们当前最急迫的问题。

    片刻后,他转头望向军帅们,轻轻咳嗽了几下,然后问道:“你们了解耶律马哥吗熟悉耶律雅里斯吗”

    大帐里有不少耶律马哥的旧部,比如高宝龙c阿巴顿c海拉苏阿蒙丁c楚逍遥c田复c李远等人,但他们过去都是底层军官,高宝龙和阿巴顿甚至还是渤海降将,根本接触不到耶律马哥这种统帅级人物,所以当毛军问了这句话之后,大家的心顿时悬了起来,预感到兀剌海城一战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毛军微微一笑,把虎烈府的担忧和对策简明扼要地说了一下。

    “现在,我们的目标不是兀剌海城,而是耶律马哥和契丹军。”毛军正色说道,“我们必须做两手准备,一是主动攻击契丹军,二是击败契丹军的攻击。”

    大帐里鸦雀无声,军帅们各凭智慧,在最短时间内理解虎烈府的决策,读懂这个变幻莫测的战场。前一刻他们还在和契丹人并肩作战,一转眼,要反目成仇了,这个变化太快了,快得让人窒息。

    “各军即刻后撤,于城外十里扎营。”

    后撤军帅们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此刻放弃对兀剌海城的包围,不等于告诉契丹人,虎烈军的目标突然改变了毛军难道要逼迫契丹人进攻

    “射书李良辅,我要见他。”

    毛军面对军帅们疑惑的目光,没有对自己的命令做出合理的解释,“散了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