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武侠修真 -> 霸武刀王

《霸武刀王》正文 第250章 长安,李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兰州,我来了!

    元天和赵铁蛋,赵强子站在兰州城西城口,看着高大的城墙,不禁雀跃着,内心激动无比。

    记得第一次来兰州,第一次流落街头,还差一点吃了官司。

    但还好,从此认识了铁心兰,还与金刀门结上了缘。

    唉,不知道金斧门的金无恨伯伯可好?

    改天有空就到金斧门看看,元天在心里打算着。

    此时坐在道台的马车果然不同往惜,不用下车盘查不说,远远就有侍卫驱赶着行人,让出大路来供道台爷的马车先过。

    元天从窗口看着车外的景色,只见兰州的城墙已经修缮过,墙缝上的杂草已经清除,就连城门边的侍卫们面貌也焕然一新,穿上了新役衣,看上去威风不少。

    杨树昌的马队跟着jiru兰州城后,便找了间上好的客栈歇脚去了,而元天就跟着范东育来到了巡商衙门。

    范东育命下人收拾了一间客房出来,便请元天到堂中饮茶,道:“今天先住我这儿吧,待刘大人回来,我自会引见。”

    元天坐下椅子上,饮了一口下人捧上来的茶,道:“刘大人很忙么?”

    范东育坐下来,边呷着茶边点头:“不错呀,刘大人的确很忙!”

    饮了一口茶,感概道:“刘巡抚不比温巡抚呀,刘大人真的称得上治世能臣,自从执掌甘肃以来,甘肃官场的风气也为之一变,老百姓的日子也比以前好过多了,刘大人不喜欢坐在衙门里享受生活,而是喜欢亲自下去视察,体恤民情,了解百姓生活,同时也要求我们这些官员经常下去走走,要不然大冷的天,我那会到清河镇去呢。”

    元天禁不住点头,望向范东育道:“刘大人不愧是个清官,当年在芦县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清正廉明而又不拘一格,有他掌管甘肃,是百姓的幸甚呀。”

    范东育却唉着气,摇了摇头:“唉,虽然如此的说,但这里几十年的积弊又怎么能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呢,官场的黑暗,勾心斗角,那深着呀。”

    接着,又摇了摇头:“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说着,叹了口气,又端起茶杯道:“不说那些了,喝杯茶,过一会儿摆个便宴,没外人,咱们兄弟好好喝几杯,诉诉旧情!”

    。。。。。

    第二天,却打听到刘正基大人已经到长安述职去了。

    元天只好趁着这空挡,和赵铁蛋前往金斧门总舵,拜访金无恨。

    金斧门三个漆金大字还在,但大门已经破落了不少,让人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人守门。

    轻轻推开门,看到的是一地破败,已经很久就没人在这儿住过了。

    “金斧门就这样散了?”元天不相信的问。

    “六郎,你记不起了么?金伯伯后来带着门徒跟了咱,一起贩盐,一起做生意。后来,一起抗击官兵,都被打散了啊!”

    “哦,是我连累了金伯伯,唉!”

    元天和赵铁蛋又从原路走出,不禁感摡着。

    于是,再次回到道台府,向范大人道别。

    “范兄就在此别过,我正好要去长安办事,不如顺道去拜访柳大人,就不叨扰范大人了。”

    范东育又挽留了一阵,见元天去意坚决,便让人拿出一千两银子来,道:“我也没什么好帮你的,这点银子拿去做盘缠吧。”

    元天没有推辞,爽快的收下,范东育又摆了一场酒宴给元天践行,亲自送到城外十里长亭,两人相约来年兰州再见。

    商队再度出发,目标是名闻遐迩的长安城,此前在兰州又卸掉了一些货物,留下了一些人员,车队比从敦煌出发的时候轻便多了,走起路来也格外的快,这里虽然在中原人眼里还算是西北荒僻之地,但是比起西域来已经强多了,至少路上经常能见到车马行人,走上一段距离就有村庄河流,车队沿着渭河一路向东,jiru了关中平原,陕西省境内。

    关中,夹在秦岭和黄土高原之中,渭河滋润着这片土地,人口密集,富饶发达,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长安,更是一座千古名城,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都在这里定都,最繁盛的时期长安人口多达百万!是天下最强大王朝的首都,天下之人无不顶礼膜拜,心怀向往。

    到了大周朝,长安依旧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西部第一重镇,城市庞大无比,城墙雄浑高大,寺庙佛塔林立,各民族人混杂其中,商业和娱乐也极其发达,每到夜晚,长安就成为一座不夜城,充斥着南北东西的特色吃食、美酒,江南塞北西域的美女,以及放浪不羁的诗人、剑客、王孙贵族。

    总之,长安是一座充满了魅力和机遇的城市。

    元天远远望见长安城的时候,也不禁为之赞叹,凉州和她相比,只能算作一个军事堡垒,敦煌和她相比,只能算作一个特色城市,兰州和她相比,就只能算是个县城了。

    长安,伟大的长安,气势恢弘的长安,在这个隆冬时节,像往常一样,以她博大的胸怀迎来了西凉的年轻人们。

    长安城内某里坊,一座典型的晋陕宅院,高大的门头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花纹,门外的空地上停满了车轿,油亮的黑色大门上悬着一块楠木牌匾,上有三个纯金字“李家府”。

    这是名满天下的李氏家族的宅子,年关临近,送礼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尉迟老爷可是长安商界的领军人物,别管是黑道白道都给几分面子,所以连门口的家人都很骄傲,高高在上的看着下面这帮送礼的商人们,以他们专业的眼光分辨着谁是需要通秉管家接待的,谁是需要通秉老爷的,还有谁是可以直接进门的,当然了,最多的那种还是收下礼单就可以让他们走人的。

    三匹神骏呼啸而来,李家的下人们见多识广也不禁为之咋舌,这马也太漂亮了,个头高大,毛色油亮,全身除了脚踝处有不同颜色的毛之外,通体纯色,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来自极西地域的天马?

    再看马上的骑士,年龄不大,器宇轩昂,带着皮帽子,穿着尖头靴子,腰间悬着弯刀,但面貌却是中原形象,三人动作漂亮的翻身下马,将缰绳系在拴马桩上,其中一个年轻人迈步上前,笑吟吟的说:“我家主人从西域来,特来拜会李家主,还请代为通秉。”说着将一张名剌递上去,随之递上的还有一枚一两的银锞子。

    瞧人家这派头,打赏就是一两银子,再看他们的穿着,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那袖口里的出风,就知道是极其昂贵的银狐皮,再看名剌,上面连一个汉字都没有,全是曲里拐弯的西域文字,下人们不敢怠慢,赶紧将三人请到门厅里坐下烤火,一个腿脚麻利的飞奔进去直接通报李家主。

    片刻之后,李少华居然亲自迎了出来,让下人打开所有的正门迎接贵宾,下人们都暗暗吃惊,要知道就算是长安知府来拜会,也不过是走侧门去书房见老爷罢了,能让老爷亲自迎出来,又打开所有正门的贵客,天知道是什么来头。

    李少华哈哈大笑:“果然是张公子,好久不见一向可好。”说着上前一躬,那几个年轻人也很客气的回礼,李少华是爱马之人,一眼便看到外面的三匹神骏,顿时惊呼道:“贝都因马!这可是千金难求的良马!”

    被称作张公子的人正是元天,他笑笑说:“家主好眼力,正是贝都因马,家主喜欢就送给你吧。”

    这三匹来自于西亚的阿拉伯纯种马,比伊犁马还要优秀,是天下最好的赛马,在中原别说买卖了,就连听说的人都不多,也就是李少华这样的人才能一口说出马的来历。

    “那怎么好意思呢。”李少华客气着,将三人迎了进去,另外交代下人,好生照顾三匹马,不能冻着,要拿燕麦来喂。

    元天带着花无缺和赵强子在李少华的带领下来到府邸的会客厅,分宾主落座,下人奉上茶来,便被李少华喝斥退了。

    “陛下亲临长安,李少华未能远迎,死罪。”李少华这就要跪下请安,元天虚扶了一下,他就势站起,道:“陛下可是为了朝廷锁关一事而来?”

    元天道:“家主猜得不错,我们正是为此事前来,若是此事不决的话,西凉的建设就要停顿,少不得要打仗,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所以我想亲自来看看,大周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

    朝廷锁关,损失最大的人除了元天就是李少华了,他的买卖有八成是走西域的,这一锁关,组织的大量货物送不出去,西域的货物也运不进来,生意都快转不动了。

    “此事我也在探听,已经有了一些眉目,据说锁关并不是朝廷的意思,而是某些官员自己的主张。”李少华皱着眉头说。

    “哦?是哪位官员?”

    “甘肃巡抚刘正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