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十四章 放弃幻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放弃幻想

    十七日的战斗非常平淡,夏军未能在两翼战场取得突破。

    这天深夜,李仁忠召集各军都统军议。他在军议上指责谋宁平衍消极怠战,而谋宁平衍毫不示弱,反唇相讥,质问中路擒生军为何按兵不动两翼战场杀得血肉横飞,中路主力则作壁上观,连个虚张声势的佯攻都没有,为什么统帅部依据什么高深计策做出此等匪夷所思的部署

    谋宁家族也是党项权贵之一,在军政两界的声望并不逊色于仁多家族,谋宁平衍更是因为战功显赫而成为贺兰山诸军统帅,肩负戍卫京畿之责。这个老家伙有实力,说话有份量,不要说李仁忠,就是仁多保国和李定川也搞定不他,所以军议开始不久,气氛便变了,从互相攻击责难渐渐演变为争吵辱骂,大夏王朝的权势之争从兴庆府蔓延到了前线,局势有些失控。

    李仁忠从大局出发,忍气吞声,极力劝和,试图缓解各方的矛盾,但无论是仁多保国c李定川还是谋宁平衍c阿雅卜c高锦棠,大家因为各自的目的和利益完全不同,彼此无法相容,在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他们变得急躁冲动偏执,甚至有些失去理智了。

    谋宁平衍率先拂袖而去,他丢下一句狠话,他要上奏兴庆府,他要告御状,在皇帝没有下旨给个公平公正的说法之前,他拒绝遵从统帅部的命令。谋宁平衍深得皇帝的信任,又得到梁乞申的支持,就目前的战况来说,如果他告御状肯定告得赢。

    军议不欢而散。各军统帅翻脸了,这仗没办法打了。李仁忠下令暂时休战,同时亲赴左翼红崖战场安抚谋宁平衍。大敌当前,国祚为重,还是暂时放下矛盾,齐心协力共御强敌为好。谋宁平衍也不想打败仗,更不想国破家亡,所以见好就收,借着台阶就下来了。他明确告诉李仁忠,现在这种打法肯定不对,中路主力应该全力强攻,两翼则给予有利支援,而不是两翼突破中路牵制,这样打有败无胜。仁多保国和李定川等人为了保存实力,打击异己,根本无视国祚安危,不能再听他们的了,必须马上改变攻击策略。

    十八日,李仁忠正经事没干,在左中右三个战场往来穿梭,做起了吃力不讨好的和事佬。没办法,他在军中没有威望,镇制不住这些党项悍将,而此刻形势又非常危急,虎烈军随时可能发动反攻,所以他不得不放下身架,费尽心力把这些悍将们重新拉到一起,共御外敌。

    十九日,当这些人重新坐到一起,李仁忠拿出折衷方案,打算三路同攻的时候,当即遭到了仁多保国和李定川的坚决反对,于是大家再度争吵,再度不欢而散。李仁忠既气愤又失望,但他做为统帅,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他个人的得失不算什么,国祚安危才是大事啊。

    夏军内部爆发了危机,虎烈军却士气旺盛,各军军帅求战欲望非常强烈,纷纷建议李虎乘势展开反攻。

    二十日,李虎接到了大同和太原的书信,确定汴京已经下旨,命令西北军于十月初攻击西夏,但考虑到国内动荡不安的形势,汴京只同意出动十万军队。

    “十万军队能干什么”柴云非常失望。本来他指望汴京能出动更多的军队,两军会合后对西夏形成兵力上的优势,但现在看来这个希望没了,在没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想攻克兴庆府难度非常大。“看来,我们不但要赢得这场决战的胜利,还要大量歼敌,否则我们就无法围攻兴庆府了。”

    夏国都城兴庆府经过数次翻修,非常坚固,另外在它的外围有定c怀c静c顺四州,四州之外有黄河天险和克夷门c赤木关等要隘,所以若想攻克兴庆府,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兵力优势。从常理来说,攻城最好拥有五到十倍的兵力优势,但事实很残酷,即使大宋西北军顺利和虎烈军会合,两军兵力加起来与夏军戍守京畿的兵力基本上相差无几,根本无力攻城。

    柴云为此感到沮丧,范直昌和原野等人也是一样。这是一次千里远征,大家雄心勃勃而来,如果最后一无所获,空手而归,的确太沮丧了。

    “不要单纯从兵力多寡来判断战局发展。”李虎看到大帐内气氛有些低沉,心里不禁掠过一丝担忧,如果将帅们缺乏必胜信心,那事情就糟糕了,“我们最早决定攻击西夏,并没有考虑到大宋一定会出兵配合,现在十万西北军北上,将迅速改变战局发展,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

    “我们之所以决定出兵西夏,目的是诱使金军南下,宋金战争一旦爆发,我们就有机会南下发展。”李虎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这个目标至今没有改变。从郭药师的书信来看,金军有南下寇掠的打算,假如金军想一直杀进河北,那么金军最佳的攻击时间是今年十月到来年正月。到了明年初春,河川解冻,金军南下的最佳时机也就错过了。”

    “如果郭药师的消息准确,金军大概在十月之后发动攻击,那么我们撤军的时间也就快了。”

    李虎这句话一说完,大帐内霎时鸦雀无声。

    的确,此次攻击西夏的目的不是攻克兴庆府,但新策略只有中枢文武知道,各军将帅并不知道,而知道新策略的中枢大员比如耶律马哥,他就并不认同李虎对时局的推测,他认为女真人目前不会撕毁宋金盟约,也没有实力南下寇掠,所以他的目标还是兴庆府。

    抱着和耶律马哥一样想法的中枢大员不是少数,毕竟金国刚刚崛起,连北方都没有统一,而大宋立国一百六十余年,国富民强,实力强悍,金国和大宋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退一步说,就算金国有心掳掠,那也要看看形势,就目前的形势而已,女真人有必要激怒一个强大的对手吗现在女真人连大漠都没有搞定,后方存在严重威胁,完全没必要和大宋为敌。征服大漠和寇掠大宋比起来,孰轻孰重和大宋搞好关系,每年仅燕京的代税钱就有一百万贯,双方的回易收入就更加可观了。女真人有了这些钱,先把大漠征服,统一北方,把自身实力强大了,然后再和大宋对峙,将来就算仿效契丹人,和大宋再建一个“澶渊之盟”,那也可以确保国祚世代传承,雄踞北方。

    因为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所以虎烈府中枢大员虽然忠实执行李虎的新策略,但内心不以为然的大有人在。有一个很现实问题就是,你说打西夏可以诱使金军南下,但金军如果今年不南下呢假如几年后再南下呢假如新策略无法实现,那还要用老策略,还要打西夏以寻求发展。

    中枢大员都抱着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对夏战争,由此可想而知那些普通将帅了。李虎在这个问题上也犹豫过,也曾试图攻克兴庆府,但到了贺兰山战场,亲身体会到实力上的严重不足,他随即彻底放弃了幻想,坚决执行既定策略。即使金军今年没有南下入侵,他也要在预定时间内撤兵。

    “撤军”范直昌惊愣良久,猛地叫了起来,“总帅,你说要撤军”

    “当然。”李虎从容笑道,“策略既然拟定了,那就要忠实执行。再说,金军如果南下攻击了,大同危在旦夕,我还能在贺兰山继续攻击吗我拿什么攻击我虎烈府哪来的钱粮武器同时支撑两个庞大的战场。”

    “总帅,我们和宋军会合后,随即可以得到宋军的粮草支援。”

    “那是不可能的。”李虎笑道,“金军一旦南下,必定两路同攻。燕山府爆发大战,河北随即面临严重危机,大宋哪里还有精力顾及西北战场”

    “总帅,现在战场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

    “刚才柴司马是怎么说的”李虎指指柴云,“你们听说大宋只有十万军队北上,马上泄了气,对攻克兴庆府的信心也大打折扣。”

    范直昌垂首不语,神情显得很无奈。

    “当然了,我们空手而归,的确很遗憾。”李虎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我们必须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只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你们会发现,这一仗我们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我刚才说了,不能单纯以兵力多寡来判断战局发展。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实力一直在贺兰山打下去,党项人严重缺乏钱粮武器,他们可以坚持半年,但绝对坚持不了一年,我们的确有攻克兴庆府的把握,但问题是,谁会给我们这么长的时间谁会给我们钱粮武器”

    “所以,若想攻克贺兰山,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党项人拼消耗。”

    “这个办法是童贯为了北伐而想出来的计策。他在北伐之前连续攻打西夏五年,虽然大宋损耗惊人,但也把西夏打得奄奄一息。李察哥数次攻打代北无功而返,原因就是西夏穷困潦倒,无力支撑长久作战。”

    “前年,我们两路夹击,打了西夏一次。今年,我们又是两路夹击,又把西夏打了一次。将来,我们南下发展了,在大宋站住脚了,再打西夏。如此周而复始,连续攻击,十年内打它五次六次,把西夏打得连饭都吃不上了,它还能坚持多久”

    “因此”李虎面对众人,非常坚决地一挥手,“南下发展,扎根大宋,这才是正确的策略,也是目前切实可行的策略。这种机会或许只有一次,我们无论如何不能错过。”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