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三十三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

    十二月中,汴京。

    金军南下入侵,攻击燕云的消息传到汴京,汴京一片惊慌,君臣手足无措。

    皇帝下旨,召种师道c姚古率西北军火速戍卫京畿,命京东c淮西等地火速募兵以充禁军,同时急召山东平叛军队回援京师。

    但仅仅过了数天,河北急报,郭药师投降,燕京丢失,山前七州尽数沦陷。与此同时,河东急报,金军猛攻代北,奉圣州丢失,大同陷入包围,危在旦夕。

    皇帝大惊失色,急忙命令河北四路帅司暂时放弃平叛,竭尽全力戍守河北,同时命令内侍梁方平率军赶赴黎阳驻守。黎阳是河北连接京畿的一个重要通道,如果金军从这里越过黄河渡口,那么距离汴京只有两百余里了,而且无险可守,换句话说,黎阳失守,京都也就旦夕不保了。

    又过两日,河北再报,金军南下了,郭药师率常胜军为选锋,越过白沟,直杀保州今河北保定。

    皇帝骇然心惊,当即决定离开京师,暂避北虏锋芒。

    大臣们意见不一。吴敏c宇文虚中c李纲等人极力要求皇帝坐镇京师,带领军民奋勇抗敌。白时中c张邦昌等人则建议皇帝到关中长安躲一躲。长安有西北军,而且距离中原较远,很安全,假如关中不安全,还可以退避川蜀。梁师成c李邦彦等人则劝皇帝到到江南去,江南远离京师,有长江天险,万无一失。

    皇帝要跑路了,汴京的权贵们听到风声,当即携家带口,先行逃亡。其中蔡京的速度非常快,整个家族男女老少连带僚属仆役一千多人,装了好几船金银珠宝绢帛古玩,沿着运河就南下了。蔡京一跑,可以想象,对汴京的震动有多大,于是短短时日内,京城中的官员至少跑掉了三四成。

    皇帝毕竟是一国之君,他想跑路,难度很大,首先你跑路可以,得把权力留下来,朝廷不能没有代理国事的人,其次,你是皇帝,你要逃跑,要南下,你总要个理由吧,否则大臣们不同意,堵在皇宫门口,大家以死劝谏,你怎么跑怎不能踩着尸体过去吧尤其在这种国难当头的时候,一国之君不顾国祚安危,不顾百姓生死,带头跑路,大部分有良知的官员还是坚决反对的,皇帝自己也心虚。

    二十日,皇帝派出使者,向金国求和。

    不好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金军杀进河北后,先攻保州c安肃军今河北徐水,不克,随即舍城不攻,继续南下,围中山,依旧没有攻克,于是绕道杀进真定府,攻克真定城,接着南下,攻克庆源府今河北赵县,破信德府今河北邢台,直杀邯郸。

    邯郸距离黎阳不过四百余里,金军的铁蹄马上就要逼近黄河了。

    与此同时,河东传讯,金军从镇川堡c青陂道和怀仁三个方向猛攻大同,大同陷入包围,虎烈军和河东军奋勇阻击,但虎烈军主力还在贺兰山,短期内无法回援,为此,郓王急报汴京,请求汴京同意虎烈军在大同失陷的情况下,撤进河东。

    皇帝恐惧至极,愈发坚定了跑路的决心。

    一般来说,皇帝离开京城,太子监国,这是常例,所以皇帝下旨,任命太子赵恒为开封牧,承担监国之责。

    皇帝接着下旨,罢浙江诸路花石纲c延福宫c西城租课及内外制造局,罢修蕃衍北宅,罢道官,罢大晟府和行幸局,并把西城及诸局所管缗钱,尽付国库。

    第二天,又下罪己诏,并号令中外直言极谏,郡邑率师勤王。

    同日,皇帝拜保和殿大学士c尚书右丞宇文虚中为河北c河东路宣谕使,携带圣旨,即刻北上大同,设法说服李虎,统率虎烈军从代北发动反攻,迫使金军后撤。

    皇帝知道这道圣旨如果公开,大臣们肯定反对,因为在汴京看来,李虎居心叵测,正好郓王又到了大同,两者结合,正好可以祸乱大宋,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向李虎求援,但宇文虚中向他详细分析了局势,明确告诉皇帝,以大宋现有的兵力,无法抵御金军,因为大宋现在除了西北军,没有其它军队可以用来打仗,所以必须向虎烈府求援。至于郓王,如果此刻能力挽狂澜,击败金军,戍卫国祚,那么凭此功绩,完全有可能继承大统。

    不知道宇文虚中哪句话说服了皇帝,总之皇帝考虑片刻后,竟然亲自写了一封圣旨,又给郓王写了一份密诏,然后叫宇文虚中赶赴大同。

    十二月下,完颜宗弼兀术攻占汤阴,金军距离黄河只剩下两百里了。

    皇帝受不了了,死亡的威胁对他来说太恐怖了,他要带着皇后嫔妃们离开京师。

    吴敏c李纲等大臣拼死劝谏,皇帝去意已决,大有踩着大臣们的尸体逃出汴京的架势。

    君臣僵持不下,而金军距离黄河越来越近。

    终于,李邦彦c吴敏给皇帝出了个主意,内禅,把皇位传给太子,而自己则做太上皇。太上皇是不是就没有权力了不是,只要在禅位之前,把太上皇和皇帝的权力分配好,太上皇依旧可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皇帝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皇帝心急如焚,恨不得肋生双翅逃出汴京,当即采纳了李邦彦的建议,并立即召集宰相白时中c副相张邦昌,还有赵野c蔡攸c梁师成等人草拟禅位诏书。

    宰相白时中对此持有异议,但他看到皇帝心意已决,也不好说什么。诏书草拟完毕后,皇帝知道自己终于可以逃离汴京,心情好多了。白时中找了一个机会,悄悄告诉皇帝,太上皇和皇帝的权力分配若想得以实现,太上皇必须拥有绝对的实力。现在陛下把国事尽数托付给太子,跑到江南做太上皇,如何控制汴京和汴京的皇帝你不在了,山上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小皇帝乘机把中枢换掉,把老皇帝的亲信都杀掉,你哪里还有实力

    皇帝笑而不语。他早先就和蔡京商量好了,到江南另建朝廷,而且他把这件事都告诉自己的亲信了,一部分亲信比如梁师成c蔡攸留在汴京监控小皇帝,一部分亲信诸如蔡京c高俅等人则追随自己去江南。在他看来,小皇帝翻不了天,怎么折腾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如果真要和自己作对,正好废黜了,把郓王赵楷叫回来做皇帝。

    十二月二十三日,皇帝诏皇太子赵恒嗣位,自称道君皇帝,为太上皇。

    大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

    金军势如破竹,呼啸而下。

    初二日,选锋军郭药师杀到浚州。

    威武军节度使梁方平率两万禁军刚刚抵达黄河北岸,他以为金军还在邯郸,在营内饮酒作乐,不料金军突然杀至,宋军措手不及,仓皇逃离。

    浚州失陷。同日,金军大将迪古补取黎阳。金军饮马黄河,逼近白马渡。

    河北c河东路制置副使何灌闻讯,退保滑州。此刻白马渡上,宋军正在渡河,尚有几千人没有过桥。何灌看到对岸烟尘滚滚,以为金军杀到,当即下令烧毁黄河浮桥,并率军仓惶而逃,导致黄河南岸没有一个守兵。

    金军赶到白马渡,利用羊皮筏子和搜集到的十多条河船,日夜渡河。其选锋军渡河之后,不待集结,尾随大宋溃军之后,向开封挺进。

    宗望站在河边,觉得匪夷所思。如果对岸有个一两千人,金军根本无法渡河。大宋的军队都在哪

    正月初三,浚州失守,金军渡河的消息传到开封,老皇帝连夜逃出京城,经南京今河南商丘c符离c扬州c镇江急速南下。

    此刻,汴京城内,君臣惊慌失措,有坚决主战的,有主张议和的,有主张逃跑的,白时中c蔡攸等人甚至建议皇帝逃亡江南,或者西奔关中。

    小皇帝权衡再三,最终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固守待援。

    皇帝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全面负责开封防务,并遣使督催诸路勤王兵尽快支援。

    李纲受命后,积极组织军民加紧备战,完善城防设施,同时在开封城的四面,每面配备正规军一万两千人,另以厢军和保甲民兵协助。同时,李纲把四万京城卫戍军分做前后左中右五军,每军八千。前军于东水门通津门外保护粮仓延丰仓,后军于朝阳外开封城壕最浅狭的樊家岗一带驻防,其余三军为预备。

    正月初七,金军杀到开封城外,在西北郊的牟驼岗扎营。

    当天夜里,金军进攻西水门。李纲临城指挥抗御,杀死金兵一百多人,金军退走。

    初八日,宗望遣使和谈,索要金五百万两c银五千万两c绢綵各一百万匹c牛马各万匹c割让太原c中山c河间三镇c尊金帝为伯父c以宰相c亲王为人质等苛刻条款作为退兵条件。

    初九日,金军进攻酸枣门c封邱门c陈桥门c卫州门。李纲亲自督战,宋军将士奋勇杀敌,自清晨一直战斗到傍晚,杀敌数千,再次击退了金军的强攻。

    李纲在组织开封军民奋勇抗击金兵的时候,皇帝和一帮大臣们却在加紧议和,双方使臣往来非常频繁。

    这天,皇帝和中枢大臣们一口答应了金军的条件,并派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到金营作人质。

    李纲闻讯,怒不可遏,私下扣住了割让太原三镇的诏书,试图等各地勤王援兵赶到后,再设法予以补救。

    正月十四日,种师道c姚平仲率五万西北军出虎牢,直杀开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